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階段,我國教育改革不斷深化,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逐漸代替了傳統的教學模式。這一教學模式又被稱為互動式教學模式,極大地彌補了傳統教學模式的不足,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初中英語作為整個英語教學過程中較為重要的階段,對學生未來英語水平的提升有極大的影響。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運用互動式教學模式,能夠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水平。基于此,本文針對互動式教學模式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運用展開探究。
關鍵詞:互動式教學;初中英語;閱讀研究
中圖分類號:G420?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20)10-0044-02
引 言
英語閱讀一直是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的重難點。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還要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學生充分掌握閱讀方法,同時建立起閱讀與寫作及聽力等多方面的聯系。互動式教學模式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運用,改變了以往學生被動學習的狀態,大大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互動式教學模式在提高教師英語教學水平的基礎上,實現了對學生個人能力的發展與提升,有利于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
一、轉變教學觀念,激發學習興趣
由于長時間受傳統教學觀念和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我國大部分教學方式,尤其是英語學科的教學大多以教師口頭教授、學生被動學習為主。在實際的初中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注重教學任務下英語單詞、語法、句式等理論知識的教學,而忽視了學生的學習心理及其差異性和個性的發展。與此同時,教師也很難考慮到學生對自己所教授的知識的理解和接受情況,致使學生學習英語較為困難,難以跟上教師的教學節奏,從而喪失了學習英語的積極主動性。在現階段的互動式教學模式廣受歡迎的背景下,教師需要轉變教學觀念,同時針對傳統教學中的弊端,增強師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此外,教師還需要注重轉變課堂教學氛圍,積極活躍課堂氛圍,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課堂活躍度與參與度,使學生在興趣、求知欲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下提高學習質量[1]。
例如,在教學七年級上冊第一課的This is me!時,若教師只是通過傳統的方式向學生講授相關內容,雖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讓學生記憶相關知識點,但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在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缺乏互動交流,不利于塑造良好的師生關系。針對這一現象,教師可以讓學生模仿課本中人物對話的形式,簡單地介紹一下自己,在此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以更復雜的句式來介紹自己。除此之外,教師還可將某一事物擬人化,讓學生站在該事物的角度進行自我介紹,這不僅激發了學生的表達興趣、培養了學生的想象能力,還活躍了課堂氛圍,能夠為接下來的教學奠定堅實基礎。
二、開展情境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目前,情境教學作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幫助教師引導學生進入課堂學習的重要途徑,也是互動式教學模式的必要手段之一。教師通過情境教學,能夠有效避免因直接根據教學大綱進行教學而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的現象。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課程內容創設相關情境,以此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不僅給學生進入課堂學習提供一個緩沖時間,還極大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能充分融入課堂教學中,同時能夠在和教師以及其他學生的互動中,認識、理解并掌握相關英語知識。
例如,在教學八年級下冊的travelling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在課堂中向學生進行提問:“Where have you traveled?”讓學生分享一下自己的旅游經歷及旅途中遇到的趣事。在學生分享后,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一些各地的風景照、旅游景點,讓學生猜一猜是哪里。在這一系列活動后,教師引入課本內容——travelling,從而有利于后續教學過程的進行。
三、設置互動任務,提高學習質量
雖然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直注重對學生英語詞匯的積累,但實際上,學生的詞匯掌握量較為有限,導致學生在進行閱讀學習時容易碰到較多困難。所以,教師需要在實際英語教學活動中合理設置互動任務,以此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需要注意的是,閱讀互動任務的設置應與學生閱讀水平緊密結合。
以教學九年級下冊的The future為例,教師在教學時,可以提出:“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future?”讓學生展開想象,同時運用“What do...?”“I think...?”等相關句式進行描述。此外,教師還可以在課程結束后展開“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future world”的交流互動討論活動,讓學生發表自己的意見;或者教師可以根據上一單元的內容,對學生進行引導提問,并提供可閱讀材料,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以文章的內容語句來充實自己的答案,從而養成較好的閱讀習慣。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可以增強閱讀的目的性,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提煉出文章中的關鍵信息,有利于提升閱讀水平。
四、合理分組學習,培養合作精神
在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開展互動式教學模式,不僅有利于塑造良好的師生關系,還能促進學生之間的友好互動。除此之外,小組合作學習作為另一種有效提升教學質量的方法,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點,同時還能推動互動式教學模式的開展。教師應根據學生的綜合情況對學生進行科學分組,讓學生在這一情況下進行合作探討,這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合作能力,還發展了學生其他方面的能力。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給小組布置一個問題,由于每位學生具有獨特性、學生與學生之間具有差異性,因此能夠收獲多種解決方案,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及整體學習效率。在小組學習過程中,學生通過合作克服各種難題,培養了團隊之間的合作精神及自主探索、學習的精神,同時,在小組與小組之間的競爭中,也激發了學生的競爭意識。
例如,在教學八年級上冊的teenage life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制訂“青少年應提倡怎么樣的生活方式”這一教學主題,讓學生根據這一主題及學習的知識和生活知識進行討論,在綜合討論后,向其他同學展示自己的觀點,并闡述相關論據。在所有小組展示完畢后,再由每位學生選擇出最為合理的小組,教師可進行一定的獎勵。這一系列的活動,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和分析能力。除此之外,在小組合作學習的基礎上,教師還可以開展多項趣味性活動,如辯論賽等,幫助學生逐漸形成合作及協作意識,在學習的過程中收獲快樂。
結 語
目前,互動式教學模式在教育領域廣受歡迎,不僅凸顯了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還充分發揮了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與傳統的教學模式相比,互動式教學模式符合我國現階段所推行的素質教育,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和閱讀水平。
[參考文獻]
吳鳳云.互動式教學模式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實證探討[J].校園英語,2017(32):110.
作者簡介:辛勤(1976.6—),女,江蘇鹽城人,本科學歷,中學一級教師,長期從事中學英語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