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麗霞 中共丹東市委黨校
對于丹東這個處于工業化中后期的城市,工業仍然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2015年之前工業以每年兩位數增長率帶動著丹東經濟高速增長。2015年之后,在供給側改革的大環境下,我市傳統產業“原材料工業”受到較大影響,另外,遼寧省公開數據摻水造假問題,政府要求各地區做實數據,2015年和2016年工業增加值分別下降13.7%和8.4%,導致丹東市GDP下降3%和2.2%。伴隨著數據水分逐漸擠出,加上前期政策消化期已過,國內市場需求明顯好轉,2017年丹東市工業增加值增長5.1%,2018年工業增加值增長7%,丹東經濟觸底回暖,2017年丹東GDP增長2.8%,2018年增長0.4%。
紡織服裝、服飾業和醫藥制造業是丹東的傳統產業,在丹東市國有體制改革之后這兩大行業幾乎就退出了工業重點行業,近年來,行業內企業通過技術突破和品牌培育實現了企業升級,在經濟加速下滑、傳統重工業經濟總量不斷收縮的情況下,這兩大傳統行業逐漸凸現出來,連續兩年保持10%左右的平穩增長速度,重新成為了帶動丹東經濟增長的新動能。以紡織服裝產業為例,我市服裝企業有近1000家,發展模式已經逐漸從國際品牌代工向自主品牌創建轉型,這些企業以前是專門為他人做嫁衣的打工者角色,他們更能深刻的感受到技術和品牌的高附加值,更清晰的知道轉型升級是傳統企業的必經之路。
丹東市高新技術產業基本形成了以現代交通、先進制造、新材料領域為主導,以電子信息、新能源與節能為補充的產業發展格局。2016年和2017年在其他行業大幅度下降的情況下,只有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連續兩年保持近20%的行業增長率,體現了高技術產業強大的發展后勁。2017年丹東受理申請專利近350項,授權專利150項。全市已認定的包括東方測控技術有限公司、丹東奧龍射線儀器等高新技術企業92家,其中,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7家。受國際國內環境影響以及民間投資活力不足,2017年丹東市固定資產投資延續前兩年的負增長態勢,但是高技術產業投資卻出現大幅增長,完成投資2.22億元,同比增長80%。儀器儀表行業和醫療器械制造業是帶動我市高新技術產業投資高速增長的主要兩大行業,這兩個行業的投資占高技術產業總投資的90%。2017年丹東高新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40億元,形成了高端裝備制造、先進功能纖維與織物、生物健康和現代服務業四大主導產業。
對于來丹東投資的經營性企業,在實際中,時常能遇到抵押物與經營地址分屬兩個區域的情況,即使借款人資產狀況、經營類別等各個方面均滿足貸款產品規定,也無法提供異地抵押貸款。其實有許多商業銀行(錦州銀行、中信銀行)都已經開展了此項業務,以錦州銀行為例,該項業務的名稱為“小微企業經營性貸款”,早在十年前就已經允許企業異地抵押。因此,無論是研發成果抵押,還是異地抵押貸款,都是為了更好的解決我市企業尤其是中小民營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必須創新金融產品,根據企業的不同情況和融資需求,打造多種金融項目。
丹東緊鄰朝鮮,朝鮮是丹東主要的貿易國,2018年之前,在朝鮮局勢極不穩定的形勢下,對朝貿易仍然占丹東對外貿易總額的一半以上,伴隨著朝鮮局勢的日益穩定,丹東貿易市場潛力巨大,未來我市要以此為契機,繼續推進丹東綜合保稅區申報工作,以及國門灣中朝邊民互市貿易區相關配套設施的不斷完善。此外,日本、韓國都是丹東主要的出口國家,但我市的出口主要以原材料、初級加工產品為主,必須不斷延伸生產價值鏈,提高產品附加值。為了不斷攀升全球價值鏈,積極鼓勵企業尤其是規模以上企業與遼東學院、遼寧機電學院等院校開展合作。加快尼龍56、北斗應用平臺及產品、工業及醫用X射線儀器等重點產品的自主設計制造。著力培育一批像東方測控、克隆集團、百特儀器等龍頭企業的輻射帶動作用。
不同于沈陽、大連的大型成套裝備制造產業,丹東的裝備制造業是以智能裝備、輕型精密裝備為主的精密裝備制造業,產業規模小,增長動力不足,高技術含量、競爭力強、高成長性產品相對較少,能與國外進行競爭的高端產品更少,而技術相似的產品還存在不成程度的惡性價格競爭。我市規模以上高新技術企業很少,曙光汽車、五一八內燃機兩個支柱企業的產值規模就占全丹東市高新技術產業總產值的四分之一。以通用設備制造業為例,2017年,我市通用設備制造業增長26.9%,主要原因是這個行業的重點企業遼寧五一八內燃機配件有限公司推動技術升級,引進了中國第一條對擊錘生產線,生產效率明顯提升,企業銷售收入提高,直接帶動了整個行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