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美靈
(內蒙古民族大學附屬醫院蒙醫外科,內蒙古 通遼)
粘連性腸梗阻是各種因素的作用下導致腹腔內腸粘連,使得腸內容物通過與運行受阻的情況,對于腹部手術患者來說,術后容易并發粘連性腸梗阻,腹部手術的機械性損傷也是導致粘連性腸梗阻的常見原因,且腹部手術后還可能反復發作,不得不再次進行手術[1,2]。同時患者接受腹部手術的次數越多,則粘連性腸梗阻的發生率也越高,這會使患者遭受更大的痛苦,且患者的心理上也會出現更多的不良情緒,同時治療費用也會隨之增加。而要想更有效地預防腹部手術后粘連性腸梗阻的發生,給予有效護理至關重要。本研究對腹部手術患者開展綜合護理干預,取得的效果明顯,本文對此進行總結分享。
選取本院2018 年8 月至2019 年6 月收治的腹部手術患者128 例,按照隨機原則將這些患者進行平均分組,每組64例。具體分組如下:(1)對照組中,男37 例, 女27 例;年齡最大為68 歲,最小為26 歲,均值為(46.2±4.3)歲;手術類型包括膽道手術、腹股溝疝手術、闌尾切除術、胃大部切除術,分別有患者25 例、17 例、12 例、6 例,另有腹腔腫瘤切除術4例。(2)觀察組中,男33 例, 女31 例;年齡25-67 歲, 平均年齡(46.8±4.4)歲;手術方式:膽道手術24 例,闌尾切除術9 例,腹股溝疝手術13 例,胃大部切除手術6 例,腹腔腫瘤切除術12 例。兩組在一般資料方面均十分相近,均P>0.05,有良好的對照研究價值。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觀察組接受綜合護理干預,具體如下:①腹部按摩護理:協助患者仰臥在床上,讓其四肢保持舒展狀態,護理人員右手經患者臍周依照順時針、逆時針交替的方法對其腹部進行按摩,保證動作輕柔,力度從輕到重再到輕,每次20min,2 次/d,共按摩7d,注意保護切口,按摩患者側腹部,使腸蠕動加快,改善血液循環,緩解臨床癥狀;②腸胃減壓:使用的器械為負壓吸引器,進行胃腸減壓操作時應當保持吸引順暢,同時,對引流物的顏色、性質和量等進行密切觀察,對24h 引流量進行準確的記錄,術后3d 可對患者應用開塞露,使患者及早恢復肛門排氣,使其腹脹程度得到減輕,以便于促進胃腸功能恢復;③口腔護理:腹部術后一段時間內不可經口進食,易引發口腔潰瘍等感染,并進而對胃腸道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害,因此需要做好口腔護理,每天用漱口液或是生理鹽水清潔口腔,并使口腔保持濕潤狀態;④心理護理:護理人員應當結合患者的不同文化水平、疾病認知程度等,向患者進行粘連性腸梗阻發生發展、治療護理措施等內容的講解,保證語言通俗易懂,讓患者能夠很好的接受,對患者的各種問題耐心解答,消除其心中疑慮,樹立信心。做好患者心理狀況的評估工作,對患者的不良情緒進行原因分析,與其積極主動進行溝通,注意尊重患者,保護好患者隱私,使其心理舒適度得到提升;⑤腸人工運動:等到患者術后生命體征平穩后,結合患者腸道狀況,制定針對性的腸人工運動計劃,并分階段實施。第一階段:指導患者進行上肢運動練習,如伸、舉、握、屈等,15-20 遍/ 次,每日2-3 次。第二階段:指導患者進行呼吸練習,讓其平臥,鼻吸氣后縮唇緩慢呼氣并數數,數到“7”時口腔發出“璞”聲,4h/次,2 次/d。第三階段:指導患者活動下肢,如患者不能下床,可以協助患者進行翻身,幫助其在床上進行下肢的主、被動活動。
對兩組患者術后發生粘連性腸梗阻的情況以及胃腸功能恢復時間進行統計對比;干預療效評定標準:(1)痊愈:治療及護理24h 內腸梗阻解除,癥狀、體征均消失;(2)顯效:治療及護理48h 內臨床癥狀和體征顯著改善,拍攝腹部X 線片,腹部積氣顯著減少;(3)無效:治療及護理48h 后癥狀、體征、腹部X 線檢查結果無明顯改善甚至加重。
采用SPSS 23.0 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結果數據中的時間指標通過(±s)進行呈現,行t 檢驗;療效指標通過(%)形式呈現,行χ2檢驗。若P<0.05,說明數據對比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排便、排氣恢復時間、腹痛腹脹緩解時間均明顯比對照組更早,以上數據組間對比,均P<0.05。見表1。

表1 兩組術后胃腸功能恢復時間比較
觀察組療效比對照組更為理想,P<0.05。見表2。

表2 兩組臨床療效的對比[n(%)]
粘連性腸梗阻為腹部手術患者常見的術后并發癥,其會導致患者出現腹痛、腹脹、停止排氣排便、惡心等胃腸道癥狀[3]。為了更好地防止腹部手術患者發生此類并發癥,給予良好的臨床護理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4,5]。綜合護理干預具有全面性、系統性的特點,通過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開展腹部按摩護理,進行胃腸減壓,指導術后運動訓練等,有利于促進局部血液循環,促進腸蠕動,減輕胃腸壓力,從而降低腸粘連的發生風險;通過開展心理護理,有助于緩解患者心理壓力,增強治療信心,提升配合依從性[6];通過做好口腔護理以及飲食指導,有利于減少其他并發癥,并促進胃腸功能盡早恢復;另外,對于出院患者還應加強健康宣教,指導其院外護理措施。研究證實,對腹部手術患者開展綜合護理干預,可以更好地防止粘連性腸梗阻的發生,能夠促使患者及早康復,患者對此護理的滿意度很高[7]。
綜上,綜合護理干預在腹部手術患者中進行應用,是預防術后并發粘連性腸梗阻的有效舉措,有較高的推廣應用價值[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