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對于初中生物教學而言,幫助學生厘清一些核心概念,保障學生對重要的概念知識有良好的吸收和掌握,這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構建理論基礎,還是讓學生展開更為深入的知識學習的依托。很多教師在概念教學上的落實程度不夠充分,或者采取的教學方法不夠合理,這會直接導致學生對概念的理解、吸收不夠充分,甚至會產生一些認知上的偏差。這些問題都應充分引起教師的重視。教師要重構概念教學的有效實施方案,以易于學生理解、吸收的方式對核心概念做分析解讀。這會讓學生對概念掌握得更加充分,理論根基也會更為夯實。本文從初中生物概念教學的研究出發,基于范例分析探尋概念教學的有效實施方法和策略,找尋概念教學更加高效的實施路徑。
關鍵詞:初中生物;概念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20)10-0072-02
引 言
在初中生物課堂上,教師要結合具體的知識要點有針對性地設計概念教學的實施方案,結合學生的認知特點找尋更有實效性的概念教學模式。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更快地吸收和掌握相關知識,推進整體課堂教學質量,還能更好地實現教學的綜合目標。
一、利用列表輔助概念的分析解讀
結合不同類型的概念,教師采取的教學方法應有所差別,有針對性地選擇教學模式才能有效化解出現在概念教學中的各種障礙,并且全面提升概念教學的實效。在初中生物課堂中,當涉及那些有一定復雜程度、概念的界定中包含多個要素的知識點時,教師不妨采取列表的形式對概念展開分析。這可以將和概念相關的各方面要素進行清晰、明確的歸納匯總,能夠讓各個相關的影響因素得到更好的匯集,能幫助學生快速地在頭腦中建立基本認識,避免學生遺漏相關知識,讓概念教學的推進效率更高。教師可以事先做好相應的教學準備,提前以列表的形式梳理總結知識點,利用多媒體等教學輔助工具將知識點有效呈現在學生面前。這會讓教學的過程更加輕松、直觀,學生也可以更快地吸收、掌握相應的知識原理[1]。
例如,在教學“植物的光合作用”時,光合作用的概念是教學的重點。教師可以根據課本內容先設計列表,而后詳細講解列表中的生物知識、生物概念,以便于學生快速理解光合作用所需的場所、條件、原料、產物等,待學生在深入理解后,能更加扎實地掌握列表中的知識點,有效提高學習效率。因此,在生物概念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概念知識點設計不同的列表,從概念的特質出發有針對性地選擇教學實施方法。這樣的教學過程,既創新了教學模式、改變了教學方式,也更加便于學生理解生物概念的實質,幫助學生高效學習理論知識。教師要加強概念教學的有效落實,結合不同類型的概念知識有針對性地選擇教學實施方案,這樣做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二、利用圖像輔助開展概念教學
有些生物學概念較為抽象,學生很難快速建立理解認知,學習難度較大。對于這樣的概念知識點,教師要有針對性地分析概念的實質,在了解學生基本認知水平和學習習慣的基礎上,合理選擇概念教學的方法。有些概念展示的是一個動態過程,對于這樣的概念教學,教師不妨借助圖像輔助的形式推進教學的實施過程。教師可以在網絡上收集和知識點相關的圖像及視頻資源,合理篩選這些教學素材,并做有效的素材處理。在解讀概念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觀看圖片和視頻資料,借助圖像的動態呈現方式,幫助學生在頭腦中建立基本認知。教師在講解一些核心內容時,也可以充分利用圖像的輔助功能。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化解學生可能存在的認知障礙,讓學生對概念有更加全面、深入的理解,幫助學生更好地吸收和掌握理論知識[2]。
例如,在教學“細胞的分裂和分化”時,教師首先要讓學生對細胞分裂和細胞分化這兩個核心概念有充分理解。教師在講解生物概念和新知識時,可以通過展示圖像來給學生演示細胞分裂的過程,使學生清楚看到新細胞產生的整個過程。此外,教師也可以借助圖像呈現出細胞分裂與其他細胞分化的過程,引導學生進行相應的類比分析,讓學生在分析過程中理解和掌握教學內容。有了圖像的呈現后,原本抽象的知識變得生動、直觀,學生也可以在觀看這些輔助資料的基礎上更加全面、細致地了解相應的生物學過程。這樣的教學組織與構建方式,很好地化解了學生在概念知識學習上的障礙。合理組織與構建概念教學的實施過程,不僅可以讓學生高效地學習生物知識,還能很好地化解教學中的重難點部分,進一步提高生物教學的有效性。
三、設置懸念引發學生的概念探析
在有些概念知識的學習探究中,教師可以通過激發學生的思維來讓其積極融入概念的學習中,這也是一個很好的概念教學的方法。很多學生對概念的學習提不起興趣,覺得概念知識理論性過強,學習起來比較枯燥、無趣。為了化解學生的這種刻板印象,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概念的學習中,教師可以嘗試轉變傳統的概念教學方式,在課堂上融入更多師生交互的環節,給學生提供更多參與課堂的空間和機會。教師可以通過設置懸念的方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好奇心。隨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自主探究相應的學習問題,以自主學習的形式嘗試找尋問題的答案。這樣的教學過程,激發了學生的思維活力,讓學生能夠在獨立思考與自主探究的基礎上建立對概念知識的認知。這可以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有助于學生更快地吸收、掌握知識原理,讓學生的綜合學科能力得到更好的培養與鍛煉[3]。
例如,在學習“多種多樣的生態系統”時,學生需要對生態系統這個概念有清晰的認識。教師可以采取靈活、有效的方式組織概念教學,讓學生充分參與到概念知識的分析探究中。教師可以先剖析課本中對生物概念的界定和表述,而后對學生提出相應的問題,如生態環境會對生物帶來哪些影響?生物的成長需要哪些條件?生態系統是由哪些部分構成?設置了這些問題和懸念后,教師隨后可以鼓勵學生主動探究課本中的生物概念。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會慢慢梳理知識框架、總結答案,最終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教師讓學生自主解決相應的問題,不僅給學生提供了更為充裕的參與課堂的學習空間,也進一步提高了學生探究生物概念的能力。概念知識的教學需要教師找到合適的方法,并能夠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這樣才能讓學生快速建立學習認知,在加深學習印象的同時更加牢固地吸收、掌握這些理論知識點。
結 語
在初中生物課堂上,概念的教學是非常重要的知識構成,也是建立學生基本知識框架和體系的部分。教師要結合不同的概念知識點,有針對性地選擇教學實施方案。在課堂上應盡量讓概念的學習變得輕松、有趣,并通過創新各種概念教學模式來化解概念學習中可能存在的障礙。這會讓學生產生不一樣的學習體驗,不僅能使學生更加牢固地掌握概念知識原理,還能使學生感受到生物課堂的學習樂趣。
[參考文獻]
吳文清.生命觀念視角下初中生物學重要概念教學問題與策略[J].中學生物學,2019,35(01):61-63.
鄭家蘭.用實驗促進生物核心概念教學的幾點嘗試[J].亞太教育,2019(11):182.
魏育芳.例談在初中生物學重要概念教學中滲透學科觀點[J].中學生物學,2014(11):60-62.
作者簡介:楊皎(1988.7—),女,江蘇淮安人,本科學歷,中學二級教師,從事初中生物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