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惠鵬
摘 要:BIM技術被稱為建筑信息化管理,也稱為建筑信息模型。借助BIM技術的信息化、可視化、模擬化,使得裝配式結構的施工更加高效。通過BIM技術將裝配式保障房的裝配設計誤差影響降低,利用模型庫的標準構件,減少預制構件數量、規格,運輸、安裝合理,保證了建筑的使用。在模型圖的顯示下指導施工,提高施工效率。利用BIM技術使得造價管理更加明確、細致、快速,投資動態控制,變更信息快速輸入,處理措施可以及時跟進,有效控制投資。
關鍵詞:BIM技術;裝配式施工;造價管理應用
前言
裝配式建筑以其高效、環保、節能的顯著優勢受到了大家的關注,也符合我國的總體發展方針。裝配式建筑就是把作為主要受力的裝配式結構預制構件,連接成混凝土結構。由于裝配式建筑所能帶來節能、縮短工期和后期維護成本的降低也相當可觀,裝配式建筑的質量更有保障。為了克服服裝配套施工成本高的問題,本文試圖研究BIM技術在成本管理全過程中的效率支撐,旨在解決預制施工項目實施階段的成本壓縮問題,克服預制施工的瓶頸發展。
1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義
在整個裝配式建筑項目管理過程中,利用BIM技術的直觀化、模擬和信息共享的優勢;實現信息的可視化、立體化、數字化三維模型。對設計、施工、運維的數據共享,提高建設水平。尤其是構件類型多、施工工藝復雜的大體量的裝配式建筑尤為重要。通過對裝配式建筑在預制階段的價格管理,減少施工階段的額外費用,有效控制項目成本,采用系統理論來管理裝配式建筑的價格。考慮到預制結構的高成本。BIM技術根據土壤、地基、建筑、結構等參數,建筑材料及安裝設備、室內布置等信息,進行模擬施工,分析施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和碰撞點,及時修改設計;避免在施工過程因質量問題引起的損失,有效控制項目成本,提高項目的經濟效益,幫助企業實現最大利潤。
2 ?BIM技術的適用性分析
利用BIM技術建立的模型,可以預測在實施過程中的情況,降低施工過程的風險,更好地控制工程進度、質量、投資。利用BIM技術三維技術,在裝配式施工過程中,可以前期對碰撞進行檢查,解決沖突,優化設計減少可能出現的錯誤引起的返工。優化管線布置方案在模型校核過程自動檢查模型中的碰撞點。同時為裝配式建筑的預制構件進行拼裝模擬,顯示構件加工-現場拼接-后續濕接的流程,縮短工期,加快施工進度。在投資控制方面,利用BIM技術,可視裝配式構件節點的連接方式,鋼筋的布置,進行連接方案的比選,保證安全的前提下,選定投資低的連接方案。利用BIM技術快速提取工程量,進行工程量的校對和復核,為工程中造價控制及進度款的支付提供便利。
3 ?BIM技術在預制裝配式住宅的應用價值研究
將BIM技術應用于預制裝配式構件住宅項目中,可以顯示集成管理環境的信息,為建筑信息的獲取提供方便,保證住宅項目設計圖紙的可靠性和繪制效率。利用 BIM技術三維模型的數據庫動態控制建設全壽命周期數據變化,避免環節中出現資金的浪費。利用 BIM技術協調管控,優化施工流程,提高施工效率。利用 BIM技術模擬技術,模擬施工,可以提升施工質量。利用 BIM技術的優化性對預制裝配式住宅問題進行優化,從質量、進度和投資等方面進行優化,提高項目投資效率。
4 ?BIM技術在預制裝配式住宅中的造價管理
4.1 ?BIM技術在預制裝配式住宅設計階段的造價管理
設計階段是造價控制的關鍵,設計的合理性可以減少設計失誤,減少返工,避免設計變更增加投資。在預制構件住宅設計中,應用BIM技術建立項目模型,實現信息模塊化、參數化、可視化,利用三維視圖處理裝配式構件節點問題,合理設置節點、安排構件的位置,對構件細化,不盲目提高設計的保守系數,保證安全情況下界,優化設計,節約投資。用參數模型設計技術,限額投資、限額參數的導入測算工程量和項目數據,實現概算與投資的實際情況對比,了解設計階段的造價是否滿足投資情況,確保投資的安全性。通過BIM技術優化建立預制構件尺寸的標準庫,減少預制構件的數量與種類,材料費得到有效的控制,使得成本最低。通過BIM技術建立虛擬住宅模型,更高效快捷地設計出工程設計圖紙、3D圖紙、三維圖紙、平面圖紙等,通過模擬施工過程,檢查安裝工程管線空間碰撞,圖紙位置及計算誤差,及時解決構件之間的設計偏差避免返工,增加投資,造成損失,同時提高施工效率。借助BIM動態的測算設計變更對投資的影響,變更時要做好成本的控制,使項目在實施過程中不突破概算。利用BIM技術可以快速編制工程概算、預算,在項目實施過程中便于計劃與實際的對比,對投資偏差提出改進措施,降低管理成本。
4.2 ?BIM技術在預制裝配式住宅招標階段的造價管理
招標階段的招標可以使得符合條件的供應商,在公平競爭的條件下,以合理的價格獲得承包的機會。在該階段招標策劃編制過程中,圍繞工程量清單編制開展工作,利用BIM技術建立建筑模型,進行仿真設計,又快又準實現項目的信息計算,顯示各個分部的工程量清單,提供準確的造價數據,在投標過程,快速進行回標分析,確定投標價格合理性。在三維模型中分析構件情況,確保招投標中合同責權,避免招投標階段的糾紛。對于裝配式結構在招標階段,主要注意裝配式構件的數量、綜合單價、節點連接方式,吊裝費用及其他措施費用,分析報價的合理性。
4.3 ?BIM技術在預制裝配式住宅施工階段的造價管理
4.3.1 BIM技術在構件生產方面的造價管理
利用BIM技術協助設計圖紙的繪制,使得構件的生產可以信息化合理標準化,材料費得到有效的控制。利用該軟件的自動化設計,可以更準確地繪制施工圖紙,例如材料的數量,制造鋼筋彎曲、施工階段的進度計劃,為材料的采批量采購、運輸方法及運輸次數,避免構件采購不合理導致施工效率低和設備停機現象。在造價方面注意構件本身的質量,避免后期的修補的費用;運輸過程的施工事先做好協調,避免構件過多堆放或構件不足,造成效益降低及供應不足,影響施工。對預制構件價格,經過市場調研,了解往期、近期及將來的走向,預測市場價格,結合項目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采購計劃,為建設成本管理提供依據。
4.3.2 ?BIM技術在碰撞監測中的造價管理
在建立了BIM建筑信息模型之后,可以使用結構軟件能夠實時漫游,從微觀角度檢測建筑內部結構的質量,保證住宅結構設計方案的合理性。大多數預制構件房屋都是按柱、梁選用預制構件,鋼筋分布更密集、更復雜,因此可能出現鋼筋碰撞現象,對工程產生不利影響,甚至導致工期延誤。基于此,需要利用結構軟件建立鋼筋結構模型,從而改進鋼筋配置。運用這種方法,可以對房屋本身有更全面的了解,并對房屋的細節進行檢查,從而保證房屋的結構設計更加合理。利用BIM技術在碰撞監測,預先了解施工過程構件、工序、施工面的碰撞,采用改進措施,避免偏差的發生,因整改、協調、調整延誤工期,增加投資。
結束語:
BIM技術對于提高預制結構的標準化設計、生產和施工具有積極意義。同時,也有利于提高各參與方的協同工作,實現施工全過程的信息化管理,提高施工質量,節約成本。通過BIM技術提高前期估算的準確度,提高信息處理能力,信息共享,推動全過程造價管理。因此,BIM技術與預制結構相結合,為行業的創新和改革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 胡澤宇.淺析BIM技術在預制裝配式住宅中的應用[J].遼寧經濟職業技術學院·遼寧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8(1):41-43.
[2] 鄒婷婷.預制裝配式住宅中BIM技術的應用研究[J].智能建筑與智慧城市,2018(4):59-60.
[3] 項兆勤.淺談預制裝配式住宅中BIM技術的應用[J].低碳世界,2018(11):204-205
(上海亞圣建設工程造價咨詢有限公司,上海 2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