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佳年
【摘要】《情熱大陸》是由日本每日放送制作的一檔以日本各行各業(yè)中的杰出人物為題材的深度紀錄片節(jié)目,也是日本二十年來最知名、收視率最穩(wěn)定的人物紀錄片。日本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葉加瀨太郎擔任節(jié)目的配樂工作,并為節(jié)目創(chuàng)作了同名主題曲《情熱大陸》。本文將對《情熱大陸》這首樂曲在電子管風琴上的演奏技法進行分析。
【關鍵詞】電子管風琴;情熱大陸;演奏技巧
【中圖分類號】J628.1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2-767X(2020)11-0032-02
【本文著錄格式】胡天驕.淺析電子管風琴改編曲《情熱大陸》的演奏技巧[J].北方音樂,2020,06(11):32-33.
一、關于電子管風琴
電子管風琴又名雙排鍵電子琴,發(fā)明于1934年,由美國人勞倫斯·哈孟德把它制成樂器并申請專利。它起源于古典管風琴,又融入了現代科技,是一種具有超高模仿性的新型的鍵盤樂器,音源直接采樣于真實樂器的聲音,幾乎覆蓋了所有的音色類型,音域寬廣,能夠模仿真實樂器的演奏。電子管風琴與以往的單排鍵電子琴相比具有鮮明的特點,它有兩層手鍵盤,各49個琴鍵,以及一層20個琴鍵的腳鍵盤,同時還有膝控音桿、音色轉換開關、節(jié)奏器開關以及各種效果器等裝置,可以演奏更多的聲部,表現出更豐富的和聲效果。在演奏時保留了古典管風琴雙手、雙腳一起彈奏的方式,對演奏者的身體平衡和演奏能力有著更高的要求。電子管風琴可以駕馭多種多樣的音樂風格,也有著強大的音色編輯和制作功能,能夠充分地激發(fā)演奏者的音樂創(chuàng)造力。
二、作者簡介
葉加瀨太郎于1968年出生于大阪府,是日本著名的作曲家,跨界小提琴演奏家,其純熟精湛的技藝和熱情奔放的演繹風格,為他贏得了“小提琴魔術師”的美譽。葉加瀨太郎自小就顯示出非凡的音樂才能,曾獲得南斯拉夫國際音樂節(jié)小提琴獨奏首獎,1990年組建了Kryzler & Kompany 樂隊,1996年樂隊解散后開始了獨立創(chuàng)作,發(fā)行了多張古典和新世紀類別的小提琴演奏專輯。他曾與Frank Sinatra、David Foster等流行巨星合作,還擔任了Celine Dion世界巡演的特別嘉賓,在日本擁有著超高的知名度。
《情熱大陸》是一首有著微微憂愁的探戈風格和熱情動感的拉丁風格的作品,在發(fā)行后受到了許多人的喜愛,也成為了葉加瀨太郎的代表作之一。這首作品中很好地體現了葉加瀨太郎古典與現代相結合的音樂表現手法,顯示出他多樣的音樂能力。
三、作品編配分析及演奏技巧
《情熱大陸》發(fā)行過許多不同的版本,其中最為經典的是由手風琴演奏家小松亮太與葉加瀨太郎合作的版本。日本音樂家小林陽一也是根據這一版將這首樂曲改編到了電子管風琴上來演奏。
這部作品在編配時主要運用了弦樂和手風琴的音色,其中手風琴演奏開頭的引子與樂曲后半段的solo部分,由弦樂來演奏樂曲的主題。弦樂器與手風琴在實際表演中,演奏者會使用到許多不同奏法來使樂器發(fā)出的音色富有變化。雖然這些樂器在電子管風琴上已經被制作出了很“真”的音色,但是不同演奏者彈奏出的音色往往聽起來不一樣,這是由于演奏技術和奏法的不同導致的。因此,練習這首作品的難點就在于如何提高演奏技法,使電子管風琴鍵盤演奏出的聲音,更貼近聲學樂器最真實的音色,下面來對這首作品進行編配與演奏分析。
樂曲的引子部分(1-16小節(jié))為手風琴獨奏,用自由節(jié)奏(Rubato)來演奏,同時加上一系列裝飾音的點綴,塑造出靈動的音樂形象。自由節(jié)奏指的是演奏時演奏者對一首作品的律動,特別是在每個樂句之間擁有一定的自由,使音樂自然地流動而不失個性。這一部分使用了手風琴與班多鈕手風琴兩種音色,這樣的配置可以使演奏出的聲音更加具有層次感。演奏時注意每個樂句之間的呼吸,弱下鍵,也要表現出左右手聲部之間的呼應,這些細節(jié)都是演奏者在學習這首樂曲的過程中需要考慮到的(譜例1)。
引子部分結束時,使用音量踏板將音漸漸收弱,左手打開節(jié)奏之后再逐漸推回原來的音量,演奏出鼓點由弱到強、由遠及近的效果,加上4小節(jié)的鋼琴音色連接部分,可以更加自然地引出主題部分。
這首作品的主題部分熱烈歡快,使用最多的是小提琴音色,小提琴在這一部分采用了頓弓的奏法。頓弓演奏是弦樂器常用的奏法,演奏出的音色干凈、短促,在電子管風琴上模仿弦樂的頓弓奏法時要利用手腕的力量,把譜面上標注的連音、跳音、重音記號區(qū)分清楚,該斷開的地方不要拖泥帶水。使手指距離琴鍵一定的高度并快速觸鍵,才能演奏出堅定有力的音頭,慢觸鍵無法演奏出頓弓的效果。在熟悉了樂譜之后,這一段落也可以在部分音符上利用滑音輪增加一些彎音效果(譜例2)。
作品中三段鋼琴音色演奏的部分,都要用強觸鍵的打擊性奏法,將強的音頭在觸鍵的同時有力地彈奏出來,注意音符的彈性和清晰度,并在每小節(jié)第三拍的F音加重。35小節(jié)再現時與前面不同之處在于左手加入了一個D長音,同時出現了如圖所示的箭頭標記,表示在彈下D的時候,要按照譜子標記的時值將滑音輪用左腳向上慢慢推至最高,再慢慢還原,演奏出效果音的特殊變化(譜例3)。
第48小節(jié)開始,樂曲的音樂形象轉變得較為抒情,右手出現了弦樂悠揚的長線條旋律,運用了歌唱性的連弓奏法。在演奏這一段落時需要大量用到電子管風琴鍵盤獨特的觸后功能(After touch:演奏時改變手指壓鍵的力度,音量和音質也會發(fā)生變化),來呈現弦樂器在運弓過程中力量的變化。采用力量轉移式的連音奏法,手指肚貼鍵演奏,掌握好手指的離鍵時間,使身體重心在手指之間轉移。例如,譜例中的這個樂句(譜例4)在演奏開頭DEF這三個音時,應該逐漸加上手臂和身體的力量來推著鍵盤演奏,奏出自然的漸強感覺。同時適量配合音量踏板的使用,通過強弱控制演奏出行云流水般的音色,自然地展現身體的動作,增加表演的視覺觀賞性。由于每個樂句較長,包含的音也比較多,也需要通過精心設計適合自己演奏的指法,從而保證樂句的連貫性。
這一段落腳鍵盤主要演奏的音符分別在每小節(jié)的第一拍、第二拍后半拍和第四拍,按八分音符為一拍,便能劃分出“3+3+2”的重音模式,也就是探戈里面的米隆加節(jié)奏,非常動感,使4/4拍聽起來有一種三拍子的感覺。選用了電貝司兩種不同的音色結合,分別是利用手指演奏的Fingered Bass與使用撥片演奏的Picked Bass,使低音更加出彩,節(jié)奏感更加強烈。
57-89小節(jié)的手風琴solo段落,區(qū)別于激昂的主題,展現出了一種神秘的氣氛,是一段輕柔又流暢的旋律。在電子管風琴上模擬手風琴的演奏時,由于手風琴的琴鍵觸感相對于電子管風琴來說較硬、下鍵距離短,這一段落中又有許多快速的五連音、六連音,所以應當做到用指尖輕觸鍵,以低抬指的小動作為主來演奏,這樣有利于手指的快速跑動,可以完成連貫、快速的旋律,在稍慢速的部分適當擴大指尖與琴鍵的接觸面積。
以上就是對于《情熱大陸》這首作品部分演奏技巧的分析。在學習這首曲目的時候可以多聆聽音頻資料感受作曲家想要表達的感情,先模仿再加入自己的體會,多去了解各種樂器的發(fā)聲原理和演奏效果,就能更好地掌握電子管風琴的模仿性觸鍵技術。同時,應當總結應用到的演奏技巧,將其作為自己藝術實踐的經驗,也要全面學習理論知識,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才能更好地演奏這件樂器。
參考文獻
[1]龐渤.連音奏法與非連音奏法在電子管風琴演奏中的運用[J].吉林藝術學院學報,2009(3).
[2]唐曉博.電子管風琴對弦樂音色的模仿[J].藝術教育,2013(6).
[3]趙紅蕊.電子管風琴音色模擬研究[D].武漢:武漢音樂學院,2007.
作者簡介:胡天驕(1997—),女,山東臨沂,沈陽音樂學院現代音樂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電子管風琴演奏。導師:龐渤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