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文凱
摘要:體育游戲是小學體育教學中不可缺少的內容,民間游戲又是民間娛樂中最常見、最簡易、最普遍的趣味性活動,是一種極富參與性的娛樂活動。倘若能把民間游戲融入到體育教學中,將能在傳承文化中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關鍵詞:民間體育游戲;小學體育教學;開發;利用
體育游戲是小學生很喜愛的體育活動之一在日常教學中,體育游戲活動中的趣味性、探索性會使小學生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這種情感體驗可以使他們對滲透在游戲中的學習內容產生興趣,從而引導小學生積極參與游戲,提高學習興趣。
但是體育教材中的體育游戲對于學生來說大多都比較陌生,有些游戲的游戲規則與技巧也不是很好掌握,運用于教學當中反而影響教學效果。而民間體育游戲有著良好的群眾基礎,很多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就已經學會,所以在教學中運用可能會有更好的效果。
民間體育游戲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可以較好地發展和提高學生的走、跑、跳、投擲、平衡、等基本動作技能,為提高學生的運動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礎。它們來源于民間的現實生活,有著悠久的歷史,充滿了濃郁的鄉土氣息,具有簡便性、趣味性、地方性等特點,深受一代又一代中國孩子的喜愛。
而玉環有著豐富的民間體育游戲,教師、家長們的童年記憶中都會有很多的民間體育游戲玩法。玉環民間體育游戲追求的是“海味”、“鄉味”,或許更接近教育的真實和海島兒童的現實;它雖然沒有電動玩具的新奇、刺激,但有的是一種淳樸的創造一一因為我們可以變著花樣玩;它雖然沒有現在小朋友的玩具多,但有的是一種合作的快樂一一因為那些游戲都要大家一起玩才好玩。它們將對兒童的智力開發、情感體驗、合作意識、強身鍵體和對家鄉的認同與熱愛發揮重要的作用。它不僅能鍛煉身體,還能培養孩子生活、交往、競爭、合作、創新的能力,具有健身、健心、健智等功能。然而,在今天,玉環民間體育游戲離我們越來越遠,有的甚至已經‘‘失傳”。因此,通過玉環民間體育游戲全方位的調查與研究,挖掘玉環民間體育游戲,開發和利用其特有的教育功效,并通過教學實施,對繼承和發展民族傳統文化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
一、民間體育游戲的功能
民間體育游戲可以激發人體的智能、體能,間接有效的提高體育游戲者的學習、生活勞動的技能提高全民族的身體素質,它能增強人們的競爭意識和堅強的意志品質,它還能改善和提高各種運動技能,可與田徑、球類等項目密切配合,促進學生身體的全面發展,掌握生活中基本的生活技能,有利于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人才。
二、民間傳統體育游戲可以豐富課堂教學內容
民間體育游戲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它具有隨意性、簡便性、趣味性、競技性、娛樂性、實用性的特點。通過網上搜索我挑選出了一些我個人比較熟悉的小游戲作為自己課堂教學的有效補充。實際操作中我把運動量比較小的游戲用在課堂教學的準備部分和結束部分,讓小游戲和傳統徒手操交替出現,結果學生準備運動和放松運動的質量明顯好于從前;對于運動量比較大的“斗雞”、“老鷹捉小雞”、“丟沙包”等民間體育游戲我把它們放在課堂教學的基本部分,直接用來替換原來的往返跑、追逐跑等教學內容,以游戲的形式進行學習,有利于動作技能的發展,對增強體質起重要作用,教學效果非常好。
三、民間傳統體育游戲可以活躍學生的課余生活
課外活動是小學體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提高小學生參加課外活動的積極性和建立合理有效的課外活動課模式,是擺在我們教育工作者特別是體育教師面前的一項十分重要的課題。
我認為伴隨我成長的民間體育游戲,不受時間、場地、人數限制的民間傳統體育游戲可以說是最好的選擇。我嘗試著利用學校地面鋪設地磚的場地特點,通過體育課堂向學生介紹了“跳房子”、“丟沙包”、“編花籃”等有一定地形限制的游戲,在學生瞪大眼睛看——爭先恐后練一一自由組合賽的變化過程中越來越多的學生課余時間走到了室外,越來越多的學生參與了進來,學生的課余生活比以前活躍了許多。
四、民間傳統體育游戲可以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民族傳統體育游戲多以集體游戲為主,讓民間傳統體育游戲進入學生課余生活,不僅可以減少學生追逐打鬧,讓他們遠離電視機、游戲機,更可以在民間傳統體育游戲所蘊含的教育意義下潛移默化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促進身心健康發展。例如“扔沙包”游戲,“規則”其中規定:1、被進攻隊用沙包打中的人要離開游戲隊伍;2、防守方的人每接住一次進攻隊投出的沙包可以拯救一名以經離開隊伍的同伴。正是由于“規則”第二條,游戲時防守方隊員大多不再躲避沙包,而是想盡辦法去接沙包以便拯救自己的同伴,被成功拯救的同學除了滿懷感激之情歸隊參賽以外,努力讓自己的—方在游戲中勝出恐怕就是他的最大的愿望了。
五、民間體育游戲有利于學生基本動作的發展
民間體育游戲還能提高學生走、跑、跳、投擲、平衡、鉆爬等技能。例如:踩高蹺和走木樁能發展學生的平衡能力,“官兵捉強盜”、“貼人能發展學生的跑和躲閃能力,“炒黃豆”可訓練動作配合的協調性,“背缸倒缸”可鍛煉臂力、平衡能力及勇敢精神等。這類促進學生基本動作發展.讓學生在游戲中鍛煉技能,還可以在戶外分散游戲中安排跳房子、踩高蹺、踢毽子等活動,讓學生自由找玩具、玩伴,發展動作協調能力。另一些學生小肌肉的游戲可以安排在自由活動時間(課前、午飯后、活動間隙等),如“翻繩”、“石頭、剪子、布”、“黑白配”、“東西南北中”等游戲,這類游戲玩具簡單易收,不受時間和場地的限制,更能促進學生小肌肉及手眼協調能力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