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文偉 尹文暉
摘 要:近年來,我國的科學技術水平不斷創新發展,被廣泛運用到人們生產生活的各個領域中,建筑工程的電氣自動化、運用智能化技術是必然的發展趨勢。作為科技發展下的產物,電氣工程自動化智能技術實現了多種技術的有機結合,提高了建筑電氣工程的整體水平。本文對建筑電氣工程的重要性及智能化技術的重要作用進行了探討,結合電氣工程及自動化智能技術的應用優勢,提出了電氣工程及自動化智能化技術在建筑電氣中的應用分析。
關鍵詞:電氣工程;智能技術;自動控制
建筑電氣工程的重要性
隨著我國的社會經濟條件不斷完善,建筑行業迎來了全新的發展機遇,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對于建筑內部的相關設施設備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應急系統、照明系統、消防系統、配電系統等。電氣工程的自動化技術迎來了全新的挑戰。電氣工程的自動化技術無法滿足建筑設計的相關要求時,可能給電氣工程埋下嚴重的安全隱患。電氣工程中涉及多個領域的內容,工程建設的環節復雜,通常是以供配電系統和熱電系統兩個方面為主,在實際的建筑電氣工程施工中,需要優化各個系統的設計工作,包括避雷系統、照明系統、接地系統、變壓器以及配電柜等設備,強化設計安全性,根據國家關于施工規范和安全標準方面的要求,嚴格保證施工的規范性,確保建筑電氣工程的各項功能運行和使用狀態良好,提高建筑物的整體安全性能。近年來,我國的建筑電氣工程快速發展,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成績,提高了整體的科技水平,實現了設計效果的優化,但是,結合整體的建筑電氣工程建設現狀來看,仍舊存在控制系統不穩定、能源消耗大等多個方面的問題,需要引進先進的智能化技術等,解決和改進建筑電氣工程中的不良因素,提高建筑電氣工程建設的質量和效率。
電氣工程及自動化智能技術的應用優勢分析
2.1建筑電氣工程的自動化應用優勢
電氣工程自動化在建筑行業中作為重點內容,有著廣泛的用途,結合實際的建筑情況、制定切實有效的自動化控制措施,高建筑電氣設施運行的準確性和穩定性。以空調系統自動化控制為例,提前設置開關時間、空調溫度等,大大提高了人工控制操作下的準確性,同時,能夠將空調系統調節至節能狀態。整體的系統操作性、可控效果更好,發揮了自動化控制的有效作用,提高了建筑電氣工程控制的準確度。
2.2建筑電氣工程的智能化應用優勢
根據對現階段我國的建筑電氣行業現狀進行分析發現,建筑電氣智能化技術作為必不可少的技術手段,優化了智能系統的功能,實現了理論和實踐的相結合,提高了建筑電氣工程的智能化效果。將電氣工程和智能化技術無縫銜接在一起,提高智能化技術應用的合理性,拓寬了建筑電氣工程和未來的發展空間。通過電氣工程及自動化智能化技術的有效運用,針對建筑工程中的設備實現了更新升級,提高了技術人員的專業水平,最后,實現了智能化理念到建筑電氣工程中理想操作步驟的轉換。不斷改進和優化建筑電氣的工程技術以及智能化水平,推動建筑電氣工程行業未來的穩健發展。
3.電氣工程及自動化智能化技術在建筑電氣中應用的主要表現
3.1電氣工程及自動化智能化技術在建筑電氣設備控制中的應用
從目前來看,PLC技術的控制實踐可表現為如下兩種形式:第一,閉環控制。簡單來講,應用PLC技術實現閉環控制的過程,就是“輸入量→控制器反饋→輸出量→輸出量轉為輸入量”的循環式信息調整過程。當PLC控制器接收到電氣設備處傳感器輸入的數據信息后,會結合預設標準值進行輸入量合理性的精確評估,以此判斷電氣設備是否處在理想的運行狀態內。其后,再根據評估結果進行運算分析,得到趨向于標準值的反饋量,并以控制信號的形式輸出給電氣設備系統。最后,電氣設備在基于控制信號完成調整后,傳感器會對新產生的數據信息進行采集,并基于上述步驟的無限循環,將電氣設備的運行狀態始終控制在理想范圍內。在此期間,若輸入量超出預設的風險值,PLC控制器在輸出反饋信號的同時,還會在第一時間觸發警報裝置,并將具體警報代碼顯示在硬件設備的可視化界面上。通過此類直觀性的依據支持,相關人員可及時了解故障的發生來源與風險類別,并實施出針對性的應急處理。第二,適應性控制。在傳統時期,電氣設備的控制操作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人為因素的影響,故而很難達到最佳的控制效果。例如,在暖通系統的控制過程中,操作者往往會根據自身對空氣質量、室內溫度等的主觀感知,進行控制量的確定與實施。這樣一來,雖然能達到一定程度的室內環境改善效果,但科學性與合理性相對較低。此時,引入PLC技術這一電氣工程自動化智能化技術,可達到數據精準、環境適應的控制效果。在溫度傳感器、空氣質量監測設備對建筑內部環境進行動態監測后,會將相關數據傳入到PLC控制器處。此時,PLC控制器結合預設的溫度、空氣流動參數等標準值,便可向通風、空調等暖通設備的電機系統發出驅動信號,從而通過調整電能供給量級,達到溫控、風控等目的。在此背景下,由于傳感器、監測設備以及PLC控制器均處于持續、長期的運行狀態,所以暖通設備與建筑內部環境的變化可達成動態同步,從而充分保障控制行為的客觀性與適應性,為建筑使用者提供出最健康的生活與工作條件。
3.2電氣工程及自動化智能化技術在建筑電氣安全保障中的應用
在建筑產品的投用運行中,建筑電氣系統的安全問題主要有電氣火災、電氣故障、人為風險等多個方面。對此,電氣工程自動化智能控制技術均能發揮出良好的應用效果。如,當配電室區域發生電氣火災時,設備、線路或其他物體的燃燒會產生大量煙氣,并逐漸向上躥升。此時,將線型光束煙霧粒子探測技術這一自動化智能化技術的系統裝置布設到配電室中,可達成及時地火災響應目的。其原理為:激光發射器與接收器分別布設于配電柜存放區域的兩端墻體上,以此形成平行化的激光連接機制。在火災情況下,一旦煙氣上升至發射器與接收器的中間位置,激光信號的傳輸質量便會大幅降低。當接收器獲取到的光信號低于預設值時,探測器便會自動發出報警信號,提醒相關人員及時處理火災事故。
3.3電氣工程及自動化智能化技術在建筑電氣優化設計中的應用
在“互聯網+”的背景下,市面上的各類智慧電器、智能設備層出不窮,為建筑電氣工程各系統環節的優化設計提供了極大便利。如,在安防系統這一電氣環節的設計當中,可引入面部識別、聲紋識別、指紋識別、射頻識別等自動化智能化技術,并將相關傳感器與信息管理中心的人力資源數據庫建立連接。這樣,當有人員進入配電室、機房等建筑內部重點區域時,其必須接受傳感器設備的識別驗證。若身份權限識別無誤,則人員可被放行至目的區域內,并進行相應的工作行為;若身份權限識別無效,則電動門、設備系統不予開啟。通過這樣的方式,可有效避免不法行為對建筑電氣系統的侵襲影響,確保電氣系統持續處在安全穩定的運行狀態中。
結束語
自動化智能化技術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建筑電氣工程的傳統運行模式,不僅能有效規避人工管控下的各類弊病問題,還可實現建筑電氣系統高效性、安全性、先進性的進一步提升。因此,面對建筑信息化改革的現實形勢,相關人員必須要加快實現智能技術與電氣工程設計、管理、維護的有機融合,以便抓住時代機遇,提高建筑產品在電氣方面的服務質量。
參考文獻:
[1]方明.電氣工程及自動化智能化技術在建筑電氣中的應用[J].居舍,2020(11):28.
[2]楊洋.電氣自動化技術在智能建筑電氣工程中的應用研究[J].時代農機,2020(1):96~97.
(浙江省工業設備安裝集團有限公司第五分公司,浙江 杭州 315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