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
體育學科核心素養包括健康行為、運動能力和體育品德三個方面。在“立德樹人”思想指導下,如何有效開展體育教學,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值得每位教師深思。體育作為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一個突出特點是實踐性。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現代信息技術已經較為廣泛地應用于教育教學中。就體育學科而言,教師可以通過微課的形式將不便于拆分的完整動作示范放慢動作速度,使學生反復觀看;或將其作為課程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以通過拍攝學生練習的畫面,直接糾正學生的錯誤動作,為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提供便利;還可以將制作好的微課在室內課播放,讓學生提前了解相關的技術動作,或將微課作為課后作業發布在家長群內供學生自學等。具體來說,微課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可以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微課在課前預習中的應用
學習文化課時往往需要課前預習和課后及時復習鞏固,而體育課的學習也一樣。高效的預習有助于學生在教師教學時更好地理解領悟和更熟練地掌握技術動作。對此,筆者在教學“肩肘倒立前滾成蹲立”一課時,在兩個不同的班級進行了對比。實驗班學生在教師教學前先觀看微課,對照班學生則是常規教學。結果發現,實驗班學生在了解了肩肘倒立前滾成蹲立由四個部分組成后,很快就掌握了動作方法及滾動的路線,分組練習在保護與幫助下的學練氣氛中也有效開展。而對照班學生多出于好奇模仿,但不知其所以然,學練氛圍不夠濃厚,部分學生存在打鬧嬉戲的情況,有效學練的效果不佳。
二、微課在體育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1.“側面下手發球”課例
以七年級的一節“排球——側面下手發球”課為例,筆者在課上利用信息技術手段開展了教學。在課程的導入部分,筆者精選了中國女排隊員們連續發球得分的比賽視頻播放給學生,讓學生觀看后總結出發球是排球比賽中重要的得分手段,對于本節排球課的學習也充滿了期待。筆者還事先錄制了側面下手發球的動作示范視頻,利用愛剪輯軟件的慢速播放功能放慢播放速度,對持球準備、拋球引臂、揮臂擊球三個部分進行講解和示范,并利用放大屏幕的功能講解示范掌根擊球的后下方這個關鍵點,讓學生更直觀地了解本節課的教學重點。
微課的運用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通過播放相關講解視頻,使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相關技術動作概念,同時還可以反復觀看不明白之處,大大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主動性,也極大地提高了學生掌握技術動作的能力。
2.“健身長拳”課例
在參加全國新媒體新技術大賽時,筆者按照要求利用信息技術手段進行了教學,而在思考體育課如何使用信息技術手段進行教學時,筆者最先想到的就是手機和平板電腦的使用。
在正式室外授課前,筆者為學生播放了健身長拳的完整動作示范和分解慢速示范視頻,使學生對健身長拳的動作和武術的精氣神有了初步的了解。在室外授課的過程中,筆者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給每一組的小組長分發了一個平板電腦,并由組長負責保管,以學生借助平板電腦分組學練為主,教師單獨、有針對性的輔導為輔,既減輕了教師重復教學的枯燥感,又激發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潛能。練習一段時間后,筆者要求各小組長拍攝本組成員練習的情況,并在一起交流討論各自的優點和不足,幫助同伴改進動作,共同提高。在優生展示環節,筆者將做的規范的學生動作拍攝下來,并發到班級群內,既提升了學生的信心,還加深了學生對武術運動的熱愛。總之,這一教學形式不僅有效減輕了教師的教學負擔,還使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得到了提升。
3.體能訓練環節
在體育學科核心素養的導向下,學生除了要掌握基本的運動技能之外,也要注重提升體能素質。在小學階段開展趣味性和兼具一定強度的活動,以及中學階段開展十分鐘的補償性體能訓練、教學比賽等,都是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重要手段。為提高體能訓練的趣味性和學生訓練的積極性,教師應積極轉變訓練的方式和方法,增加練習的種類和變化。教師可以遵照由易到難的原則,事先構思好體能訓練的內容,并將其制作成視頻對學生進行動作方法講解,再以通關游戲化的情境(即只有通過第一關后才能解鎖下一關)進行教學。如此,學生之間彼此競爭,提高了參與體能訓練的積極性。
在筆者觀摩的一節排球課的體能訓練內容中,授課教師結合排球場的邊線,排球的前進步、后退步、側滑步基本移動步伐,以及攔網等基本技術設計了一套連貫動作。筆者事先將其錄制成視頻,并在課上給學生放映。學生觀看后一目了然,并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練習。雖然課前的準備工作比較復雜,會占用教師一定的時間,但其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在體育課上的學習效率。
三、微課在假期作業中的應用
少年強則國強,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關系著國家的未來。雖然學生在學校里基本上可以保證每天一小時的運動量,但在寒暑假時,就需要學生自主進行體育鍛煉。然而對于不愛好體育鍛煉的學生來說,他們自覺進行體育鍛煉的意識較淡薄,更需要教師通過布置體育假期作業的形式來督促他們進行鍛煉。隨著電子信息化技術的發展,計算機、手機等電子設備越來越普及,功能也越來越強大。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電子網絡平臺,將假期作業以微課的形式發布在班級QQ群、微信群等,引導學生根據微課內容進行鍛煉。練習的內容也以學生課上學習過的簡單動作為主,當涉及新動作時,教師可以錄制詳細的動作示范和講解,使學生一目了然。通過這種形式,再加上家長的監督,定期在APP上打卡,學生便會在真實數據的反饋激勵下不斷堅持和努力,從而為身體健康提供保障。
四、結語
信息化時代的教學需要教師轉變教學觀念,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微課教學不僅豐富了教學手段,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還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減輕了教師的課堂教學負擔,切實提高了教育教學實效。
(責任編輯 ? 姚力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