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艷麗
寫作可充分體現出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英語寫作在中考英語中占據較大比重,因此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是初中英語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傳統的寫作評價方法即教師評改不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他們的寫作水平。為了改變這種現狀,教師可以采用同伴互評法,以讀促寫、以點帶面、以疑促思,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和寫作積極性。如何將同伴互評法正確應用于初中英語寫作教學,已經成為目前教育工作者的研究熱點。
同伴互評是過程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可稱其為同伴反饋、同伴評論、同伴反應、同伴編輯、同伴評估等,是學生之間交換閱讀作文,并提出相應修改意見的一種寫作教學活動方式。在作文完成之后進行同伴互評,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閱讀同伴的作文,并給出反饋或建議。同伴互評可以讓學生在愉悅、寬松的環境中交流,保證人人都參與評閱。在整體活動中,同伴之間相互切磋、相互學習,不僅可以減輕教師的負擔,還可以促進學生讀者意識的提高。通過讀者評閱幫助作者提高思考能力,拓寬視野,從而提高作文質量。
1.過程寫作理論
以往寫作教學受到結果教學方法的影響,更加注重最終文稿,而忽視了寫作過程。因此,過程寫作法應運而生,并對英語寫作實踐與理論產生了深遠影響。過程寫作法更加強調寫作屬于一種非線性的、動態的循環式過程,不僅僅是一種結果產出。
2.合作學習理論
合作學習理論于20世紀60年代被提出,其理論基礎為社會心理學,要求團隊中的學生進行心理互動,以此達到學習目標。合作過程中由學習者解決共同問題,相互學習,完成最終任務。合作學習以學習小組作為基本形式完成既定任務,以小組總成績作為獎勵與評價的依據(許名央、譚彩婷 2019:288)。
同伴互評中的“以讀促寫”的“讀”不僅僅是多讀、多看,擴大閱讀面,還包括評改同伴的作文,借鑒其優點。雖然教師經常強調閱讀對寫作的重要作用,但對閱讀內容有所忽視。如何篩選閱讀素材與內容已經成為英語寫作教學的重點。在同伴互評過程中,學生通過“讀”同伴的作文(同水平同學的作文),可開拓自己的寫作思路,有效提高寫作能力,真正實現“以讀促寫”。好的同伴范文也屬于一種有效資源。
同伴互評為學生營造了更加愉悅、輕松的學習環境,讓他們之間互補與競爭,具有正面導向作用。同伴互評法不僅可應用在寫作評價方面,還可遷移到其他教學之中,如口語教學、閱讀教學等,從而實現“以點帶面”。
對于同伴互評的評價標準,教師可以以問題的形式提出。此種情況下,評價從標準轉變為解答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同伴的作文,并反思自己的作文。通過此種方法,學生在反思中積累經驗,可更好地理解作文中時態及短語的用法,不僅可以鍛煉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能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
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教師可利用同伴互評完成過程性寫作教學,也可以教材寫作任務為依據,設計相應的寫作話題,讓學生自主學習及合作學習。這不僅可以培養他們尋找、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還可以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與學習能力(葉文耀 2017:81),以達到教學目的。
為了營造民主、平等、和諧的同伴互評氛圍,激發學生參與互評的熱情,讓他們積極參與其中,達到全員寫作能力提高的效果,教師應在同伴互評之前以學生的實際情況為依據,遵循“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分組原則,創建若干個互評小組。需要注意的是:每個小組中均應包含好、中、差三個層次的學生,盡量保證組與組之間的成員寫作水平相似。此種分組方式不僅可幫助組內成員相互學習、共同進步,還可實現小組之間的良性競爭,調動學生的競爭意識,充分挖掘他們的潛能(巫偉民 2019:154)。另外,教師每隔一段時間應根據小組成員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讓他們接觸更多新的成員,以得到更多與其他同伴合作的機會,從而獲取新的學習動力,保持良好的學習勁頭。教師要指定小組組長,由小組組長負責協調成員之間的分工與合作,為后續順利實施同伴互評奠定良好的基礎,以便如期完成作文批改任務。通過對學生進行合理分組,可有效營造愉快、輕松的學習氛圍。在這種氛圍下,學生可取長補短、相互學習,以此獲得共同進步。即便個別學生的寫作水平較低,在某些方面受到同伴的否定,如單詞不熟悉、書寫不工整等,他們也不會產生焦慮和自卑心理,反而會以優秀同伴為榜樣,激發斗志,努力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
在實施同伴互評法之前,教師應“有備而來”,通過精心準備,保證同伴互評獲得成功。評分標準是同伴互評活動的重要內容,其科學性有助于學生領會寫作要點、明確寫作重點,避免在寫作過程中出現常見錯誤。
1.注意事項
第一,評分標準應具有針對性。教師通常在評價時會參考中考英語作文的評分標準,但若直接將此標準提供給學生,則過于抽象、籠統,且缺少針對性,不利于他們準確把握,也不利于同伴互評的順利開展。所以,教師在制訂評價標準時,應綜合考慮文本的題材與體裁、難點與重點、學生的學習特點等,掌握學生的寫作水平及其可能產生的問題,以此為方向,更好地為寫作教學服務,循序漸進地解決實際問題。
第二,評分標準應具有激勵性。學生若在互評過程中只關注糾錯,則會打擊同伴的寫作興趣及自信心,相反,欣賞與鼓勵則能夠讓同伴感受到英語寫作的成就感,體驗成功的樂趣。所以,評分標準的制訂應考慮學生的感受,學會換位思考,維護他們的寫作熱情,適當對其予以表揚與肯定。一篇英語作文無論質量如何,均要求學生在同伴的作文中尋找閃光點,如好詞好句、書寫工整等,盡可能不打擊學生的自信心和寫作興趣。
第三,評分標準應具有引導性。為提高同伴互評的有效性與可行性,教師應為學生提供明確評定作文的方向,尤其應在語言上簡化評價內容,讓學生有的放矢,以提高互評質量。與中考英語作文的評分標準相結合,評價標準不僅應關注文章內容是否與主題相符,還應關注其語法的應用是否正確,如記敘文可側重于對動詞時態的評價,議論文可側重于對是否服務于觀點、是否恰當使用連詞的評價等。
2.案例
為了更好地展示評分標準的制訂過程,以初一學生為例,以下為作文題目及要求:
題目:A/An _____Activity
要求:以“一次_____的活動”為主題寫作,不少于60詞,標點符號不占空格。
The content should include the following points:
Where is the venue for the event?
Why is the event held there?
What did you do in the activity?
How many people take part in the activity?
這屬于半命題作文,需要學生在其中填入形容詞,對這個活動進行修飾,并以關鍵詞為中心進行描寫。由于學生在寫作過程中通常會寫出與主題無過多關聯的語句,因此教師應培養學生寫作切合主題的意識,鼓勵他們認真閱讀提示性問題,明確此次活動屬于過去式,應以一般過去時態去描述。為鞏固學生的語法應用效果,教師應將評分標準設定為:是否與題意相符;是否正確應用時態;是否有好詞好句;是否書寫工整。具體評分標準見下表:

評分標準
教師應指導學生依據評分標準指出同伴作文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修改意見。在互評環節,教師不應過多干擾學生的評改行為,而要尊重他們,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讓小組之間獨立完成評價。最后教師引導學生以同伴評價為依據修改作文,完成二稿作文。
在完成同伴互評后,教師可對學生的修改稿進行批閱,盡量將評價激勵作用發揮出來,著重關注學生作文中的亮點及學生互評的獨特見解。若作文批改不恰當或存在問題,教師應委婉指出。另外,教師應依據中考英語作文評分標準為學生講解作文評分的依據及得分點,讓他們了解英語寫作的關鍵點,以提高其寫作能力。
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為提高同伴互評的有效性,教師應注意以下幾點:
1.適時指導
在開展同伴互評之前,學生以往并未參與相關互評作文活動,對評分標準及反饋方式并不了解,盡管擁有較高熱情,仍無法真正領會同伴互評的要領。因此,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寫作情況,做好組織指導工作,不斷對評分標準進行完善(王富春、張彩霞 2010:170)。
2.調控批改
教師應科學調控批改過程,跟蹤學生的互評結果,引導他們避免將過多精力放在挑錯方面,而應挖掘同伴作文中的優點,取長補短。
綜上所述,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融入同伴互評法,既是對英語作文評價方式的創新,又能為學生提供交流、討論的平臺,進而激發其寫作動機,提高其寫作積極性和寫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