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嵐
摘要: 抗菌藥物是臨床中常用藥物,為防止人體形成過敏現象與感染等問題。但由于抗菌藥物在臨床中應用存在耐藥性以及用藥不科學等問題,使用藥物無法達到預期治療效果,導致應用過程中誘發其他危險因素。對此,需采用科學有效的方式使用抗菌藥物,保障用藥安全性,以提高治療效果。本文現對藥物的抗菌作用做以下闡述。
關鍵詞:分析;合理應用;抗菌藥物;臨床
【中圖分類號】R45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107-2306(2020)02-166-02
抗菌藥物具有抑制、殺菌的作用,在臨床上,抗菌藥物的品種頗多,如:氨基糖苷類、大環酯類、β-內酰胺類、四環素類等,對消除細菌、改善化療有著不同作用[1]。但抗菌藥物在行使過程中也存在醫治效果不佳、不良反應的發生和耐藥菌株的上升等問題,本文主要對抗菌藥物的合理應用做一綜述,報道如下。
1抗菌藥物特效
選用針對性抗菌藥物合理用藥是首要準則,正確的細菌學診斷是實施藥物的本源。抗菌藥物的普遍使用不僅使耐藥性的產生,而且致病菌出現改變。挑取有效的藥物,駕馭不同類型抗菌藥物的抗菌譜,使所應用藥物的抗菌譜和所感染的致病菌相適應[2]。例如:喹諾酮類藥物廣譜殺菌藥,對革蘭陰性、陽性菌均有影響,其中,對革蘭陰性菌影響最強,并且對志賀菌屬、沙門菌屬、變形桿菌屬、產氣莢膜桿菌、肺炎克雷伯菌等均有巨大殺菌作用[2]。氟喹諾酮類抗菌藥對革蘭陰性桿菌抗菌的體外抗菌活性最強的是環丙沙星,依次是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氟羅沙星。青霉素抗菌譜包含革蘭陽性桿菌、一些球菌,鏈球菌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首要病原菌,因青霉素對鏈球菌具有敏感性,故宜用,但不宜用慶大霉素。因此駕馭各種藥物的抗菌譜具有重要意義,對此,也是合理用藥的環節[3]。
2.臨床常用抗菌藥物
2.1氨基糖苷類
氨基糖苷類以鏈霉素、慶大霉素為主,可應用于不同疾病中,慶大霉素實行于細菌感染中,鏈酶素可用于結核病中[4]。氨基糖苷類對藥的劑量具有依懶性,也體現出使用該藥劑量越大、次數越多,才具有更好的治療功效。因氨基糖苷類具有較大的耳毒性和腎毒性,所以在應用過程中,需嚴格控制劑量的使用,防止出現首過效應(第一關卡效應)。在醫治過程中,需一次給藥,保障藥物的成效性,且安全性更高,有條件的可以進行血藥濃度監測[5]。氨基糖苷類抗生素通過結構修飾已明顯改善了耐藥性,近年又研制出抗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 的新氨基糖苷類藥物。阿貝卡星不易受氨基糖苷鈍化酶侵襲,對更多的氨基糖苷耐藥菌有作用,其抗革蘭陽性菌、陰性菌的活性比阿米卡星強,特別對MRSA有強大的抗菌力;依替米星對慶大霉素耐藥菌的敏感率高于奈替米星,對MRSA亦有較強作用[6]。科研人員對四環素類抗生素的耐藥性問題同時也在探索當中。新研究表明,從Dactylosporangium發酵液中分離出的4種Dactylocycline,對耐四環素的革蘭陽性菌有作用[7]。
2.2β-內酰胺類
β-內酰胺類是臨床人們熟知且常用的藥物,具有代表性的藥物有頭孢菌素、青霉素,頭孢類是臨床應用較為廣泛的藥物,在整體治療上,效果較為穩定,不同代數的藥物具有不同抗菌效果,在應用過程中,需根據藥物不同抗衰期、真菌濃度確立給藥次數,實現最優的治療功效[8]。其中青霉素已有半個世紀的用藥史,具有較強的應用功效。雖然青霉素出現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小,但在臨床實施過程中仍需行使皮試,可避免因藥物過敏形成休克。當前各大類抗生素均有所發展,β-內酰胺類抗生素中頭孢菌素,在抗生素中仍占主導地位[9]。現第四代頭孢菌素:頭孢匹羅、頭孢吡肟、頭孢噻利、頭孢唑蘭;發現兼具免疫調節作用的頭孢菌素;頭孢地秦:第三代口服頭孢菌素和性能優于已有品種的第一、二代口服頭孢菌素,也陸續上市;碳青霉烯類在保持對腎脫氫肽酶穩定的基礎上,其抗菌活性、安全性和藥代動力學特征也不斷改善[10]。
2.3大環酯類
大環內酯在應用過程中過分依賴時間的抗菌藥物。不同類型的藥物含有不同差異的代謝能力、藥學特征[11]。在臨床行使過程中需要結合不同藥物PAE,體現出持續時間和濃度等藥學指標,從而選擇科學的治療方法。通常,該類型藥物中的紅霉素半衰期持續時間長,但存在PAE數值短。對此,需根據半衰期選取臨床給藥次數,每日服用3~4次均能達到良好的抗菌效果[12]。但阿奇霉素藥理具有特殊性,在機體代謝中具有濃度疊加程度,所以,每日服用1次即可。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已由第一代發展到第三代。當前研究的主要動向是繼續采用化學與生物學等方法修飾結構,以改善其耐藥性,并研發其在抗菌以外的應用[13]。
3.抗菌藥物合理應用措施
抗菌藥物在應用過程中,涉及范圍大、應用量大,為提高抗菌藥物的合理性,目前有的國家推行限制性策略研究項目。盡管目標、措施明確,但結果是費用、處方量明顯減低,未能在真正意義上解決耐藥性的問題,并且未得到多數人的認可。我國近些年對抗菌藥物的合理應用已采取針對性方案,如:制定藥物政策、藥品實行招標采購、降低藥價以及糾正銷售環節中的不正風氣[14]。2004年頒布《抗感染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中華醫學會制定《急性呼吸道感染抗菌藥物合理使用指南》主要針對抗菌譜狹窄、價格廉價、不良反應輕的藥物。如:紅霉素、青霉素等臨床醫師進可自主應用,對氟喹諾酮、頭孢菌素等藥物限制應用,需有主治醫師以上職稱同意方可使用。對于亞胺培南、萬古霉素或其他特殊級抗菌藥物,則需經過副主任醫師以上申請并科主任簽字相關專家會診同意后才可應用。
4.抗菌藥物的應用與給藥時間
抗菌藥物目前是治療中常用藥物,且聯合使用是常見治療方案,通常以PEA科學、藥敏試驗兩種以上藥物進行應用[15]。抗菌藥物以實現高效治療為目的,保障藥物的安全性,聯合應用時需根據患者實際情況、耐受性合理應用,這樣才可提高抗菌藥物作用功效。
5.小結
抗菌藥物在臨床中普遍應用,用藥方式日益繁雜,合理用藥逐漸受到重視,醫務人員應提高醫療質量,應合理性、科學性用藥,降低細菌的耐藥和不良反應、浪費資源的發生,以保證理想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李春輝,劉思娣,李六億等.中國醫院感染管理部門在抗菌藥物合理應用與管理工作中的發展狀況[J].中國感染控制雜志,2016,15(9):665-670.
[2]王瑤,王宏志,李琪等.實施抗菌藥物管理提高銅綠假單胞菌對碳青霉烯類藥物的敏感性[J].中國感染控制雜志,2018, 17(4):
310-315.
[3]鄧蓉,羅云婷,呂曉菊等.臨床護士在抗菌藥物管理實踐中的角色探討[J].中國感染控制雜志,2018,17(11):1033-1036.
[4]張淵,方忠宏,方歡等.抗菌藥物使用的改進與藥源性發熱發生率降低的相關性[J].醫藥導報,2017,36(4):434-438.
[5]趙厚宇,邊佳明,卓琳等.我國三級醫院急診抗菌藥物使用情況分析[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18,39(7):959-965.
[6] Mohammad F. Huqtie,Thamban Valappil,Guoxing (Greg) Soon et al.Hierarchical nested trial design (HNTD) for demonstrating treatment efficacy of new antibacterial drugs In patient populations with emerging bacterial resistance[J].Statistics in medicine,2014,33(25):4321-4336.
[7] 李春輝,劉思娣,李六億等.中國醫院感染管理部門在抗菌藥物合理應用與管理工作中的發展狀況[J].中國感染控制雜志,2016,15 (9):665-670.
[8] 王瑤,王宏志,李琪等.實施抗菌藥物管理提高銅綠假單胞菌對碳青霉烯類藥物的敏感性[J].中國感染控制雜志,2018,17(4): 310-315.
[9] 鄧蓉,羅云婷,呂曉菊等.臨床護士在抗菌藥物管理實踐中的角色探討[J].中國感染控制雜志,2018,17(11):1033-1036.
[10] 趙厚宇,邊佳明,卓琳等.我國三級醫院急診抗菌藥物使用情況分析[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18,39(7):959-965.
[11] 袁平,薛仕珍.抗菌藥物管理前后心臟介入手術感染率比較[J].醫藥導報,2017,36(11):1317-1319.
[12] Angajala, Gangadhara,Napoleon, Ayyakannu Arumugam,Khan, F. Nawaz et al.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pharmacological studies of novel isocoumarins derived from two anti-inflammatory drugs - Diclofenac and Aceclofenac[J].Journal of the Indian Chemical Society,2015,92(4):603-607.
[13] 方鵬騫,閔銳,殷曉旭等.我國醫院抗菌藥物的管理及使用問題梳理和對策展望[J].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18,34(8):655-658.
[14] 鄭偉,茅一萍,韓方正等.大腸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耐藥性與抗菌藥物使用強度相關性[J].中國感染控制雜志,2017,16(7): 606-609.
[15] 張敏,白雪,閔銳等.基于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監測網的三級公立醫院抗菌藥物使用動態研究[J].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18,34(8): 659-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