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世平 劉雙 王菲 呂恒林



摘要:在變幻莫測的全球化背景下,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教育的蓬勃發展適應信息時代的發展需求,對國民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從近年出臺的相關政策來看,國家對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教育越來越重視。文章主要介紹了我國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教育的發展概況,在總結發展成果的同時,分析當前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教育存在的一些問題,并對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教育的未來發展提出建議。
關鍵詞: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研究生教育;發展成果;存在問題;建議舉措
中圖分類號:G643.0???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5-2909(2020)03-0108-07
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教育順應信息時代的發展需求,近年來呈現蓬勃發展的態勢,為經濟社會的發展和國家綜合國力的提升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撐。為此,各高校大力推進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教育發展,特別是隨著高校本科生就業形勢的日益嚴峻,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報考熱度持續升溫,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教育的規模越來越大,在研究生教育中占據核心位置。
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教育雖然是從國外引進的,但從一開始教育界對其在我國的發展就有較準確的認識和正確的態度。我國的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教育它既不是簡單移植國外教育的復制品,也不是簡單改變后的原學術型碩士
研究生教育的替代品,而是一種具有特殊規律的新型研究生教育類型[1],值得進一步積極探索。為此,本文在分析我國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教育發展概況的基礎上,對其未來走向進行
思考,并提出了一些建議。
一、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教育發展概況
1990年第九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會議審議并通過《關于設置和試辦工商管理碩士學位的幾點意見》,批準試辦工商管理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教育[2],標志著我國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教育由此起步,這是我國研究生教育改革的一個重大突破。到目前為止,我國已有40余種專業碩士研究生學位。
目前,我國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教育已逐步形成兩種形式:一是招收在職人員或者應屆本科畢業生的非全日制學生;二是招收應屆本科畢業生的全日制學生。隨著“雙一流”建設的推進,教育部在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培養方案、課程教學和學位授予制度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倡導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教育要與國際接軌,不斷提高我國研究生教育的國際影響力[3]。
以下主要從三個方面對我國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教育的發展現狀進行介紹和分析。
(一)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教育的發展規模
根據中國教育在線發布的《2016年全國研究生招生數據調查報告》中的有關數據,圖1與圖2對比了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與學術型碩士研究生比例的變化。具體統計數據如表1、圖1、表2、圖2、圖3所示[4]。
從表1、圖1可以看出,學術型碩士研究生招生規模變化不大,而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規模明顯持續增加。截至2016年,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與學術型碩士研究生招生規模基本持平
。從表2、圖2對比可以看出,學術型碩士研究生的報名人數呈下降趨勢,而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報考人數不斷上升。由圖3綜合對比發現,學術型碩士研究生的比重不斷下降,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比重不斷上升,截至2016年統計數據,學術型碩士研究生與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各項比重基本持平,研究生報名人數的增長主要在于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報名人數的增加。2018年碩士研究生報考總數超過230萬,其中報考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人數首次超過學術型碩士
研究生的人數。而到2019年,碩士研究生的報考總人數已達290萬,較2018年激增50多萬人,增幅21.8%,成為近10余年增幅最大的一年,創下改革開放以來最高紀錄。以中國礦業大學為例,2019年招收碩士研究生約3 000人,其中,全日制學術型碩士研究生約1 260名、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約1 060名,非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約740人,學術型碩士研究生與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比例約為7∶10。可見,近年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教育發展迅速。
(二) 全日制與非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考形式的調整
以前,全日制與非全日制專業碩士研究生分開錄取,從2017年起研究生入學考試開始實行全日制與非全日制專業碩士研究生統一命題,在職人員的考試難度加大, 考生通過率降低,非全日制生源減少,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質量有所提高。
(三)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就業形勢
從就業市場的反饋來看,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表現十分亮眼。據《江蘇省研究生教育質量年度報告(2018)》[5],“江蘇省專業學位畢業碩士研究生就業率比學術學位畢業碩士研究生高0.33%,畢業研究生平均月薪為6 343元,增幅達10%;而專業學位畢業碩士研究生平均月薪比學術學位畢業研究生高出約5%。”李華、張立勇等[6]對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畢業去向進行統計分析,認為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教育滿足了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對既有理論知識又有實踐能力的專業技術人才的需求,從而得到社會各界的認可。
我國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教育在不斷發展中已逐漸形成中國特色的培養模式。
二、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教育存在的問題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目前我國研究生教育進入一個新的歷史階段[7] 。在現代化、全球化、信息化的21世紀大背景下,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教育取得舉世矚目的發展,國際影響力也在不斷提升。但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存在一些潛在的問題亟待解決。
(一)人才供需尚未平衡
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教育的核心任務是培養學生的職業任職能力和職業創造能力,以及一定的組織與管理能力,著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然而,我國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人才供給與社會需求并不匹配。一方面,社會需要的高級應用型人才相對短缺;另一方面,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卻難以找到滿意和對口的工作。造成這一尷尬局面的原因,一是雖然經過大學學習,許多學生的專業理論素養有較大的提高,但是實踐能力不足,普遍缺乏實際工作經驗,動手能力相對較差。加上受傳統觀念的束縛,許多學生對工作的期望值過高,對自身缺乏準確的評估。二是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人數的增長速度與社會就業崗位的增長速度存在一定偏差,畢業生的數量每年都有增長,而就業崗位的增長卻相對遲緩[8],二者的增長速度并未保持在最佳平衡點上。
(二)培養模式尚需調整
目前,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教育的招生考試、課程設置與教學方法等方面與學術型碩士研究生教育的差異性較小,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教育的獨特性和優勢尚未得到充分體現。在招生考試方面,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是由全國研究生入學資格考試和招生單位自主復試兩部分組成[9],與學術型碩士研究生招生政策相比,二者的考試內容有一定區別,但招生程序區別不大,招生形式較為單一,相關政策有待進一步完善。在課程設置與教學方法方面,相對于學術型碩士研究生教育,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教育更加傾向于職業性,但目前的課程教學仍然拘泥于傳統教學方式,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教育的針對性和指向性有待進一步增強,特別是與相關企業合作時,在充分利用企業優質實踐資源方面亟待加強。目前,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教育還處于探索階段,需要積極推進創新改革,探索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教育人才培養的特色途徑。
(三)獨特性尚需增強
目前我國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教育涉及多種價值觀的融合,特色不明顯。報考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人數持續增加,規模不斷擴大,但各方面相應的政策、制度等相對滯后,相關的措施、方案也未到位。專業
學位
碩士研究生教育的實際地位與理論地位并不相符,相關的政策法規需進一步完善。
三、推進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教育的建議
目前,我國已處于世界研究生教育大國的行列,發展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教育也列入《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和《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近年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比例不斷增大,社會各界對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教育越來越重視[10],大力推進和完善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教育具有重要的社會現實意義。筆者綜合各種因素,針對當下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出現的問題提出以下幾點思考和建議。
(一)著力提高人才的綜合素質,尤其是實踐能力
貝弗里奇認為,“成功的科學家往往是興趣廣泛的人。他們的獨創性可能來自他們的博學,獨創精神往往把原先沒有想到將有關聯的觀點聯系起來。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我們知識的寶藏越豐富,產生重大設想的可能性就越大。”[11]在變化日益加快的信息化社會,提升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是社會對高層次人才的要求。就學生而言,應緊跟時代步伐,在保證專業學習的基礎上,應涉獵多領域的知識,培養廣泛的興趣愛好,并盡可能地適當參與企業實際項目的研究,鍛煉自己的動手能力。就學校而言,應充分認識到,相比學術型碩士研究生教育,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教育具有雙重屬性,需要因材施教,人才培養中應將學術性與職業性相結合。因此,在師資隊伍建設方面,不僅要重視具有深厚理論素養的學術型導師,更要培養能充分把握職業發展需要和職業提升趨勢的實踐型師資。教師既要幫助學生夯實理論基礎,又要成為學生職業入場的領路人[12-13]。
(二)彰顯培養模式的特色化
在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錄取方面,國家可以適當簡政放權,賦予高校更多的招生與培養自主權。考生在備考期間,可以定時與報考院校的導師進行溝通交流,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參與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課堂學習。導師借此對考生進行考察或考核,對達到入學標準的可向學校申請予以錄取。在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課程設置和教學方式上,應更加注重理論聯系實際[14],加強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目前多數高校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教育都實行雙導師制,學生既接受學校教師的學術指導,又接受相關企業導師的實踐指導,使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課程教學與企業實踐無縫接軌。此外,任課教師應大膽突破傳統的僅依據教材或者多媒體的授課方式,千方百計營造“身臨其境”般的授課環境,讓學生通過“表演”的方式將抽象的課程學習轉化成現實模擬,將企業實際存在的情景進行“場景再現”,增強學生對實際工程的認知,在解決實際問題中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強化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
(三)完善學位政策機制
一是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教育的核心是培養與企業需要相一致的高級人才,人才培養要服務于企業的發展。因此,在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教育中,學校應與企業加強合作,與當地的相關企業建立聯系,并加強相關法律法規建設,完善相關政策機制,使學校和企業在聯合培養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方面互利共贏[15]。
二是應注意地域結構的差別,各地各高校的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教育要以所在地或區域的社會需要為中心,并以此作為培養人才的出發點[16]。
三是應積極加強與國外高校的交流,著重學習國外高校的相關理論,借鑒國外高校與企業合作人才培養的經驗,尤其是德國、美國、英國和日本等發達國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培養機制對我國具有一定的啟示作用,當然更重要的是要積極探索適合我國國情的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教育模式。
四、結語
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培養對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強國,實現中國夢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教育是培養高層次創新型應用人才的主要渠道之一,對我國產業經濟轉型升級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17]。目前我國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教育發展勢頭良好,取得了相當大的成績,對國民經濟建設提供了強大的人才支撐。但盡管如此,我國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教育尚不夠完善,相關體系的構建尚不完整,法律法規政策也不夠健全 [18],需要立足我國國情和現實需要,創新思維,進一步推進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教育特色化和國際化發展[19]。
參考文獻:
[1]
黃寶印, 唐繼衛, 郝彤亮. 我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發展歷程[J]. 中國高等教育, 2017(2): 18-24.
[2]梁傳杰, 吳晶晶. 我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發展歷程回顧與前瞻[J].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4(3): 23-27, 31.
[3]鄒志強. 我國研究生教育研究的現狀、熱點和前沿分析[J]. 黑龍江高教研究, 2018, 36(9): 86-90.
[4]中國教育在線. 2016年全國研究生招生數據調查報告[R]. 2016.
[5]洪流, 汪霞. 江蘇省研究生教育質量年度報告(2018)[M]. 南京: 南京大學出版社, 2018.
[6]李華, 張立勇, 石夏榕, 等. 現代教育技術專業碩士知能課程體系構建研究[J]. 電化教育研究, 2018, 39(4):80-85.
[7]黃寶印. 適應發展新常態 全面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 全面提高研究生教育質量[J]. 學位與研究生教育, 2015(12): 1-6.
[8]劉向東,李超峰.立足就業難問題看大學生考研熱的原因[J].農家參謀, 2018.NO.577(6):177.
[9]胡劍波. 中外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比較與啟示[J]. 當代教育論壇, 2015(4): 46-51.
[10]黃寶印. 我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發展的新時代[J]. 學位與研究生教育, 2010(10): 1-7.
[11]吳永傳, 陳寶國, 林麗娟. 科技創新與諾貝爾視野下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J]. 福建農機, 2011(3): 68-76.
[12]鄭湘晉, 王莉. 關于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改革的若干思考[J]. 學位與研究生教育, 2012(4): 15-19.
[13]彭健. 分類培養背景下專業學位研究生獎學金評審體系探析[J]. 現代教育科學(高教研究), 2015(4): 116-119.
[14]曹潔, 張小玲, 武文潔. 對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教育與培養模式的思考與探索[J]. 清華大學教育研究, 2015, 36(1): 60-63.
[15]杜占元.探索創新,深化改革,推動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再上新水平[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 2016(1): 1-6.
[16]韓映雄. 我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發展規劃與改革[J]. 現代教育管理, 2010(3): 67-70.
[17]高鴻. 改革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 完善高層次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J].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 2014(21): 94-97.
[18]張斌賢, 李子江, 翟東升. 我國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的探索與思考[J]. 學位與研究生教育, 2014(2): 1-4.
[19]王紅, 歐陽宗書, 袁雯, 等. 深化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 提高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質量[J]. 學位與研究生教育, 2016(1): 7-24.
Discussion on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professional degree postgraduate education
YIN Shiping, LIU Shuang, WANG Fei, LV Henglin
(School of Mechanics and Civil Engineering,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Xuzhou 221116, P. R. China)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unpredictable globalization,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professional degree postgraduate education has adapted to the development demands of the information era
. and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national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social According to the relevant policy introduced in recent years, the states recognition of professional degree postgraduate education has been increasing. The paper summarized the development results of professional degree postgraduate education according to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it in China. Som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professional degree graduate education in China was analyzed and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were given.
Key words:
professional degree master; postgraduate education; development achievement; existing problems; suggestions and measures
(責任編輯?王?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