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維福
【摘? 要】目的:探討中心靜脈導管引流治療胸腔積液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2017年10月-2019年5月收治的68例胸腔積液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兩組34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胸腔穿刺術,觀察組行中心靜脈導管引流術,比較兩組臨床療效。結果:觀察組治療有效率、胸腔積液控制時間、住院天數及并發癥發生率等指標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結論:中心靜脈導管置管引流術治療胸腔積液具有安全性高、操作簡便,療效可靠,并發癥發生率少,值得在臨床中推廣應用。
【關鍵詞】胸腔積液;胸腔引流;中心靜脈導管;療效
【中圖分類號】R5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1-0099-01
胸腔積液作為臨床比較常見的一種癥狀,可能會誘發氣喘、胸悶及胸痛等,嚴重情況下會影響呼吸與循環功能,短期內造成患者死亡,需及時采取措施處理[1]。傳統治療方案為胸腔穿刺術,通過針管抽吸方式處理,除了會費時與費力,在惡性腫瘤等誘發的胸腔積液中還會因不斷生成積液而反復穿刺,引發多次痛苦,使得治療效果較差。近幾年,中心靜脈導管胸腔引流術逐漸成熟,在胸腔積液中應用起來,顯示有不錯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0月-2019年5月收治的68例胸腔積液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兩組34例。納入標準:全部患者均確診為胸腔積液,符合胸腔積液診斷標準,經CT檢查、超聲檢查等證實;年齡≥18歲。排除標準:嚴重心、肝及其他臟器功能不全者;伴隨血液系統疾病者或有凝血功能障礙者;身體無法耐受穿刺治療者。其中對照組男20例,女14例;年齡23-76歲,平均年齡(48.4±2.7)歲;致病原因:結核性胸膜炎25例、肺癌6例、其它因素3例。觀察組男19例,女15例;年齡25-78歲,平均年齡(49.1±2.5)歲;致病原因:結核性胸膜炎26例、肺癌5例、其它因素3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對照組行常規胸腔穿刺引流術,B超定位測量患者胸腔表皮至積液之間的直徑,給予患者局部麻醉、穿刺,對患者術區皮膚常規消毒,B超引導下使用一次性穿刺包實施胸腔穿刺,首次抽取約600mL胸腔積液,而后逐漸增加每日胸腔積液抽取量,每日患者胸腔積液抽取量應控制在<1000mL,隔天行1次胸腔穿刺引流,至B超顯示胸腔積液暗區<2cm。
1.2.2觀察組行中心靜脈導管置管引流術,患者取坐位并背對操作者,參考對照組術區常規鋪巾局麻后,在B超引導下自患者腋中線偏后置入中心靜脈導管,中心靜脈導管刺入胸腔內并回抽胸腔積液,而后置入長導絲并將穿刺針拔出,使用擴張器對患者局部皮膚進行適當擴張,借助導絲將中心靜脈導管置入,保證中心靜脈導管成功置入患者胸腔11-16cm位置,將導絲拔出并用肝素沖管、肝素帽封管,并使用無菌敷貼將穿刺點封閉、包扎,中心靜脈導管另一端與引流袋連接,護理人員根據患者軀體耐受性對引流數、引流速度進行調整,中心靜脈導管引流速度應控制在50mL/h,引流積液首次≤700mL,以后每次≤1000mL,先給予18-72h封閉引流,若患者24h內胸腔引流量50mL即可拔管,術后48h內患者應避免洗浴。
1.3療效判定標準[2]
顯效:治療后胸腔積液消失,癥狀緩解,經X線或者超聲檢查證實,療效維持28d以上;有效:經治療后積液減少,癥狀好轉,經X線或者超聲檢查證實28d內不需要再抽液;無效:胸腔積液無減少或者減少后復增,28d內需再次抽液。治療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4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療效對比
觀察組顯效20例、有效12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4.12%;對照組顯效16例、有效10例、無效8例,總有效率為76.47%。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臨床情況對比
觀察組積液控制時間、住院時間分別為(8.05±0.96)d、(8.46±1.45)d;對照組分別為(12.67±1.17)d、(13.09±1.88)d。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兩組并發癥發生率對比
對照組出現3例包裹性積液、2例胸膜肥厚、2例氣胸、2例術后疼痛、1例胸膜反應,并發癥發生率為29.41%;觀察組出現1例包裹性積液、1例氣胸、1例胸膜反應,并發癥發生率為8.82%。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胸腔積液往往容易造成心肺功能障礙,因此及時抽出胸腔積液對于改善患者生活質量,確保患者生命健康具有重要的意義。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進步,中心靜脈導管胸腔閉式引流術因具有操作簡便、安全性高的優越性,在臨床上認可度非常高,可彌補常規胸腔穿刺手術的不足,是當前醫院常用的方法,尤其是在氣胸、液胸等常見疾病臨床治療中可收獲較理想的應用價值[3],此術式也適宜在基層醫院推廣。一是操作簡便。如導管導絲上具有十分清晰、明確的刻度標識,不僅明顯縮短操作時間,并且使醫生更為準確掌握置入深度,更為靈活控制排液,不受時間制約,同時也為患者帶來極大便利,引流袋便于攜帶,患者在不受體位制約的情況下可自由活動,并不會影響休息,引流非常徹底,減少患者痛苦。二是安全、有效。此術式安全性較高,只需一次置管,導管管徑細而材質柔軟,即使出現氣胸亦無需重置導管,皆能經流管引流,并且此術式因具有微創特點,傷口愈合快速、良好,并不會形成瘢痕。
本研究發現,觀察組治療有效率、住院天數及并發癥發生率等指標均明顯優于對照組。綜上所述,中心靜脈導管置管引流術治療胸腔積液具有安全性高、操作簡便等特點,有利于促進患者的快速恢復,同時可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李劍明,梁錦松,饒新輝.中心靜脈導管胸腔引流術在胸腔積液治療中的作用[J].沈陽醫學院學報,2018,20(4):314-316.
[2]????? 張建國.中心靜脈導管引流在胸腔積液治療中的應用體會[J].基層醫學論壇,2017,21(17):2302-2303.
[3]????? 范正業.中心靜脈導管胸腔閉式引流術治療胸腔積液的價值[J].甘肅醫藥,2018,37(12):1083-1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