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浩桂 許日聰 黃義鴻
LN 是系統性紅斑狼瘡(SLE)最常見并發癥之一,臨床表現以大量蛋白尿、血尿、氮質血癥及高血壓等癥狀為主。研究指出[1],絕大部分SLE 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腎臟受累,多數患者在病情穩定后仍遺留腎臟損害,甚至是終末期腎病而死亡。因此,應積極加強LN 臨床預判和治療,以更好指導臨床用藥、改善患者預后質量。在臨床上,常規系統治療包括避免日曬、適量鍛煉、口服激素等,具有一定療效,但預后欠佳[2]。本文選取本院2017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92例LN 患者為研究對象,以評估CTX 的治療價值。現將詳細情況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7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92例LN 患者,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46例。研究組男17例、女29例,平均年齡(35.25±7.19)歲,平均病程(1.57±1.12)年。對照組男16例、女30例,平均年齡(34.89±7.20)歲,平均病程(1.62±1.07)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3]:①均符合美國風濕病協會LN 診斷標準;②年齡18~70 歲;③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合并認知功能障礙;②肝腎功能異常;③已知藥物過敏者;④合并其他類型免疫系統疾病者;⑤無法配合研究者。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在LN 系統治療(避免日曬、心理輔導、運動指導等)基礎上予以潑尼松,潑尼松0.8~1.0 mg/(kg·d),口服,羥氯喹口服,首劑量400 mg/d,分次服用,200 mg/d 維持治療。
1.2.2 研究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CTX 環磷酰胺注射液0.8~1.0 g/次,沖擊治療,前6 周,每2 周用藥1 次,后12 周,每4 周用藥1 次,至總劑量達8~10 g 止。
1.3 觀察指標及判斷標準 比較兩組臨床療效;治療前后Cys C、Hcy;不良反應發生情況。臨床療效判定標準[4]:完全緩解:癥狀消失、血肌酐水平恢復正常,4 h 尿蛋白≤0.4 g,血清蛋白≥35 g/L;部分緩解:4 h尿蛋白≤2 g,血清蛋白≥30 g/L;無效:未達到上述標準。總有效率=完全緩解率+部分緩解率。采用放射免疫法檢測兩組治療前后Cys C、Hcy。不良反應:消化性潰瘍、感染、肝腎毒性、皮疹。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研究組完全緩解28例、部分緩解15例,對照組完全緩解14例、部分緩解20例;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3.48%,優于對照組的73.9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治療前后Cys C、Hcy 比較 治療前,兩組Cys C、Hcy 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Cys C(0.81±0.07)mg/L、Hcy(10.17±3.58)mmol/L,對照組Cys C(1.02±1.18)mg/L、Hcy(13.55±4.16)mmol/L;兩組Cys C、Hcy 均較治療前下降,且研究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研究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8.70%,與對照組的4.35%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n(%)]
表2 兩組治療前后CysC、Hcy 比較()

表2 兩組治療前后CysC、Hcy 比較()
注: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aP<0.05

表3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n,n(%)]
對SLE 患者而言,LN 已成為最嚴重并發癥,也是導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預后較差。研究指出[5,6],在SLE 末期,90%以上患者會合并LN。在傳統LN治療過程中,多依賴于激素,安全性較高,且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癥狀,但療效欠理想。而CTX 則可干擾DNA、RNA 功能,可通過與DNA 交叉聯結而抑制DNA 合成,在治療SLE 方面具有較好療效。本組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3.48%,優于對照組的73.9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研究組療效更好,這可能與加用CTX 后可發揮協同作用相關。
在臨床上,多通過臨床癥狀和血清肌酐等手段來判斷SLE 患者是否出現腎損害、合并LN。但值得注意的是,一旦出現癥狀或腎功能指標改變,往往預示者嚴重腎損害發生,治療難度會極大提升。在腎損害早期或非活動性LN,患者癥狀多不明顯,難以通過普通診斷方式進行確定。近年來,隨著生物醫學技術不斷發展和完善,有關腎損害微弱變化測定的準確度獲得顯著提升,例如Cys C、Hcy 等,可為LN 診療提供重要參考依據[7]。相關研究指出[8],Cys C、Hcy 等指標變化有利于SLE 患者判斷病情程度,分辨LN 分型。其他研究也指出[9],CTX 可對DNA 合成的S 期發揮明顯抑制作用,從而有效改善SLE 患者體內Cys C、Hcy水平,為改善治療效果提供有效幫助。本組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兩組Cys C、Hcy 均較治療前下降,且研究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CTX 可有效改善Cys C、Hcy 水平,治療效果明顯,與上述研究結論基本一致。
在臨床上,部分學者認為CTX 在使用過程中,易合并多種不良反應,用藥安全性較差,不宜推廣使用[10]。本組研究最后一組數據顯示,研究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8.70%,與對照組的4.35%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兩組用藥安全性相當,說明CTX 在使用過程中雖出現一些不良反應,但經對癥處理后均得到抑制,未見致死性或不可逆性損傷,安全性較好。
綜上所述,CTX 有利于提升LN 患者臨床療效,改善Cys C、Hcy 水平,且不良反應抑制較好,用藥安全性較高,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