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基層水利管理單位是直接面向“三農”提供水利服務的基層組織,承擔著水資源管理、防汛抗早、農田水利建設、農村飲水安全、水資源開發利用保護等公益性職能,是基層水利服務體系的基礎力量,直接關系到農村經濟和農業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本文通過深入調研平涼市各市縣基層水管單位的現狀,分析其在運行和管理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積極開拓思路探索出了一條適宜于西北地區水資源緊缺及高水平管理人員缺位情況下的改進對策和方法。
關鍵詞:西北地區;水資源緊缺;基層水管單位;管理體制;問題與對策
1 研究背景
水管部門作為水利工程運行與管理的基礎性單位,其工作特點具有涉及面廣、業務綜合性強及公益性與經營性并存的特點。尤其是基層水管單位大多位置偏遠、條件艱苦,但卻在防洪抗旱、保障城鄉供水及水生態文明建設等方面發揮著十分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基礎設施薄弱等問題影響著基層水管單位的職工隊伍穩定、管理水平的提高和可持續發展。此外,不同區域存在問題的差異性較大,中東部發達地區與西北欠發達地區存在的問題相距甚遠。近期,我們深入華亭市、靜寧縣、莊浪縣、涇川縣,就基層水管單位運行情況開展調研,形成信息調研報告。
近年來,平涼市搶抓國家水利改革機遇面落實“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治水方針,堅定不夠踐行“水利工程補短板、水利行業強監管”發展總基調,圍繞農村飲水安全這一目標,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強化水資源管理,優化運行機制,農村供水能力大幅提高、農民飲水安全有效保證,為助力脫貧攻堅,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發揮了重要支撐和保障作用。目前,農村飲水安全覆蓋率達到100%、自來水入戶率達創98%。針對平涼市基層水管單位運行管理存在的不足進行分析,探討完善基層水管單位工作的有效途徑,從而為西北欠發達地區相關管理人員提供一定的理論參考。
2 工程概況
2.1基本情況
平涼市基層水利管理站實行縣水管單位統一管理、水資源統一分配、供水經營統一調度,職工報酬統一發放機制。目前,全市共有水庫34座,水利管理總站7個,鄉鎮水利管理站(所)101個,千噸萬人水廠48處,水庫管理所8個,核定事業編制760人、實有人員1005人、有水利專業職稱的172人。
2.2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1)水資源緊缺,保障能力弱。
平涼市水利基礎設施薄弱,隨著工農業需水量不斷增加,供需矛質日益凸顯。全市人均水資源量為333立方米,僅為全國、全省平均水平的31%和41%,水資源利用率37%,接近40%的生態警戒線或開發上線。調研顯示,莊浪縣人均占有水資源量僅為204立方米,低于全市平均水平。涇川縣、華亭市呈季節性和工程性缺水態勢,每年11月份到次年3月份缺水嚴重,供水保障能力弱。
(2)水費收繳困難,運營成本高。
農村水費收繳不規范,未實行統一標準,部分農戶長期不按量繳費。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部分農村人口進城務工,鄉村零用水戶數逐漸增多,存在人飲水費無法足額收取的現狀。調研發現,本市村供水管網建成年代久遠,管道老化嚴重,且準修養護成本居高不下。近年來,由于公車改革,水管單位大多無車、人員無車補,加之經費短缺,出常或緊急維修用車無法及時有效保障。
(3)專業人員匱乏,工資待遇低。
基層管理單位存在人員老化、學歷不高、服務水平能力不足等問題。特別是專業技術人員十分短缺已經成為制約基層水利發展的瓶頸。現有水管人員工資待遇低、除崇信縣、華亭市、莊浪縣水利管理人員工資為財政全額保障外,其余各縣均為自收自支自收自支。聘用人員月工資低是引不來、留不住年輕人,導致現有水管人員年工作積極性不高的主要原因。
(4)信息化建設滯后,管理水平低。
農村供水管網鋪設縱橫交錯,點多線長,渠系建筑物多,監測管理難度大。當前除部分水廠實施智能化監測外,農村飲水安全管線都沒有實現信息化、智能化管理。如遇突發隱患,難以及時發現并有效處置,極易釀成水毀事件。
(5)管理體制不健全,責任不明確。
基層水務工作的運行和管理主要依賴于上級水務主管部門,鄉(鎮)、村兩級不能有效的參與到農村人飲管理,僅靠水務部門一家“孤掌難鳴”,難以管細管好基層水管所各項工作。基層水利執法力量薄弱,存在無法可依、執法過程虎頭蛇尾等問題,很多措施在實際執行過程中無法落實,影響水利行政執法效果。
3 對策和建議
針對調研發現的問題,建議做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確保基層水管單位健康良性運行、水務工作高效穩定開展。
(1)強化設施建設,加強用水管理。
抓好引洮二期靜寧城鄉供水配套工程、靈臺新集水庫、莊浪梁河水庫等一批重大水利項目,積極爭取和協調落實白龍江引水、崆峒水庫改擴建、盤口水庫等工程、有效保障用水需求,徹底解決區域性、季節性缺水問題嚴格取水許可、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管理、強化地下水開發利用管理和開采論證管理,落實市級備案登記制度,抓好治理管控,確保水資源合理高效利用。
(2)積極探索創新,夯實工作基礎。
建立促進節約用水和水資源循環利用的水價機制,根據農業產業用水需求,全面推行階梯式水價,提升水費收繳水平、推動水管單位管理良性循環。積極探索建立市場化運作下的“以水養水”機制,對供水等產生直接經濟效益的項目推向巾場,吸納社會資本投入。興辦水利相關的服務型、娛樂型綜合經營項目、通過綜合經營收入彌補水管單位經費不足、水利工程建設資金缺之等問題,加快水管信息化建設,運用管網智能監測、水費網上收繳、智能水表等新技術,最大程度減少人力物力財力浪費。
(3)加強隊伍建設,筑牢人才保障。
針對長期從事基層水管事業的臨聘人員,統籌考慮納入事業編制管理,工資由財政全額供給,切實解決后顧之憂。針對缺少專業技術人員等問題,將水管公益性崗位納入水務部門考核管理,并采取交流轉崗、公開聘請等形式,為基層水管單位補充“新鮮血液”,促進人員年齡和專業結構不斷優化。同時,采取“請進來教”和“送出去學”相結合的形式,通過脫產深造、定向培養方式,不斷提高水管單位職工能力素質。
(4)健全管理制度,推進內部改革。
加強和完善基層水利管理制度建設,創立符合現代化農業發展模式的管理機制。不斷提高基層水利管理的質量、積極創新管養新方式, 將水利工程管理運行與維修養護分離,通過明確職責、理順體制、充實一線等措施、建立健全縣、鄉(鎮)、村三級水利服務體系。
4 結論與建議
(1)本文深入調研了平涼市各縣區基層水管單位的運行管理現狀,梳理了存在的主要問題,詳細分析了本地區的基層水管現狀。
(2)針對平涼市存在的問題,結合西北地區的總體現狀,提出了強化設施建設,積極探索創新,加強隊伍建設,筑牢人才保障,健全管理制度,推進內部改革的措施。
(3)探索出了一條適宜于西北欠發達地區水資源緊缺及高水平管理人員缺位情況下的改進對策和方法。
參考文獻:
[1]林治寶,冷雪,韓學洋.關于做好基層水管隊伍建設的幾點思考[J].山東水利,2018(08):37-38.
[2]毛艷,趙艷東,楊建房.基層水管單位基礎設施現狀及建設對策淺談[J].海河水利,2017(06):40-41.
作者簡介:
樊曉光(1989—),男,漢族,籍貫:甘肅靜寧,本科,水利水電助力工程師,主要從事水利管理工作。
(靜寧縣水務局,甘肅 靜寧 74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