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周飛
摘要:《公共圖書館法》作為文化領域的一部專門法,為強化政府主體責任、完善公共圖書館制度體系、解決基層公共圖書館的發(fā)展難題提供了法律遵循。用法制思維、法制手段來推動公共圖書館實現和保障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提高人民群眾的文化獲得感和幸福感。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法》;公共圖書館事業(yè);全民閱讀
公共圖書館是人民獲取精神食糧、增長知識技能的重要場所。《公共圖書館法》作為公共文化領域的一部專門法律,將發(fā)展公共圖書館的方針政策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來。為了使法律的各項規(guī)定得到全面實施,我們要緊扣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依法做好公共圖書館工作,補齊短板弱項,著力解決發(fā)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用法制思維、法制手段來推動圖書館事業(yè)的全面提升。
一、《公共圖書館法》頒布的意義
公共圖書館法的立法宗旨是發(fā)揮公共圖書館功能,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權益,提高公民科學文化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傳承人類文明,堅定文化自信。它明確了公共圖書館是社會主義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應當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傳承發(fā)展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繼承革命文化,發(fā)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
《公共圖書館法》的頒布有利于健全完善文化法律制度。公共圖書館法以憲法為依據,對接公共文化服務保障的要求,確定了公共圖書館的基本原則和目標方向,構筑了公共圖書館的制度體系,充實完善了文化法律制度的內容,彌補了我國文化立法的“短板”,為促進圖書館事業(yè)發(fā)展、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提供了強有力的法律支撐。
《公共圖書館法》的頒布有利于促進公共圖書館事業(yè)健康發(fā)展。目前,國家、省、市、縣四級公共圖書館系統(tǒng)已經基本建成,數據顯示,目前縣級以上政府設立的公共圖書館達到3153個,館藏總量達9億多冊件,年流通人數從2012年的4億多增長到2016年近7億。公共圖書館法把中央的好政策、公共圖書館長期以來形成的好制度以及地方探索出的好經驗、好做法上升為國家法律,確立了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公共圖書館建設格局,對公共圖書館的設施建設、運行方式、服務提供、管理制度和保障機制等做出了具體規(guī)定,將引導和推動公共圖書館事業(yè)科學、規(guī)范、健康發(fā)展。
《公共圖書館法》的頒布有利于保障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近些年,公共圖書館事業(yè)取得了長足進步,但也要看到,公共圖書館設施網絡還不夠健全,特別是在一些農村地區(qū)和中西部地區(qū)仍有空白點,全國還有12%的縣(區(qū))沒有公共圖書館;服務功能和作用沒有充分發(fā)揮,服務效能不高,人民群眾對公共圖書館的服務質量還不夠滿意。制定這部法律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要用法治思維、法治手段來推動公共圖書館實現和保障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使人民群眾共享文化改革發(fā)展成果,提高人民群眾的文化獲得感。
二、如何推動公共圖書館事業(yè)的全面提升
1.擴大開放,服務讀者親近圖書
公共圖書館法強化了公共圖書館的公益屬性,要求公共圖書館利用現有設施實行免費開放。圖書館開展閱讀服務,首先需要吸引讀者走進圖書館。近年來,國家圖書館不斷降低服務門檻,擴大服務范圍。動員和吸引更多群眾更好地利用圖書館。公共圖書館法規(guī)定,要向社會公示服務內容和開放時間等,方便群眾及時了解公共圖書館的主要服務項目;注重傾聽群眾的聲音,定期公告服務開展情況,聽取讀者意見,同時建立投訴渠道,完善反饋機制,接受社會監(jiān)督;吸收群眾參與公共圖書館的決策、管理和監(jiān)督。
2.吸引社會力量,參與全民閱讀
公共圖書館法明確了政府加強公共圖書館建設的責任和鼓勵社會力量參與的要求,并對公共圖書館運行管理制度、應當承擔的服務功能等作了規(guī)定。凡是一個能夠正常運行的公共圖書館,幾乎都是把全民閱讀放在第一位,并開展各種力所能及的活動。近年來,在國家大力倡導全民閱讀的背景下,社會各界參與人民閱讀的熱情日益高漲,各類開展全民閱讀的社會組織不斷發(fā)展壯大,越來越多的企事業(yè)單位、基金組織會民閱讀提供有益支持和有效的幫助,為推動書香社會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
如何利用好這些資源,將是我們未來要去解決的問題。與此同時,未來還需要著力培養(yǎng)高素質專業(yè)從業(yè)人員。專業(yè)人員的價值就在于他們能夠了解社會、了解讀者、了解圖書館,并能夠把這兒方需求結合起來,最終做出更正確的判斷。另外,我們的公共服務,尤其是在全民閱讀領域的公共服務,更多的是要考慮當地的特點、提高當地人員的素質,因地制宜來開展全民閱讀活動,這才是最根本的解決問題的手段。
3.充分體現平等、共享理念,開展針對性服務
公共圖書館法提出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理念,要求公共圖書館應當向社會公眾提供普遍性、均等性的服務的同時,突出強調了面向青少年和弱勢群體開展更有針對性的服務。
公共圖書館應當加強文教結合、館校合作,設置少年兒童閱覽區(qū)域,開展面向少年兒童的閱讀指導和社會教育活動。更加人性化地結合老年人、殘疾人等群體特點,提供適合其需要的文獻信息、無障礙設施設備和服務,此外,為了區(qū)域發(fā)展平衡,要重點扶持革命老區(qū)、民族地區(qū)、邊疆地區(qū)和貧困地區(qū)公共圖書館事業(yè)發(fā)展,立足人民所需的發(fā)展理念會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的文化獲得感。
4.加強數字資源建設,實現線上線下融合
公共圖書法對公共圖書館加強數字資源建設、實現線上線下融合等多項內容做出規(guī)定,明確了解決公共圖書館服務城鄉(xiāng)、區(qū)域、人群不平衡的重點任務,著力為人民提供豐富的精神文化食糧,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解決好發(fā)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順應了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的時代要求。對于加強數字資源建設的具體措施,可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
(1)完善公共圖書館設施網絡
針對公共圖書館體系不完善特別是基層設施薄弱等問題,通過建立縣級圖書館總分館制,完善服務體系和配送體系,促進公共圖書館服務向城鄉(xiāng)基層延伸,建立覆蓋城鄉(xiāng)、便捷實用的公共圖書館服務網絡,因地制宜確定公共圖書館的數量、規(guī)模、結構和分布,健全總分館服務體系重點扶持革命老區(qū)、民族地區(qū)、邊疆地區(qū)、貧困地區(qū)公共圖書館事業(yè)發(fā)展。
(2)加強資源整合,實現資源共建共享
目前,全國范圍內圖書館中數字圖書館建設方面存在著嚴重數字孤島現象,主要是因為各館之間,管內各部門之間缺乏溝通與合作。因此要加強與學校、科研機構等領域圖書館以及其他類型圖書館的交流與合作,建立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文獻信息共享平臺,為社會公眾提供優(yōu)質服務。
5.創(chuàng)新手段,讓看書更便捷
隨著科技的進步、大數據時代的來臨,人們的生活和生產方式也正逐步改變,這也為圖書館管理帶來了新的挑戰(zhàn)和發(fā)展機遇。現代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人們的閱讀習慣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我們要不斷推動傳統(tǒng)閱讀服務方式創(chuàng)新,適應當代讀者碎片化、屏幕化的閱讀新趨勢,通過移動終端,使閱讀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
三、總結
公共圖書館法的頒布實施,凝聚了社會各界的智慧和共識,增強了廣大圖書館工作者的使命追求,推動我國公共圖書館事業(yè)的發(fā)展。要以公共圖書館法頒布施行為契機,把推動、引導、服務全民閱讀作為重要任務,大力推進圖書館轉型與創(chuàng)新,努力提升服務質量,希望在公共圖書館法引領下真正迎來全民閱讀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