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體育大學 北京 100084)
跆拳道是現代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之一,根據項群訓練理論,該項目屬于技能主導同場格斗性項群,運動員的技術儲備和戰術能力是決定其競技能力結構的主導因素。橫踢是跆拳道中的經典技術,具有速度快、力量大、難度小、動作幅度短、緩沖較小等優勢,在實戰比賽中有著較高的使用率。通過對雅加達亞運會跆拳道項目男子58kg比賽韓國選手金泰勛在半決賽、決賽的比賽錄像視頻進行橫踢技術的應用研究,分析世界高水平運動員在跆拳道競賽項目新規則和電子護具的比賽情況下使用橫踢技術的特點和優勢。
本文采用了文獻資料法、錄像觀察法、數據統計法對韓國選手金泰勛在2018年亞運會男子跆拳道58kg級比賽中的技術特點及橫踢的應用進行研究。
金泰勛(Kim Tae-hun),男,1994年8月15日出生,身高183cm,體重60kg。現為韓國國家跆拳道隊隊員,曾獲2016年里約奧運會跆拳道男子58kg級季軍、2018年雅加達亞運會跆拳道男子58kg級冠軍。
(1)文獻資料法。
通過中國知網(CNKI)、萬方、維普等數據庫,搜集與查閱有關跆拳道項目橫踢技術特點、比賽中的應用研究、橫踢技術的訓練等相關資料,了解有關跆拳道橫踢技術的現狀及研究動態、橫踢技術新的訓練方法與在現階段的發展趨勢。
(2)錄像觀察法。
通過對2018年雅加達亞運會男子跆拳道58kg半決賽、決賽兩場(共6局)比賽錄像的觀看、記錄和分析,總結金泰勛在比賽中橫踢技術的運用情況。
(3)數理統計法。
將觀看比賽錄像所記錄的數據整理,對金泰勛在比賽中所使用的所有技術進行數據統計,并對比賽中橫踢的使用次數使用率、成功次數、成功率、得分分數、得分率與其他技術的使用及得分情況進行對比分析。
(1)橫踢技術與其他技術使用的對比。

表1 金泰勛的技術動作使用情況
通過觀察錄像和統計,其橫踢技術共使用了207次,使用率為92.00%;其中成功得分17次,成功率為8.21%;該技術得分分數為37分,得分率為82.22%。橫踢技術是金泰勛的優勢腿法,使用最頻繁且得分最多。金泰勛在58kg級及其相近級別中,相較于其他選手是具有身高優勢的,同樣使用橫踢技術時,他的擊打距離更遠,在戰術的組織上靈活多變,總體以進攻為主,防守、反擊和阻擊也取得了到較好的效果。
正拳技術共使用了8次,使用率為3.56%。金泰勛對正拳技術的使用雖不如橫踢技術頻繁,但成功率較高,拳法攻擊的距離、時機、準確度較好;后踢技術共使用了7次,使用率為3.11%,后踢技術是金泰勛轉身技術中的優勢腿法之一,多用于反擊戰術組織中;下劈技術和后旋踢技術使用率不高,分別使用了2次和1次,且成功率低,未能在這6局比賽中為金泰勛選手獲得分數。從以上數據來看,下劈技術和后旋踢技術不是金泰勛的優勢和主要得分腿法。
(2)橫踢技術的使用情況。

表2 金泰勛中位橫踢技術的使用情況

表3 金泰勛橫踢技術的使用情況
后腿中位橫踢是金泰勛的得意技,共使用了142次,使用率為68.60%,其中成功次數為12次,成功率為8.45%;得分分數為24分,得分率為64.86%。前腿中位橫踢共使用了54次,使用率為26.08%;其中成功次數為2次,成功率為3.70%;得分分數為4分,得分率為10.81%。在新規則環境下,踢擊得分分值的提升,鼓勵選手多出腿,提高比賽的觀賞性,而中位技術相較于高位技術,路線更短、出腿和擊打速度更快,故中位的橫踢使用率遠高于高位橫踢。
后腿高位橫踢共使用了3次,使用率為1.45%,但在半決賽和決賽中未得分;前腿高位橫踢共使用了8次,使用率為3.86%,其中成功次數為3次,成功率為37.50%,共得到9分,得分率為24.32%。使用高位技術擊打得分是3分,得分分數高于中位技術,但金泰勛選手的使用率遠低于中位技術。首先,從動作路線來看,高位技術的擊打路線較中位技術更長,故出腿速度慢;其次,從防守的角度看,頭部在躲避攻擊時比軀干更靈活,故擊打頭部的難度高于軀干。綜合以上原因,金泰勛的高位橫踢的使用率不高,但前腿高位橫踢的成功率比較高,在比賽中一記迎擊為其獲得了3分的分數。

表4 金泰勛前腿橫踢戰術的運用

表5 金泰勛后腿橫踢的戰術運用
金泰勛是進攻型的選手,不論是前腿橫踢還是后腿橫踢的得分都主要在于進攻,且在橫踢技術的戰術組織上十分靈活,后腿橫踢在進攻上的使用率和得分率總體高于前腿橫踢。前腿中位橫踢具有路線短、速度快、分值高的優勢,在戰術上多用于打迎擊與進攻,亦可用于防守、阻擊,加之金泰勛在該級別的腿長與身高優勢,前腿中位橫踢對破壞對手的進攻起到很好的作用。前腿高位橫踢速度快、擊打效果好且得分分數高于中位,在組織進攻上也為之后銜接連續進攻的腿法以及變線做很好的鋪墊。金泰勛在比賽中運用前腿橫踢作為假動作來調動、試探對手,以捕獲對方的空當和時間差,雖然使用的不是十分頻繁,但在比賽時與對手的對抗過程中,金泰勛用前腿高位橫踢“抓點”非常巧妙;后腿橫踢較前腿橫踢發力路線長,力量和擊打效果更佳,主要以進攻為主,防守阻擊為輔,打法靈活、速度快。后腿中位橫踢的使用率和得分率都是最高的,在比賽中主要以進攻為主,也用于防守阻擊和反擊。后腿高位橫踢相對而言路線更長,速度稍慢,但分值較中位腿法更高,作為連續進攻中的腿法,破壞對手的防守線路,從而獲得一定的收益。
(1)進攻主動性強。通過觀看和分析比賽視頻,發現金泰勛在跆拳道比賽中表現出積極進攻、主動出擊得分的特點。與新規則鼓勵積極主動的進攻有關;
(2)擊打點準確,金泰勛在擊打護具的準確率上比同級別運動員高,與傳統護具時代注重擊打效果的比賽相比,電子護具對運動員擊打有效部位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更注重準確、有效的擊打;
(3)節奏適宜,控制得當,從對比賽節奏和失分點控制的分析表明,冠軍運動員比賽中出腿節奏的控制更好,表現在三局比賽的技術運用數量平穩,失分點和犯規的次數控制得當,是制勝對手的基礎;
(4)動作簡潔、快速有效。“快”是跆拳道項目本身的特點,優秀的運動員都偏向于運用速度更快的前腿技術比賽,規則引導比賽節奏、攻防密度增加,對“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比賽中表現在位移,技術動作、反應等快。
金泰勛屬于進攻型選手,得意技是后腿橫踢,使用率和得分率高。橫踢技術與戰術的使用密不可分,金泰勛的橫踢戰術組織靈活,在組織進攻時變線速度很快,動作效率高。金泰勛的前腿高位橫踢在對手進攻時打迎擊的效果非常好,與其相近級別的選手在模擬訓練中需要提高警惕。橫踢技術一直是基礎訓練階段和專項提高階段的主要訓練內容之一,是運動員技術構成與戰術組織的根基。在現今的競賽環境下,隨著分值的增加與電子護具的廣泛使用,性價比高橫踢技術仍然會在日后的訓練中占據主要位置。
(1)橫踢技術的訓練要與戰術意識的培養相結合。
技術是戰術的基礎,技術動作的儲備量決定了戰術水平;同時技術也離不開戰術,沒有良好的戰術意識和行動,再有效的技術水平也很難得到良好的發揮。所以要將橫踢技術的訓練與實戰結合起來,提高戰術意識,同時要加強針對橫踢技術防守練習。
(2)加強一般體能與專項體能的訓練。
體能是運動員競技能力構成的核心,尤其是在跆拳道項目中。2分鐘一局,打兩局,半決賽和決賽三局,對運動員的耐力是個很大的考驗。在訓練的安排中要注意運動員的力量、速度、耐力的訓練,同時注意體能訓練與專項的結合。
(3)重視橫踢技術創新。
創新技術,出奇制勝,新規則引導下,有別于傳統跆拳道技術結構的創新技術得到發展,如推+踢、橫踢技術的變線、推踢變橫踢等,使用率和成功率及得分比重上已超過多數跆拳道常規技術,成為贏得比賽勝利的重要制勝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