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素媚 林繼燦
廣東海洋大學寸金學院
管理類專業之間的關聯性比較強,以單專業方式開展實踐導致綜合性不足的問題也逐漸呈現出來,無法真正體現到學生的崗位綜合能力與決策能力,制約實踐教學的進一步發展。跨專業實驗平臺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崗位綜合能力與決策能力。
跨專業綜合平臺是一套面向管理類、財經類、現代服務業類相關專業的綜合實踐教學資源體系,也是一套復合型、綜合型、技能型、創新型管理人才的云平臺集成式培養方案。平臺以協同型技術為基礎,以涵括各類管理和應用模式的實踐包為主要內容,全面研發和拓展針對各專業和各崗位的綜合實踐教學資源。
平臺采用現代互聯網技術、人機交互、云技術,遵循實踐導向、崗位導向、DACUM職位分析、體驗式學習、雙主教學等現代教育理念,采用業務流程驅動的任務驅動模式。平臺依托現代商業社會環境模型、現代企業管理模型、崗位能力成長模型三大仿真模型,經過典型院校實踐運營多年的應用經驗基礎上,全面構建現代企業運營的模擬仿真環境,培養復合型、創新型應用人才和管理人才,成為未來具有卓越才能的管理者。
1.以跨專業配置團隊為模擬組織。跨專業綜合實踐教學中,參與團隊或組建模擬組織是由不同專業的學生組成的,學生的專業和人數根據實際的實踐教學需求進行配置和安排。
2.以團隊教學形式指導授課。跨專業綜合實踐教學的主體不同專業的學生,因此,授課教師也由來自不同專業而進行組建而成。跨專業綜合設定實踐現場指導、考核評估等環節。
3.跨專業實驗的指導者是教師。在跨專業的綜合實驗中,教師則是組織者、指導者及考核者,而學生則是課堂主體。由于跨專業實驗課程是以學生團隊為單位,該形式決定了評價方式需要采取團隊評價與個人評價結合。
1.建設跨專業實訓綜合平臺。傳統畢業實習一般企業不會讓實習生接觸到核心類業務,這樣實際校外實習時很多是被邊緣化。建設高水平的管理實驗中心,開展高質量的管理實驗實訓教學,規劃覆蓋四年的實驗實訓安排,構建特色實踐教學多層次體系,形成單項實驗、專業實驗、綜合實驗、校內仿真跨專業實習、校外單位實習和畢業論文設計的多層實踐教學體系,培養學生的綜合管理能力,實現人才培養的創新實踐教學模式。
2.構建跨專業綜合實驗教學團隊。相對專業教學來說一般是以專業課程和知識點為驗證軟件,在教學上相對單一,一般以教學為主。因此,由單一教師教學轉向為團隊教師教學,通過研究設計型綜合實踐教學,推動學校綜合實踐教學改革,建立一批具備設計能力的綜合實踐教學能力的教師隊伍。
1.專業知識與技術實踐能力。平臺有明確而詳細的專業分工,參加仿真實驗平臺實習的學生,均將根據其專業屬性安排具體工作崗位。每一位實習生在整個團隊合作的過程中,必須最大限度地運用專業知識和技能,方能完成團隊的使命。跨專業知識復合運用能力。掌握競爭對手動態,掌握產品市場化運作流程,使管理類學生在相互配合模擬廠商運營同時關注產品研發活動。
2.團隊組織、協作能力。在綜合仿真實習的過程中,學生們將體會到發揮團隊整體力量的重要性,所有成員必須一方面最大限度地施展個人才智,另一方面積極響應團隊其他成員的需求,善于溝通,相互信任,彼此激勵,為了共同的目標攜手前行。
3.市場競爭意識與能力。綜合仿真實習平臺以公司為運作單位,產品營銷、物流服務,仿真市場環境中的諸多業務環節,均保持多家運營商進行符合市場規律的相互競爭關系。
4.創新與創業能力。綜合仿真實習平臺訓練的不僅僅是標準化業務流程,更注重培養學生從產品設計到市場化運作過程中,必須掌握的與瞬息萬變的經濟環境相適應,制定與實施商業戰略與戰術的能力。
跨專業平臺將不同專業或學科的學生融合實習,在實習過程中針對專業知識類和管理綜合類實踐項目互相融合,通過學生以團隊協作方式完成經營、模擬、決策,讓學生自主思考,自主決策,自主解決的思路,拓展學生知識面,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際工作中,通過在校內提前進行仿真實習,可以更清楚的進行崗位認知,掌握自身崗位適應能力,幫助學生進行就業選擇與能力知識補充。學生完成實習后可以驗證和鞏固學生的專業知識,定位學生自己的崗位適應與能力,為今后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