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穎 桂燏璐 王雅文 錢美娟 郁洪遠
摘? ? 要:目前大學生短期支教已經成為當前大學生最熱衷的社會實踐活動之一。大學生短期支教公益組織猶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并發展著,并且已經成為一種社會現象,因此針對大學生短期支教實踐活動研究有利于這種公益活動的健康發展并產生更大的社會效應。本研究是對“互聯網+支教”商業與公益模式對教學能力問題的影響并提供相應的實現路徑,為大學生支教實踐活動可持續發展做一份貢獻。
關鍵詞:互聯網+支教;大學生支教;在線支教
一、前言
所謂“互聯網+”的含義,通俗來講就是利用互聯網程的創新理念和技術,將傳統行業有效地結合起來,從而創造出新的經濟形態的一種戰略。“互聯網+支教”模式,就是借助互聯網技術,打破時空限制,在課堂上播放由老師提前錄制或在線直播的課程,而在線下再由老師或支教志愿者組織學生學習的教學模式。
二、“互聯網+支教”大學生支教提出的背景
現在仍然有很多山區存在教育資源短缺,教育方式落后的情況。在互聯網的推動下,一批批支教平臺應運而生,但目前大部分支教平臺以輸送支教人員為主,這種方式有利有弊,一方面,面對面的教學方式能讓學生印象更為深刻;另一方面,支教人員流動性太大,不能穩定地教育當地學生,也有支教者忍受不了當地貧困條件而半途而廢的情況產生。
公益與商業的結合已經是社會的大趨勢。做公益不是做慈善,公益是群體行動,它強調的是一種影響力,不是花了多少錢,而是喚醒了多少人的愛心。“公益的心態、商業的手法”是做公益最好的辦法。因為今天的公益需要各行各業的人參與,包括政府、企業家、科學家等等,集各家之所長,才能發揮最大的善能。所以說,已經不能將公益與商業割裂開來看。如何將商業與公益完美結合,又是一個問題。
這個問題放在具體的公益活動中,則是一個個不同的方法論。就如前面提到的支教,將公益與商業結合,那就意味著必須創新,轉變傳統的支教模式.
三、“互聯網+支教”商業與公益模式實現路徑
互聯網+支教在上課的模式上,和一般學校類似,在學期初就會與對點學校定好一學期的教學時間和基本的教學計劃。并且可以根據對點學校的情況開設相關課程:比如一些學校的學生普通話說得不好,會開講普通話。最主要的課程是英語的教學,并且重點是口語的提升。它與普通上課唯一不同的是通過互聯網直播教學。
支教學校:互聯網支教對于支教學校只需要一部電腦,一個鏡頭,一個麥克風,一個電子白屏,一根網線便可實現。
志愿單位:與商企合作建立互聯網+支教平臺
1.支教團隊的建設
首先線上線下宣傳互聯網+支教的模式,讓學生了解到優勢所在與傳統支教的不同。由于支教承擔著教書育人的重任,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好社會資源積極對接企業,通過企業幫扶加快平臺的建立,另方面要提高對支教隊員的要求。根據課堂教學需要的基本素質以及課程需要制定明確的選拔標準, 比如教學技能、性格特征、語言表達等篩選出高素質專業化的人才和采用多種面試方式相結合、模擬課堂教學等方式, 盡量做到公平規范以及確保每個被選中的支教大學生都具備相對統一的素質和能力[1]。
2.制定相關課程內容
(1)充分利用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外語及外教的優勢來幫助孩子們更好的學習英語.或者其他語言課程.同時開設基礎教育缺乏的課程比如:數學,語文.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有國際商學院和中文學院可以很好的幫助山區學生知識擴展和學習。同時充分利用學生,老師的優勢開設一些興趣類課程或基礎教育類目的線上學習課程。專業能力突出者可以進行一些在線授課.
(2)線上錄課和線上遠程授課相結合的方式,有更多的可選擇性和方便學生再一次的知識鞏固和復習.有能力的可以開展一些線下授課活動.利用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的老師規劃特有的心靈成長和生涯規劃課程,以及每周更新的心理輔導電臺,能夠及時幫助孩子認知自我,解決成長中的困惑,建立良好的心態基礎。
(3)建立數據庫提供優質課件及視頻資源的共享,鄉村教師可以下載使用。
3.平臺宣傳和策略
(1)進行對平臺的宣傳和利用學校的優勢,可以邀請一些專業名師進行合作授課.
(2)公益需要各行各業的人參與,包括政府、企業家、科學家等等,集各家之所長,才能發揮最大的善能。
(3)開展“一元聽課”,每門課程只需一元錢就可聽課或者直播上課,得到的一元錢用于維持平臺的收支平衡和進一步發展。
(4)建設一個專門的公眾號,定期定時發布支教有關的內容包括支教老師介紹、支教地區介紹、支教效果展示等.
(5)我們定期去往支教地區,搜集受支教學生的學習狀況及效果,并拍攝日常學習視頻,通過抖音、微博、今日頭條等自媒體平臺展示,吸引觀眾流量,讓更多人知道我們的項目。
(6)建構有效的支教學生激勵機制
通過學校的有關部門商議, 將大學生支教納入大學生綜合測評體系, 參與支教并做出貢獻的大學生, 會得到相應的義工和學分獎勵。另外,學校會對完成支教任務的大學生
頒發優秀志愿者證或給予入黨優先考慮等待遇, 以此來鼓勵更多的大學生加入到網絡支教的隊伍中來[2]。
四、運營團隊結構
志愿者招募團隊一方面要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的外教、英語老師和心理咨詢老師進行溝通,招募專業的支教老師;另一方面通過學校的講師團選拔有經驗的學生志愿者或面向全校公開招募優秀的在校大學生志愿者。
支教地區對接團隊主要負責與貧困地區的學校進行洽談合作事項,洽談成功后進行工作對接,配備完整的教學設備并教授當地老師平臺操作。
志愿者培訓團隊主要負責搜集支教地區學生的資料,分析并制定出一套適合當地學生水平的教學計劃,再對成功入選的老師或者學生志愿者進行統一的教學培訓,實現最高效率的教學工作。
平臺編輯團隊主要負責平臺的整體設計和內容更新,推動平臺正常運作,及時發布團隊工作或志愿活動的最新動態。
愛心捐助團隊主要負責各方捐助的相關事宜,設立固定賬戶來籌集捐款,并且實時更新善款來源及去向.
參考文獻:
[1]陳燕,劉翠娟,郭艷鴿.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網絡支教的創新途徑研究*——互聯網+支教[J].法制博覽,2019(24):65
基金:2019年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項目編號:201912792008 項目名稱:““互聯網+支教”創新模式下商業與公益完美結合的探索與實踐—以越秀社區義工講師團為例”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