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丹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的發展,在教育方面的改革不斷地深入,對學生們學習能力的培養已經成為當今教育過程中的核心內容,這也是實現我國當今素質教育的關鍵點。對學習能力的培養是多種多樣的,最為主要的就是對學生們的思維能力進行培養。在高中歷史教學的過程中也是如此,只有讓學生們在進行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地培養起歷史思維能力,才能夠從根本上保證學生們的學習質量。文章將主要對高中歷史教學中歷史思維能力的培養展開相應的論述。
關鍵詞:高中歷史;思維能力;培養
歷史思維能力是學生們對歷史進行再認知和再現的一個過程,從而對歷史進行詳細的解讀和深入的理解,把握每一階段歷史發展的進程,對歷史進行一種客觀的評價。通俗來講,學生們在進行歷史學習的過程中,能夠在建立了思維能力后對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都有一定的提升。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注重對學生們的歷史思維能力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一、指導學生閱讀課本,提升思維能力
在閱讀課文時,我們要指導學生結合時間背景的歷史事件的發生和發展,選擇歷史人物的活動軌跡,進行適當的聯想和總結此歷史階段的特點,讓歷史情景生動和直觀地再現。在教材中具有很多的歷史資料,并且由于課改,當今的教材大多都圖文并茂,形象鮮明,教師要教學生合理使用教材,正確使用教材內容(包括課文前言、圖表等),以知識為本,增強學生對事件和宏觀思維的共同信心,培養學生積極主動的閱讀意識,提高聯想能力和創新能力,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二、引導學生構建歷史知識結構,加強思維能力
對高中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的培養是當今教育環境下的一個重要目標。但是如果想要讓學生們的歷史思維得到更好的發展,就需要學生們的歷史知識儲備非常健全,因此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采用知識框架的方法來展開教學,幫助學生們更好地進行知識的學習和記憶,理解歷史事物之間不可分割的聯系,總結歷史發展規律,從而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例如,在對學生們進行教學“神權統治下”的框架內第一節“古典文明的再生”課程時,創建一個知識網絡的多方面的清單,如歷史條件、出生地、表達形式、性格、國旗、矛頭等。由于表中文本不多,規律性相較于書本上的內容來說也較為明確,學生也更加容易對這些知識點進行記憶,因此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單單需要較高的學習效率,還需要學生們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會將所學的知識忘記,同時采用這樣的方式來對學生們進行教學也能夠方便學生們在課下對所學的內容進行及時復習。
三、合理設計問題
(一)重視史料探究
歷史學習的目標之一是能夠以科學歷史為導向,在分析歷史材料的基礎上,教給學生歷史思維的方法和嚴格的態度。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幫助學生學會正確閱讀,檢查歷史資料,收集不同種類的歷史資料,引導學生對材料進行分析,得出結論,提出觀點,作出評價。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將主題結構的發展作為主線,幫助學生組織歷史背景,總結時間的特點,了解歷史發展規律,從而讓學生們形成正確的歷史理解。
(二)合理設置情景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發揮出歷史這門學科本身的作用,從而讓老師和學生們之間的交流變得更加密切。例如,在講述“開辟文明交往的航線”時,讓學生們了解歷史。教師在進行調查中,提出了一個問題:如果您是當時的航海家,如果想要準備好航線,什么條件是必要的,以及如何獲得皇家的支持?讓學生們在進行討論的過程當中,更加深刻地去體會當時的歷史場景,讓歷史重現。采用這樣的方式來對學生們進行教學,能夠讓學生們進行自主的探索和研究,并且激發起學習的興趣,最重要的一點是能夠讓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培養起健全的歷史思維能力。
(三)精心設計課堂問題
仔細設計課堂上的問題,提出開放的問題并進行討論。在教學過程中,鼓勵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共同實現知識創造,這是提高教學效率的關鍵。教師在課堂上提出的問題不能流于表面,也不能簡單地重復教科書的內容,所提出的問題要能在學生的認識方面引起沖突,從而反過來引起學生對學習的興趣。人們通常談論改革,更加強調其背景、內容、影響和評估。所以關于教學改革,重點是領導階級的研究形式,要非常詳細地總結改革內容的教學材料。在教學中,指導學生獨立閱讀比較容易,在此基礎上,教師培養學生學習問題的能力,向學生傳授抽象思維也是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四、增強教學深度
歷史教學應該有一定的深度,為學生發展歷史思維能力奠定基礎。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材料中重視知識的內在聯系,將知識的內容結合起來,并提高學生的思維水平。為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所要注意的就是對歷史概念的教學,要對歷史概念進行準確的解讀,從而讓學生們更好地掌握這些知識。歷史概念在歷史學習當中能夠揭示事物的本質特征,因此需要老師在這方面多加教學,培養學生們對歷史概念的解讀能力。能力發展又是獲得知識的一個先決條件,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既不能解釋,也不能一手包辦,而必須在教授歷史知識的同時提高學生的能力。
五、調動學生的興趣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對學生興趣的培養也是至關重要的??鬃釉凇墩撜Z》中早已做出解釋:“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教師可以利用歷史思維和歷史事實,引導學生分析社會熱點。例如,蘇聯加強了其東部的開發和建設,以防德國的侵略,并將重工業轉移到東部,這些倡議使蘇聯最終戰勝了法西斯戰爭。在這個基礎上,開展一個關于中國西部的激烈的討論,最終得出新的結論:西部地區的發展不僅對中國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具有戰略意義。采用這樣的方式進行教學,能夠讓學生們建立起更好的歷史思維能力。
綜上所述,如果想要對學生們的歷史思維能力進行培養,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精心地設計教學問題,對歷史進行深入的解讀和研究,并且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引起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從根本上建立學生們的歷史思維能力,并且能更好地融入學習生活當中。
參考文獻
[1]滕月.高中歷史教學中對學生探究思維的培養[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03):208.
[2]常建祿.高中歷史教學中對學生批判思維能力的培養研究[J].名師在線,2019(36):32-33.
[3]馬玉平.審辯思維培養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實施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49):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