呂黃艷
兜兜轉轉,已經快二十年了。
前段時間,回老家了一趟,也是匆忙。回來竟連續幾天做了相似的夢。難怪有人說“夢是潛意識的反映”。夢境竟有這般魔力,可以把不同時空的人物情景自由拼接。許是好幾次了,最近一次從夢中驚醒,第一個反應,我要紙和筆,趕緊記下此時的心情。夢里,一切如 此真實,我仿佛回到了過去,回到了那個承載了所有孩時歡樂的地方—小學。所有的記憶在叫囂,將我整個吞噬。我游走在夢里,好像是個身臨其境者,又好像是個旁觀者,自己最愛的曾經從眼前一幕幕飄過。從來沒想過就這樣毫無預兆地,她,就這樣真實又虛幻地闖進了我的夢里—原來,我是真的很想她了。
她并不是什么名校,也沒有什么好的設備。如果現在看來,不過是當時村里一個小山坡上“比較好”的幾間房子。可就是這樣一個簡陋的地方,卻是年長后怎么也忘不了也回不去更無法獲得那種直擊人心快樂的地方。我記得最初的時候只有八間土房,四四排開,因為是小山坡,四間房子橫排在下,四間房子橫排在上,連接著的是有點坡度的石子地。路旁栽著一些桃樹和橘子樹,每到秋天,果香飄渺地彌漫著,饞得我直流口水。雖然當時的老校長下了“禁摘令”, 可是還有以身犯險的,被校長逮個正著。現在回想起來,怕是老校長擔心我們吃壞了肚子 吧。我記得還有棵筆直的不知名的樹,待到秋黃葉落時,地上鑲上一層黃色的葉子,很是漂亮。偶爾,坐在地上,挑上幾片別致的,偷偷地夾在自己的書里作為當時奢侈的記念。我記得,透過秋黃枝葉紛揚,可以看到雕梁畫棟的木屋靜靜地樹立在那,肅穆,溫柔,優雅。時間的小賊縱使偷取了她的歲月,但卻偷不去她曾經的風華,偷不去她的溫婉,更偷不去霧中朦朧得美麗。每當我走在其間,我真希望那是永恒。
木屋后面是一塊泥巴地,那是我的天堂。那時候手機還很新奇, 我們都用泥巴做,扣點土,加點水,放在太陽底下曬一曬,做成自己喜歡的樣子。每次都把自己弄成個“泥人”,雖然回家經常挨批,但是懷揣著自己的作品確實那么得開心。學校的老師很少,經常是一個老師教多門課,一個教室里坐著幾個年級的孩子,老師給一個年級上課的時候,其他年級的孩子就自修。泥巴地旁的空地是我們的游戲天堂:跳皮筋,跳格子,分田......記憶最深的是我省了很久的零用錢偷偷買了段皮筋,結果被母親發現,當著我的面把它扔了。那時候,我還不理解母親為什么那么生氣那么傷心,只記得那是母親對我最兇 的一次,年長之后反應過來,也許是恨鐵不成鋼吧。
學校里唯一稱得上娛樂設施的是一張老舊的乒乓球桌,簡單的兩張舊木桌拼成的,中間放個壞掉的木凳凳面做擋板。一下課很多人都會蜂擁過去,開始“點兵點將”,無奈課間的時間總是太短。那時候的我們,學習和玩好像一點都不會沖突,課上認真的學習,課下盡心的玩耍。我和堂哥每天一起去學校,每天都是最早到的。那時候,在 學校的泥巴高地上看天空漸亮都讓人雀躍。學校里還有一個升旗的地方,旗桿是用一根筆直的竹子做的。小時候最大的夢想就是做升旗手,特別喜歡旗手揮動國旗飄灑在空中的那一刻。即使現在,每當遇到升旗,也仍會心生敬畏。
班級里的學生一共十五個,不多,但特別得團結。一起在開滿油菜花的田畔追逐,一起在長滿杜鵑花的山上溜達,一起去野炊,一起下河捉螃蟹,一起下池塘捉魚,一起拉著某家的小黃牛出去玩,一起去某家蹭飯,一起去不知名的山洞“探險”,一起哼著不知名的小調.,一起乘涼,一起捉螢火蟲......也許是因為那時候的世界單純快樂,所以才會這樣放任自己沉溺在回憶里,甚至在夢里。
但,一切似乎慢慢走遠.......現在的小學到處充斥著學業的緊張與壓迫,心中的純真被禁錮,慢慢衰敗。當爛漫的杜鵑花美麗地閃爍在春山的時候,只有多情的子規在啼血,冰冷的水泥洋房在肆虐,優雅了百千年的雕梁畫棟在廢墟中哭泣......
年輪的增長或許有時并不是件絕好的事。長大了,越走越遠,不知何時那美好就不見了,悠長悠長的離殤彌漫了整個心;長大了,越走越遠,心中熱烈的純真在耳邊描繪著遙遠童謠的聲響越來越頻繁。每次回老家,都盡量過去轉一轉,盡管很多老墻已經坍圮,盡管那斑駁的吱呀吱呀的老木門也已經不再.....
看著家鄉越變越好,我該高興啊!為什么我還有些苦澀的心酸呢?城鎮化的肆無忌憚,像橡皮擦徑自的滑稽,過去那些年的印跡也一點點的被硬生生地抹掉,僅留下心中殘存的記憶印證著他們曾經的存在。我想,什么時候,我美麗的故鄉,可以帶上它的歷史,一起前行?一代代人的記憶,能找到屬于他們自己的殿堂? 童真,有他們自己的地方,雕梁畫棟,保有她的優雅。而不是抹去我們中華的精華,歷史的根基,徒留一幢幢冰冷的水泥,毫無歷史的僵尸。
韓少功先生曾說:“我會對故鄉浮糞四溢的墟場失望,會對故鄉擁擠不堪的車廂失望,會對故鄉陰沉連日的雨季失望,那種失望不同于對旅泊之地的失望,那種失望能滴血。血沃之地將真正生長出金麥穗和趕車謠。”而我現在的心情也是那般復雜:希望我故鄉帶著自己的童真,帶著自己的歷史和根基越走越遠;希望我中華帶著自己的童真,帶著自己的歷史和根基越走越遠—這是一個拳拳赤子最熱切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