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泉
摘 要 作為一種文化傳播的載體,城市設計從各方面將城市的精神文明以及文化藝術進行展示。而作為城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優秀經典的建筑設計作品屬于一種公共的藝術以及紀念,在提高城市建設美感的時候,還可以將人們對于歷史文化的記憶喚醒,調節居民視覺,對人們思想有著啟迪等作用。在當前我國追求生態文明以及和諧發展的主題,而在城市涉及時,便會將其作為創作的主流,達到倡導社會和諧,提高國家安定以及人民精神的效果。
關鍵詞 城市規劃設計;建筑設計;作用
引言
站在城市的角度分析,城市規劃設計是為了滿足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因此建筑設計不僅僅應該被當作一件建筑物,更應為一種藝術品,被人們所欣賞,將城市建筑之中的整體環境進行緩解,從而為人們帶來更加舒適的體驗感[1]。所以創作人員在進行設計的過程之中,便要考慮整體的因素,不僅要分析建筑設計自身的因素,還需要將城市文化、城市的規劃以及城市建筑的實際情況等要求進行綜合分析,從而保障設計出的建筑設計可以滿足人們的實際精神需求,使人們會感到更加的舒適。
1建筑設計的特點
(1)藝術性。建筑設計其實現自身存在最主要的便是通過對于當前空間能動進行占有,相對于其他的遺屬來說,具備著永恒性,在時間的流轉中,其他的藝術會存在消逝的因素,而建筑設計因為其自身的建筑物質,會被保留下來,成為歷史時光的見證之。除此之外,建筑設計其自身屬于一種視覺藝術,相對于其他的平面藝術來說,會利用三維空間一種“力”來進行標書,從而使建筑物具有節奏型以及運動性,并且其和周圍環境的有機結合,會傳遞出更加震撼的效果。一座優秀的建筑設計,可以將周圍環境進行改變,這便是建筑設計的切實魅力。
(2)環境性。建筑設計最大的一個特征,便是其可以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進行欣賞,但是更多情況下,其還會和周邊環境的各項因素進行互相的影響[2]。因此設計人員如果想要最大程度展現出建筑設計的魅力,便需要將其和周圍的建筑、道路以及人文進行協調,講求空間、人文以及自然地域的和諧相處。而建筑設計作品如果是被放置于室外一些特定的環境之中,其便具備不能更換的特性,因此設計人員在設計時,不僅會局限在建筑設計作品本身的藝術處理,還需要考慮環境中各項因素的協調性。所以將建筑設計和其所處的環境進行處理,成為建筑設計設計建造的一項關鍵。設計人員在設計的時候,丼將建筑設計看作城市的一種附屬品,而是要對于城市的歷史文化、經濟、地理、發展目標等因素進行了解分析,從而使建筑設計可以和自然與人文景觀相結合,達到其渲染環境、調動人們心態,強化視覺感受的效果。
(3)公共性。由于建筑設計處于公共環境之中,因此其屬于人們公共生活空間的重要部分,其具備一定的公共性。公共性即是指公眾任何人都具備參與以及共享的權利,因此建筑設計需要服務于公眾,滿足大眾審美的同時,也要對于當地文化風俗習慣進行尊重。所以設計人員在表述自身的個人價值觀念時,還因考慮公眾的認可度。即,建筑設計對于不同社會層次、民族宗教的人們都需要產生一定的共鳴,對于城市的對于人們帶來的壓抑感以及排斥感進行緩解,讓參觀者可以感受到放松以及愉悅的情緒。
2建筑設計在城市規劃中的功能
2.1 調節功能
建筑設計其在城市公共環境之中,除了能夠對于該區域的環境進行美化之外,同時還應對居民的行為產生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其中居民行為包含心理上的感受,以及生活中實際的行為。在當前國際上,一大部分的城市問題專家和社會心理學專家都在尋找更好的方式,緩解城市居民的矛盾,解決其心里的沖突,而各國的政府也在逐步從原本社會生活問題解決的傾向,轉化為調節居民心理情緒方式的探,而這邊要求政府可以制定相應的公共政策,來鼓勵城市之中公共藝術的發展[3]。
所謂的公共藝術,其除了音樂以及美術之外,還應該包含建筑藝術以及對于環境的美化等等,從而可以讓居民建立起高壓以及和諧的心理調節機制,從而達到緩解居民情緒爆發的效果。因此建筑設計,作為目前公眾需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建筑設計能夠將幾何建筑造型存在的呆板化問題打破,從而使居民因為城市的擁擠以及工作學習的疲憊感得到緩解,調節人們的心理。除此之外,建筑設計其還具備對于城市環境進行點綴,和周邊的環境共同發展,從而使周邊環境空間更加豐富,更具備層次感,達到美的享受,滿足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4]。
2.2 經濟功能
建筑設計在該城市之中的經濟價值是十分明顯的,其不光是當下文化一種產物,更是該城市之中一個重要的經濟投資點。其和城市的建筑共同逐漸城市的環境,從而使城市之中的居民感受到較好的審美體感,對于文化的魅力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建筑設計對其周邊環境存在較大的影響,不僅會將該區域的文化現象進行提高,還會產生一定的視覺空間的凝聚力,這便使建筑設計具備一定的環境投資潛能。
因此在目前很多歐洲國家之中,都會將建筑設計作為自身城市人文景觀的一項重點,成為該城市的重要文化資源,例如巴黎、米蘭以及羅馬等城市,都由于其具備獨特風格的建筑設計作品,從而提高該國家的經濟收入[5]。
3結束語
作為城市發展建設發展中,建筑設計在人們的物質生活得到提高之后必然出現的綜合文化現象。目前我國建筑設計的水平和國外建筑設計還具有一定的差距,需要進行進一步的完善以及優化,從而實現利用建筑設計,展示城市的文明價值,提高居民審美水平,傳承歷史文明等效果。
參考文獻
[1] 韓汪洋,成哲,陳思羽.中國當代建筑設計中的人文內涵研究[J].美與時代(城市版),2019,(5):99-102.
[2] 常瑋,運迎霞,鄭開雄.生態文明背景下城市古樹名木保護規劃方法研究——以廈門海滄區為例[J].建筑與文化,2018,(7):84.
[3] 藺寶鋼,楊銘.中國建筑設計規劃發展研究——以歷史名城西安建筑設計規劃方案為例[J].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49(4):497-502.
[4] 翁劍青.中國現當代建筑設計形態的流變與多元趨向——以70年中國建筑設計發展為研究對象[J].美術,2019,(9):13-17.
[5] 甘偉.取之自然還之自然——景觀建筑設計材料應用的生態性淺析[J].中國建筑裝飾裝修,2017,(11):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