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大學 四川 成都 610000)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是我國教育思想中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貫穿于整個教育體系中,對學生的成長教育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同時,將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融入到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可以為教師提供更多的教學思路,對原有的教學方式進行創新和改革,為學生創造出更適合的教學環境,制定出適合的教學策略,以此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在體育實踐中,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也發揮著十分積極的作用。在體育教學改革中,體育教師在開展正常教學工作之中需要著重發揮其本身的教育研究主體性作用,在能夠對我國當前已有素質教育目標進行滿足的前提下來提高體育教學過程之中的整體教學質量水平。除此之外,還應當著重發揮教育實踐在體育教學工作開展過程之中的監督和指導作用,以改進教育教學思想和教育教學理念的形式來對體育教學實踐工作進行整體水平上的提升。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主要體現在三個層面。首先,是教學做合一。這個觀點也是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論中比較重要的內容,可以應用于不同的學科教學中。這個觀點強調教學要與實際相結合,同時要立足于實際的生活,重視教育與生活相結合,打破了傳統的教學觀念,使得教學不僅是在教中學,使得教與學相分割,而是要求實現整體的教、學、做的相互統一結合;
其次,是“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在這個觀點里主要強調,在教育中要將生活作為中心,生活也是教育的重要方面,教育的目標與生活密不可分。生活就是教育,這是因為教育不是一個階段的任務,而是貫穿于一生的,所以是與生活并存的。教育的意義也體現在對生活變化的實現。此外,教育是為了生活而存在的,生活的狀態與教育的結果有必然聯系;
最后,是“社會即學校”的理念。這一理念與“生活即教育”理念有著密切的聯系。就教育內容而言,應該根據人們的需要建立什么樣的學校;就教育形式而言,學校的建立要根據怎樣的實際需要。在這個教育理念下,教育的方式方法、工具、情境、材料都是可以改變和創新的,同時對學生的各方面能力的培養有著促進作用。
根據當前我國體育教學的現實情況來看,在實際開展體育課程教學的過程之中仍是以體育教師本身為核心來開展各項活動,學生對體育教學內容的接受相對被動。基于這種教育模式取向,使得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逐漸缺失,使得學生對體育的積極性難以得到充分調動。而且在實際過程之中,學生僅僅是將體育教師在每次課程中所布置的各項體育教學內容進行完成,這種固定的教學任務完成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積極主體性的發揮。由此可見,體育教師在開展實際教學工作之中采用該形式來讓學生完成固定任務很難發揮學生在實際體育教學過程中的主體性作用,同時這也是對傳統應試教育模式的一種固定化延伸,學生的參與更多地體現在完成學業上,而不是為了提高他們的身體素質。這不僅抑制了學生對體育學習的熱情,更對學生的身心素質發展有阻礙作用。在這個背景下,學生對體育實踐的認知不夠清楚,在進行體育實踐活動的過程中無法充分調動起積極性,實踐的效果也無法提高。
在當前體育教學過程中,教育教學思想較為落后也是影響體育教學質量水平提升的一大因素。為了提高課程考核最終的達標率,教師一味只追求提高學生的體育成績,對學生身體素質的培養缺少關注。很多學校的體育課程設置也存在問題,學校和教師在思想方面的落后造成體育教學效果無法提升。根據我國開展體育教學課程的本質目標來看,體育教學工作的開展主要是為了能夠更好的讓學生在學校中滿足其身心發展的要求,以此來更好的調動學生,對于體育這門課程的整體興趣,而并不只是為了實現體育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之中各項教學任務內容的應用性完成。這種由教師本身體育教學思想落后而引發的體育教學問題已經成為了當前阻礙體育教學質量提升的一個重要因素。而且根據當前體育教師開展體育課程的現實情況來看,當前體育教師并未能夠充分地關注到學生在開展體育教學過程中的主體性作用,課程內容和設定也只是根據教學考核一一進行分配。單一的教學內容是當前體育教學中的一個突出問題。這一問題的形成直接關系到體育教師自身的綜合素質,對教師更新內在的教學思想是很不利的。尤其是現階段,提倡素質教育的當下,學校的體育教學思想仍受傳統思想的禁錮,落后的體育教學思想成為阻礙學生個性發展需求的一大因素。
體育課程作為學生教學開展過程中的一門課程,它也需要教師設置一定的方式來對學生整學期參與體育課程的具體收獲進行考核。而以往應試教育之中的固定化教育考核方式,就成為了當前我國體育課程開展考核工作的一個重要方式。這種固定化的體育教學考核方式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大部分學生對體育興趣的提升,甚至會造成學生對體育實踐活動產生消極情緒。同時,單一的考核方式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差異性,尤其是針對那些身體存在缺陷的學生,或者身體素質比較差的學生。學生的個體差異和考核方式的單一存在著矛盾性。然而,在實際體育教學過程中會存在一些由本身生理因素而導致無法更好參與體育教學活動的學生,采用這種傳統方法對學生進行考核會在一定程度上對這部分學生造成生理和心理雙方面的影響,他們即使付出比常人二倍的努力也不能夠十分完好地對教師所設置的教學任務進行完成。因此,這種固定化的體育教學考核方式將會為學生的整體體育課程內容學習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影響,它會使得學生學習體育課程內容更加固定刻板化,這將使體育課程被許多課程所排斥,甚至影響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
在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中,強調練習的規律性和整體性。但同時也需要重視對學生個性的發展以及學生之間存在的個體差異。傳統的教學方式太過單一和模式化,教學方式無法得到靈活的轉變,使得學生的個性發展受到了限制。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都得不到充分的調動,也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生正常的成長發育。根據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理念,教育教學活動要重視與實踐相結合,因此,教師要將重視學生的實踐與個體差異相結合。在重視因材施教的基礎上,教師需要對不同班級內部每個成員的具體生理素質進行提前掌握和了解,對在體育課程開展過程之中一些生理素質較差的學生予以特別關注,讓她們能夠在心理和生理方面都能夠達到滿足。對于這類學生來說,體育活動要以身體健康為主。所以,教師要對這類學生進行具有針對性的教學引導,安排他們進行運動幅度較小的鍛煉,同時也要達到身體能接受大范圍之內。總之,要根據學生的身體情況進行評估,規劃處具有針對性的教學計劃,將不同的教學方法和多種形式的教育結合起來。
在體育的實踐活動中,也需要學生擁有足夠的創造力。學生對于一個學科的理解會影響他們在對這一學科進行學習時的狀態以及最終呈現出來的學習效果。因此,現如今的體育教學,一定要考慮到激發學生在體育活動中的創造性,并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創造空間和發展空間。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教學觀念需要有一定的轉變,不能只是依靠的傳統的教育思維,用強硬的手段要求學生進行相關的體育實踐活動。而是要充分尊重學生的意見,讓學生的自主性和創造力在這一階段得到充分的利用。所以,教師可以在課前,讓學生自主選擇活動的類型,也可以讓學生進行投票選擇集體的運動項目。教師需要發揮出自己在教學活動中的引導作用,在學生需要幫助的情況下進行調節和疏導,要將更多的活動時間與空間留給學生自由創造。
當前在實際體育教學工作之中,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教學思想已經日益成為體育教育教學工作開展過程之中的一個重要指導性思想。目前,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目的并不是為了提高自身的身體素質,而是為了獲得更好的體育學分,這是由于之前的體育課程體系造成的。所以,為了要改變學生對參與體育活動的想法,就需要從建立新的課程體系角度出發。讓學生在對體育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以及產生興趣的基礎上,逐漸引導學生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同時,教師在進行體育教學時,還應該從技能教學和體育思維教學這兩個不同方面考慮。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認識到參與體育實踐的重要意義,而不是只為了獲得好成績。同時,體育教學應與國際接軌,體現體育教學的創新性。具體的課程不應該太過單一。體育課程的內容應該通過體育教學中實驗拓展的整合來更新。體育教學中可以開展壘球、橄欖球等新型運動,這對培養學生學習體育的積極性具有積極的意義。
為了從根本上將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融入到體育教學實踐中,還需要重視突出全面教育的教學目標。根據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教學思想來看,體育教師在實際開展體育教學工作的過程之中,可以將學生作為體育課程之中的主體,保證學生在體育課程之中能夠獲得全面性的發展。而且教育部門還應當設置一定的法律條文來對開展體育教學工作進行完善和強制性遵從,以法律的形式對學生的整體體育課程內容開展進行規范。以陶行知先生的全面教育發展思想為主要前提基礎,開展教育教學改革工作需要全面性的、整體性的從各方面來對學生的技能以及知識等進行完善和發展,保證學生的基本運動需求得到滿足之下能夠實現生理心理的雙向發展。教學目標的確立充分考慮了社會需求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為教學目標的建立提供參考依據。
綜上所述,對當前體育教學進行改革,已經成為能夠更好對體育教學工作改進的一個重要舉措。而且由于體育教學工作的開展能夠從本質上與人類身心健康發展相符合,他也需要對體育教育教學水平進行提升。因此,教育的本質也應該表現為人的全面發展的動力。將陶行知教育思想貫穿于教學的始終,有助于突出教育思想的科學合理形成。因此,在具體措施的制定中運用陶行知體育教育思想,可以促進體育教學改革,為學生打造出更加良好的教學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