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權
摘 要:本文通過查閱相關資料,對醫療建筑給排水設計的要點進行了總結與分析,包括給水系統部分設計和排水系統部分設計等,提出了醫院建筑給排水設計優化措施,需要對醫院用水水質設計進行優化、對給排水設備進行優化等,更好的確保醫療建筑給排水設計的質量,實現醫療建筑給排水的設計目標。
關鍵詞:醫療建筑;給排水設計;要點;優化措施
1 前言
為滿足提高居民的居住條件和健康要求,醫療建筑的改建、擴建、遷建項目在近幾年不斷增多。因醫療建筑中各功能用房,對不同等級醫院機構、不同區域經濟水平、不同專業性醫院的要求各不相同,其功能用房應按定性或定量的原則,對其建筑相關設計做適當調整。
2 醫療建筑給排水設計的要點
2.1 給水系統部分設計
根據相關的要求,醫療建筑生活供水必須采用單獨的給水系統。醫療建筑生活供水系統應采用變頻供水方式,而不采用高位水箱的供水方式,從而避免高位水箱可能造成的二次污染問題。在低位生活貯水出水管設置紫外線消毒器,利用紫外線進行二次消毒、殺菌。由于醫療建筑是各種致病細菌滋生繁殖最適宜的地方,帶有滯水區的容積式水加熱器,其滯水區的水溫一般在20~30°C之間,是細菌繁殖生長最適宜的溫度環境,國外早有從這種帶滯水區的容積式水加熱器中發現軍團菌等危及人類生命安全的病菌的報道。因此,醫療建筑熱水供水系統應采用半即熱式換熱器集中供應熱水系統或采用電熱水器分散供應熱水系統。
醫療建筑給水系統中的輸水管普遍采用不銹鋼管,管道耐腐蝕、不釋放氣味、不產生二次污染,衛生性優越,滿足健康要求,徹底消除了“紅水”、“藍水”、“臭水”、“環境荷爾蒙”,其次管道的可靠性高,漏水幾率低,管材使用壽命長。另外由于醫療建筑的特殊性,在給水系統的設計上還必須有防止污染的措施。在以往的醫遼建筑給水體統設計中,很多都有二次供水系統,而這些二次供水系統中的貯水箱或者貯水池就很容易受到污染,于是在設計中應該切實采取有效措施,確保貯水的衛生安全,這需要引起有關工程設計人員的重視。
另外醫療建筑在給水設計中要特別注意回流污染,回流污染指醫院和其它建筑中,由于室外管道停水或其他原因造成負壓,導致室內管道回流,從而造成水質污染。因為在醫療建筑給水的末端,例如水龍頭會有一些致病污染物,回流到管道中去,再流到其他地方,就會形成污染并有可能造成衛生安全等其它問題。其次是要預防交叉感染。
2.2 排水系統部分設計
由于醫療建筑排水具有成分復雜、污染源多、病菌病毒傳播傳染的特點,故醫療建筑排水系統應采用污、廢分流體制。為避免由于系統設置不合理而造成水質互相污染和室內環境污染,以至于最終造成病菌傳播疾病傳染的發生,在收集醫療建筑廢水時,必須對診室、病房、化驗室、手術室、療養室等不同性能的房間的各衛生潔具的排水分別單獨排放,并各自單獨設置存水彎。對于可能通過空氣造成疾病傳播的傳染病醫院或傳染病區,應盡量少設地漏,且應采用密閉式地漏。
依據相關規定,針對醫療污水含有大量致病菌(病毒、細菌、螺旋體和原蟲等)的特點,醫療污水必須經過消毒等處理后才能排放,否則會造成水源污染、疾病傳播、危害很大。且醫療污水處理構筑物,與病房、醫療室、住宅等要有衛生隔離防護帶。醫療污水處理系統的污泥,應進行無害化處理。對于含放射性物質、重金屬及其它有毒、有害物質的特殊醫療污水,必須單獨進行處理,且放射性污水的排放應符合《放射衛生防護基本標準》的要求,其污泥應當由城市統一集中處置。
此外,綜合醫院及區域性醫院的醫療建筑中,常規有發熱門診、腸道門診等傳染性門診治療室。污水來源及成分復雜,含有病原性微生物、有毒的污染物和放射性污染等,具有空間污染、急性傳染和潛伏性傳染等特征,不經有效處理會成為一條疫病擴散的重要途徑,嚴重污染環境。傳染病門診及傳染綜合醫院病房樓應設專用化糞池或消毒池。大型傳染性醫院被感染的傳染性污染物,須按衛生防疫的有關要求進行嚴格消毒,經過消毒后的糞便等排泄物,應單獨處理或排入專用化糞池,其池內上清液進入醫院污水處理系統。小型傳染性門診科室一般不設專用水處理系統,可將傳染性污水經過消毒工藝處理后排至醫院統一污水處理系統,處理的傳染性排泄物應按醫療廢物處理。
3 醫院建筑給排水優化措施
3.1 對醫院用水水質設計進行優化
在現代綜合醫院建筑給排水的設計中,需要組織對水質進行優化,這也是確保患者身體健康的基礎。需要結合每個科室的差異進行用水區域劃分,如口腔科、手術室、婦產科等科室在水系統布局中就需要有消毒處理系統,進而確保用水的質量。除此之外,還需要加強給排水設備的管理,要全面考慮醫院的特殊性,符合每個科室的不同要求。在系統中不僅要安裝消毒設備,還要做一些優化工作,如,熱量處理、灰塵分化管理、細菌防控等等。管理人員在使用中需要檢測用水水質,看質量是不是達到醫用水質標準。物業管理人員需要對其進行定期的維護,要是有水流不穩定的情況,就需要第一時間對給水系統的壓力處理器進行檢查,以及巡查給水系統漏點。要結合每個科室的要求,有目的地進行給排水系統的設計。比如,在產房或者是皮膚科室中,就需要協調處理好硬件設備設施,需要將冷水循環系統加到設備中,依據實際的要求進行相應的調節以及控制。在制劑室,就要重視檢驗水體,在水管中需要配備水質狀態監測中心、蒸餾水凈化器。
3.2 對給排水設備進行優化
醫院每天都有很多的人來往,人員復雜,這就很容易出現交叉感染的情況,因此,要對這一風險進行降低,就需要在設計供水開關時能夠盡可能的不用手去觸碰,可以采取其他的方式,如,腳踏、肘式以及膝式等,這樣就能夠確保用水的安全性以及衛生性。然而要是選擇腳踏式的方式,就需要注重防滲漏工作,防止地面上有很多的積水從而引起人員不小心滑倒。使用冷熱水水龍頭的科室,要確保水溫是恒溫的,就要通過感應電磁進行控制。如果是對出水的水質有特殊要求的科室,比如,實驗室以及制劑室等,這就要結合實際的要求相應的進行安裝。檢驗室以及化驗室產生的廢水產生的廢水通常需要預先處理之后才能排放,該廢水可能含有病菌且呈酸堿具腐蝕性,可能會對管道和其他處理設備造成影響。這就需要注重排水管道材質的選擇,采取特殊的防腐處理,防止管道出現一系列的問題,如,有害物質滲透、破裂、生銹等等。
4 結語
給排水工程是建筑物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醫療建筑的給排水設計,它與一般民用建筑有很大不同,主要是強調衛生防疫。所以在設計當中要特別注意防止交叉感染。隨著近年來我國城市生活用水量的不斷增加,生活用水的水質卻越來越差,這無疑給給水處理和污水處理帶來了沉重的負擔。因此醫療建筑給排水設計必須能夠有效地減少污水排放量,保護環境,取得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進一步推進節水型社會的建立。
參考文獻:
[1]楊國輝.建筑給排水設計常見問題初探[J].民營科技,2011(03).
[2]李海鵬.淺談節水技術在建筑給排水設計中的應用[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7(08).
[3]王亞彬.談建筑給排水設計的發展和改進[J].山西建筑,2014(33).
[4]譚榮美,高戰士.關于建筑給排水設計中的一些問題[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08).
[5]宋暉.建筑給排水設計的發展及設計思路[J].中國科技信息,2005(24).
[6]靳文東.建筑給排水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辦法[J].山西建筑,20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