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益民
學校后勤的初心和使命是“兩服務三育人”,即服務教育教學、服務師生生活,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環境育人。因此,“以人為本”應是學校后勤管理與服務的根本理念。
一、“以人為本”的內涵
“以人為本”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和實踐的本質要求。所謂“以人為本”,是指把人置于一切的中心地位,重視人的價值,尊重人性?!耙匀藶楸尽笔强茖W發展觀的核心,而學校是培養人、發展人的場所,因此“以人為本”是學校開展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第一考量。
1.“人本”取代“物本”
中國歷史上的人本思想,主要是強調人貴于物。在現代社會,作為一種發展觀,人本思想、主要是相對于物本思想而提出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的基本路線是“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強調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這是基于當時的歷史條件和基本國情作出的正確抉擇。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有了新的變化,人民的期待不再是集中于追求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是擴展為對更美好生活的向往,所以,黨中央提出“以人民為中心”的執政理念和發展思想。學校后勤管理離不開管物、理事,要管好家當、理好資產,但日常工作中容易見物不見人,所以容易陷入“以物為本”的思想。為此,學校后勤管理要注重用“人本”取代“物本”,要讓“物”的價值體現于最大限度地為人所用,并注重引導師生愛惜公物。
2.“人本”排除“官本”
“官本位”是一種以官為本、以官為貴、以官為尊為主要內容的價值觀。不可否認,受封建等級觀念的影響,中國歷史上有深厚的尊官文化傳統,而這種思想意識在現今一些黨員干部中仍然存在,嚴重影響了黨風政風。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出臺“八項規定”、堅持全面從嚴治黨、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堅決糾正“四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等,引導每一名黨員干部深刻領會、牢固樹立和認真踐行“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黨性原則。教育乃民生之要,辦好讓人民滿意的教育,學校有著不可推卸的主體責任。而學校后勤管理者需要擺正自己的位置,真正做到全心全意地為師生服務。
3.“人本”防止“我本”
“我本”在此是指以自我為中心,聽不進別人的意見,看不到別人的長處?!拔冶尽彼季S源于自私自利之心,這種私心若膨脹起來,將導致道德淪喪、廉潔失守等嚴重問題。學校后勤工作的宗旨是服務,服務教育教學、服務師生生活。所以,當后勤管理與服務遇到困難時,要先查找自身原因,以破除“我本”思想。此外,學校后勤管理者經辦財務,管理學校的經濟活動,要“知人性,懂人心”,在物質利益上要克己奉公,在個人權力上要勇于自我革命。
二、人本后勤
領導的自我修養和一言一行對職工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所以要以身作則。宋代理學家程頤認為,進修之術,“莫先于正心誠意”。因此,學校后勤領導首先要正心定位,“甘于人后,勤于人先”,即要以服務的姿態做管理,避免責任權力化,同時以管理的意識搞服務,為廣大師生提供有品位的優質高效的服務。
1.格物致知,追求有品位的服務
格物致知是一種學習態度和求真方法,也是后勤人工匠精神的體現。一所好學校不僅需要優秀的教師,也需要其他崗位上的優秀員工,二者都是學校發展的重要支柱?,F代學校管理要求后勤人員不斷提升專業化水平,所以學校必須要抓好后勤員工的繼續教育工作,要引導后勤員工學政治,強化責任感,勤做事;學業務,培養良好的職業素養,善做事;學廉政,增強紀律觀念和規則意識,干凈做事。
此外,學校應把后勤部門全體員工納入隊伍建設整體規劃,通過服務育人文化節等活動推進后勤隊伍建設,讓“搞好服務是第一職責”“優質的服務不會降低從業者的地位,反而會提升其工作品位”等觀念成為后勤員工的共同認知。要講好后勤故事,樹立先進典型,營造“勞動者最美麗,清潔工也優雅”的良好氛圍,推動后勤員工形成積極的崗位認知,增強提升服務工作質量的內動力。
2.久久為功,培育專屬后勤文化
校園文化是一種氛圍,對師生有著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影響。學校要注重后勤文化建設,著力培育“在學校愛學校,干后勤愛后勤”的思想觀念,以“安全、和諧、廉儉、及時、貼心”作為學校后勤文化的基本要素。其中,學校后勤管理要堅持底線思維,強化風險意識,把“安全”作為開展一切工作的前置條件;“和諧”體現在內部溝通順暢,部門橫向協作,與行業主管和屬地保持良好的工作聯系,能最大限度地獲得外部支持;“廉儉”體現在講紀律守規矩,勤儉節約、公私分明、一物不沾;“及時”體現在日常保障和小型維修隨叫隨到,即報即辦,日清日結;“貼心”體現在主動問需,盡力給予師生方便。此外,學校后勤部門負責校園物質文化環境建設,要為環境育人作用的發揮創造條件。至此,生機靈動的校園,優雅潔凈的環境,規范有序的管理,充滿人文關懷的細節,無不體現學校后勤部門的用心程度和管理水平。
3.人本管理,既知人性又懂人心
“知人性方能做管理?!薄叭诵南蛏稀⑷诵韵蛳??!弊寣W校后勤管理的每一項舉措都順應人心和基于人性,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帶好后勤隊伍需要“嚴管厚愛”,而人本管理不是人情管理,更不是否定嚴格管理。要將崗位履職質量、態度、時效性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列入負面清單,以此為據進行提醒或問責追責。后勤隊伍中的臨時工作人員較多、待遇較低,為避免收入和付出的不匹配影響校園的和諧穩定,后勤領導要根據實際情況,努力為后勤職工保障權益和提高待遇。此外,后勤工作想要贏得師生、家長的理解和支持,一方面要提供優質的服務,另一方面也要加強宣傳溝通,讓制度有溫度、管理有透度。
后勤工作點多、線長、面廣,要想讓每一個人都滿意是非常困難的。而借助座談會、聽證會、開放日等形式“共同參與”管理,可以讓服務對象更好地了解學校后勤工作情況,理解學校及后勤工作的難處,提出合理的優化建議,并學會尊重后勤管理秩序,共建學習、工作和生活的優美環境。
三、小結
總之,學校教育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高質量的后勤管理與服務,學校后勤管理與服務的根本理念應該是“以人為本”。學校要圍繞這一理念展開各項后勤管理與服務工作,在提高師生員工生活品質的同時,推動學校教育高質量發展。
(責任編輯 ? 張慧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