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敏梅 天津商業大學管理學院
前言:隨著中國經濟的繁榮發展、中國綜合國力的增強,“中國元素”的精彩綻放逐漸深入人心,崇尚中國文化蔚然成風。伴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傳統文化也開始借助視頻、音頻、電商等新興渠道,不斷轉換與升級,迸發出蓬勃的生機。改革開放幾十年來我國創造的各項偉大成就和社會取得的巨大進步,都在漸漸幫助我們樹立中國文化自信。中國文化正在走向歷史性的復興,這既不是照搬西方、邯鄲學步,也不是守舊回歸兩千年儒家傳統,而是繼承和發展那些今天仍然生機勃勃的文化傳統。“中國元素”在現代設計中具有重要的人文價值。在這種背景下,對于首飾設計來說,應積極創新首飾設計風格,將中國元素融入首飾設計中,讓“中國元素”為現代首飾注入生機。
(一)我國傳統對首飾的定義。首飾是指佩戴在人體上外露部分的特殊裝飾物。它分為純金屬首飾、鑲寶金屬首飾和珠寶玉石首飾三大類,包括頭飾、項飾、手飾、胸飾、腰飾、足飾等品種。首飾與擺設工藝品、日用工藝品總稱為飾品工藝品。
(二)西方對首飾的定義。西方首飾分為三大類:工藝品、高檔鑲寶首飾及金銀首飾。
工藝品即精美的工藝價值超過材料價值的首飾;高檔鑲寶首飾即用鉆石等精美寶石制作的高價值的首飾;金銀首飾指貴金屬制作而成的首飾。
“中國元素”是指被大多數中國人(包括海外華人)認可的、凝結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精神,并體現國家尊嚴和民族利益的形象、符號或風俗習慣。當然,中國的企業及品牌更是中國元素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元素”應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中國固有元素:比如中國的領土(包括300萬平方公里的領海),中國的人種,中國的景象等等;第二部分是中國傳統文化元素:比如中國書法、篆刻圖章、龍鳳紋樣、國畫等等;第三部分是中國的現代文化元素:比如北京的奧運精神,中國的航天精神,中國的電影文化,中國著名企業的文化等等。
本文中提到的中國元素在現代首飾設計中的應用主要是指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和中國現代文化元素在現代首飾中的應用。
(一)當今社會,隨著中國傳統文化復興,中國元素日益受到國內外品牌、各行各業的重視和運用,烙印中國元素符號的首飾種類愈發多樣,首飾蘊含的文化內涵也越來越突出。現代生活中首飾設計與人們的生活緊密相關。首飾除了基本的裝飾功能外,消費者更多地會考慮首飾帶給他們個人精神上的滿足。因此,首飾的造型除了基本功能外,其審美性及文化底蘊所代表的精神內涵倍受商家所推崇,中國元素首飾更加重視“文化鑒賞性”與“消費實用性”的有機融合,這使得它們走向大眾消費者的步伐日益加快。將中國元素融入到現代首飾設計中,把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人文因素與科技因素有機地結合起來,使消費者感受到精神的震撼乃至產生心靈上的共鳴,讓中國文化在現代首飾中得以體現并得以延伸發展已經是大勢所趨。
(二)中國元素首飾設計一向是珠寶首飾設計師“舞文弄墨”的熱點,一來可以吸引大批國外獵奇或鐘愛中國文化的消費者,二來也同樣深受國內傳統文化熱愛者的歡迎。
(三)中國元素是現代東方文化一塊不可或缺的瑰寶,它形式多樣、內涵豐富、題材廣泛、源遠流長,具有深遠的影響力。要使現代首飾在突破傳統形式的基礎上具有自身的文化特色,那么設計時從中國元素中汲取靈感無疑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將中國元素注入到現代首飾的新設計理念和設計方法中,及時產生新交體,新樣式,新方法,并讓其內涵在設計中自然流露,使當代首飾設計具有獨特的審美價值和文化意蘊,這對于現代首飾的質量和內涵都有很大的提升作用,也將會使現代首飾受到更多人的熱愛,對于推動我國當代首飾設計的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現代首飾中運用到的裝飾材料單一。由于首飾設計者往往只顧著如何將中國元素與市場流行趨勢相結合而常常忽略了首飾用材的重要性和流行性,導致現代首飾中所設計的體現中國元素的裝飾材料單一,很難成為高質量首飾,因此難以成為引領潮流發展的首飾,也往往難以成為高端消費者的選擇。
(二)我國現代首飾常常忽略自身民族特性,缺乏歷史文化個性。長期以來由于國人對西方文化的追捧,我國首飾設計風格整體偏向于國際化,缺乏了自身民族特色。但隨著我國傳統文化的復興,這一趨勢將有所改變。
(三)同質化現象嚴重。我國首飾設計缺乏創新意識,市場上的首飾大同小異,即使部分結合了一定的中國元素,但并沒能把自身的優勢特點發揚光大。
(四)設計者受傳統思想和消費者觀念的影響而使思維定式。由于較長時間受傳統思想的禁錮與消費者需求的限制,設計者往往很難突破定式思維的“囚籠”,難以推陳出新。
(五)我國首飾缺乏能在世界范圍有影響力的載體。雖然我國的經濟發展穩步上升,但我國首飾設計品牌中能夠在世界范圍內具有影響力的卻很少,這使得我國那些應用了中國元素的現代首飾的知名度不高。
(六)現代首飾中存在濫用中國元素的現象。中國元素根植于中國文化,然而很多設計師在并未能夠深刻地理解中國文化的深厚底蘊的基礎上,使中國元素沒能很好地運用到現代首飾設計之中,使得中國元素濫用現象發酵。現代首飾設計中運用中國元素在于精而不在于多,否則這也將影響中國元素在消費者心中的地位。
(一)選材要多樣化。具有傳統元素的飾品大量地用銀作為主要的金屬材料,設計者可以運用珍珠,珊瑚,貝殼,動物骨骼等有機材料以及綠松石,青金石,孔雀石和發晶等半寶石及玉石材料相互配搭,更好地顯示出首飾的傳統性特點。
(二)保護傳統工藝技法,將傳統工藝技法與現代技術相結合。許多傳統首飾加工工藝諸如花絲、燒藍、點翠等雖在現代社會生產中有所運用,但其是否后繼有人著實令人堪憂,為了避免這些寶貴技藝失傳,我國應多加鼓勵學習傳統工藝,同時注重傳統工藝與現代技術的結合創新。
(三)注重創新。首飾設計師在思考如何將中國元素融入到首飾設計時,應在多元化風格的基礎上豐富首飾的款式,使傳統文化間的優點相互融合,和諧發展,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實現創新,拒絕同質化。
(四)注重以人為本。首飾設計師在設計首飾時,要切合消費者對中國元素的需求,針對不同消費群體設計不同的具有中國文化底蘊的現代首飾,在實現差異化服務的同時,注重“以人為本”。
(五)加強中國經濟建設。良好的經濟基礎是促使中國元素首飾向上發展的基礎,唯有國家的經濟建設完善并達到一定高度,才能夠更好地實現文化輸出,促進中國首飾品牌走向國際化。
(六)加強行業領頭作用。珠寶首飾設計行業需要較為規范的領頭者們,將中國元素應用到現代首飾中應在于精而不在于多,如果行業領頭都沒能起到較好的帶頭作用,那么中國元素濫用現象則難以控制,這將不利于中國元素在現代首飾中的應用的發展。
綜上所述,在當今這個瞬息萬變的社會,中國綜合國力日漸增強,中國國際地位日漸提高,人們生活水平日益提升,人們對文化熏陶的追求日益強烈,華夏兒女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奮勇前進,全國人民都在積極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中國首飾也應該積極創新首飾設計風格,將中國元素融入首飾設計中,義不容辭地走中國特色首飾道路,進而走向世界的舞臺,為祖國的發展增添一份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