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鵬
摘要:近幾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網絡已經成為當前社會普遍而流行的傳播手段和人類重要的交流平臺。在這種日益興起的新媒體環境下,各種網絡電影也應運而生,逐漸進入觀眾的視野,并在網絡視聽領域占據了一席之地。雖然網絡電影不比傳統電影經典,但其作為新媒體環境下發展起來的影視藝術,同樣有著別具一格的創作特色。文章從幾個方面來對網絡電影的敘事特征進行分析研究。
關鍵詞:新媒體;網絡電影;敘事特征
引言
新媒體具有著雙向性的特征,因此,人們可以對網絡電影進行點評,并發表自己的輿論。除此之外,網絡電影相比院線電影題材更加豐富多樣,尺度更加開放自由,這使得網絡電影積累了越來越大的受眾群體,形成了一個可持續發展的資本市場。媒體環境日益更新,網絡電影的受眾群體也在慢慢與傳統院線的受眾群體發生脫離,這使得網絡電影的故事文本形成了獨有的敘事特征。
1網絡電影的概念
“網絡電影”一般來講指不通過電視、影院傳播,專供網絡傳播的視頻作品。在2014年之前,網絡電影泛指時長在10-60分鐘的“微電影”,2014年愛奇藝率先提出了“網絡大電影”的概念,即組建團隊拍攝,時長超過60分鐘以上,具備完整電影的結構與容量,以互聯網為首發平臺的電影。隨后這一概念逐漸被行業所接受并沿用至今。目前,影視行業所指的網絡電影通常即為“網絡大電影”,而它也作為影視界的一部分,推動著電影業的發展。隨著時代的發展進步,人們對于電影形式的包容性越來越大,因此在目前的時代背景之下,電影形式也出現了很大的變化。網絡電影已經不僅僅局限于傳統的電影形式或者局限于對于網絡電影的概念分析,而是朝著多方向發展起來。
2分析網絡電影敘事方式
2.1網絡電影在敘事題材方面意向性
相比于傳統電影而言,網絡電影的受眾主要是青年群體,因而其敘事題材也更傾向于青年群體,其敘事題材選擇也具有一定傾向性和集中性。特別是在2016年后,一些關于犯罪、靈異的網絡電影被廣電總局下架,使得網絡電影市場得以規范,并逐漸走向正規,這也反映了當前廣電總局要求電影作品具有正能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期社會對正能量的需求。但網絡電影敘事題材相對傳統電影來說還是存在局限性,通過網上一些典型網絡影片發現,網絡電影題材多為玄幻、喜劇以及情感等。可見,網絡電影的敘事題材有明顯意向性。
2.2網絡電影敘事時間以及敘事方式的意向性
從理論角度來看,電影敘事時間有情節時間、熒屏時間以及電影故事時間。傳統電影多以倒敘、插敘以及順敘的方式敘述故事,而網絡電影多會以插敘和順敘的方式敘述電影。這主要是因為網絡電影相對于傳統電影來說播放時間短,因而時間跨度、敘述空間較小,如以倒敘手法難以在限定時間內敘述好電影故事。傳統電影如《我的父親母親》以近一個半小時的時間講述了父親與母親長達幾十年的情感,反映了父母之間的愛情;又如《建國大業》以兩個多小時的時間娓娓道來抗日戰爭后至新中國成立前夕的重要歷史事件,為廣大觀眾重現了那段時間的歷史事件。
3網絡電影的敘事特征
3.1以網民為敘事主體,提升話語權
每一部影片的敘事主體通常來說都是導演或者編劇,但是有些時候,導演和編劇的背后不免會隱藏著制片人或投資方的意見和想法。而這時候,影片的敘事主體就會發生改變,而這一改變也造成了網絡電影和傳統電影之間的差異。傳統電影的敘事主體只能是導演或編劇,影片的情節只能按照導演的意圖來發展。但網絡電影不同,網絡電影的敘述主體大多數都是網民,他們一部分通過視頻網站或者影視公司的渠道來組建團隊參與影視創作,還有一部分是個人自己執導制作。因此在影片中,網民的話語權就會得到提升,敘事主體也變得多元化,可以是網民個體,也可以是業余團隊,大家可以一起討論劇情、交流創作,這對于日趨平民化的電影市場來說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而這種敘述主體的多元化也大大提升了創作個體和廣泛觀眾的話語權。
3.2敘事題材類型化
“所謂的‘類型電影,是由不同的題材或技巧所形成的不同的影片的范式。”在上世紀30年代,美國類型電影已經有黑幫片、歌舞片、喜劇片、愛情片、西部片、犯罪片等,并形成了類型電影在敘事上的模式化特點。目前,國內的傳統院線電影中,依然有大量的電影為非類型化電影,例如今年上映的國產片《不成問題的問題》、《嘉年華》等影片,電影的敘事結構不受類型結構的約束,有著更為自由的主題表達。但網絡電影則不同,幾乎所有的網絡電影都是類型化的定位。在敘事中存在著不斷復制同一類型的現象。目前中國網絡電影市場被恐怖片、愛情片、動作片這幾種固定的類型電影占據著較大的市場空間。從敘事文本的創作上不斷復制這幾種類型,導致了大量網絡電影趨于同質化的現象。例如2016年出品的網絡電影《特殊逃犯》,敘事內核為“逃”與“追擊”的情節主線。而之后在2017年出品的網絡電影《致命逃殺》與《黑獄逃殺》同樣是在復制這一敘事模式,雖然這三部電影都取得了較大的關注度,但前景不容樂觀,內容的同質化會導致受眾群體的審美疲勞,要想更好的可持續發展中國網絡電影市場,就必須從故事文本著手,開發出大量新的敘事類型,創新出新的故事元素,才能為中國網絡電影市場的發展提供更大的可能。
3.3敘事風格呈現網絡化特色
從網絡電影的鏡頭語言和劇中臺詞兩方面來看,都體現出其敘事風格呈現網絡化特色。就網絡電影的鏡頭語言來說,由于影片篇幅短小,而且觀眾通常都是通過電腦、手機觀看,所以景別多傾向于以中近景和特寫鏡頭交替使用,以便于展現影片細節、給觀眾帶來清晰的視覺效果,也適合在網絡媒體上傳播。而從影片臺詞上來看,因為是網民自己撰寫的劇本和創作的影片,所以自然在電影中添加了網絡化元素的語言,臺詞大多幽默詼諧,比如在影片中出現的很多網絡熱詞“打call”“小哥哥”“高富帥”“扎心了,老鐵”等,這些輕松幽默的語言本身也為電影增添了色彩。相比較傳統電影來說,網絡電影有著相對自由的語言環境,而這種網絡化特色也是影片中的一大亮點。
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通過四個方面對新媒體環境下網絡大電影的敘事特征進行了全面的分析。作者認為,時代在不斷的發展,互聯網等科學技術應運而生,這也就帶動了影視作品內容與形式提升。如今,優秀的網絡大電影作品再不是從前的電影一樣以“道德說教”的形式傳播給觀眾,而是讓觀眾在觀看中體驗到視聽上的享受,但大量的網絡在敘事題材上相互抄襲模仿,又充斥著大量軟色情與暴力等元素,呈現出全民娛樂化的傾向同時,也缺乏敘事深度,面化和娛樂化現象較為嚴重,對于網絡電影故事文本的創新與開發還有待進一步發展。希望通過網絡大電影創作者與科學技術研究者的共同努力,讓網絡電影無論在技術還是藝術層面上都能有更大的突破。
參考文獻:
[1]?張丹.多媒體環境下電視媒介形態的變化[D].成都:四川大學,2018.
[2]?戴衛·赫爾曼.新敘事學[M].馬海良,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8.
[3]?郝樸寧,李麗芳.影像敘事論[M].昆明:云南大學出版社,2019.
[4]?宋家玲.影視敘事學[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9.
[5]?陳宇.網絡時代的自由表達──網絡電影的美學特征及其價值意義[J].當代電影,2019(10):139-145.
(作者單位:河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