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立
貴州廣播電視大學(貴州職業技術學院)
傳統文化承載的是一種傳承和民族特質,蘊含了中華上下五千年的優秀品質和民族烙印,乃至是一種風土人情的精髓,簡單的說是一種民族特質,是一種智慧,一種思想結晶。一個民族長期發展所形成的全部財富的總和,具有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兩個內涵。廣義上我們可以大致分為四個方面:一是精神實質;二是行為觀念;三是體制;四是物質傳承。通常我們所指的傳統文化最重要的部分——精神實質(精神文化),精神文化也包含在其他三個方面的內容中,它對文化的其他三個方面都有重要影響,因此精神文化在傳統文化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因此,一般來說,傳統文化指的是精神文化。傳統文化的特點主要有兩個方面:第一,它有著悠久的歷史,不同于古羅馬文化和古埃及文化,幾千年來沒有中斷過,不僅吸收了少數民族文化,而且還吸收了外來文化;第二,博大精深,它將許多不同的思想、觀點結合在一起,相互借鑒,不斷發展,所以它是一個完整的文化體系。
思想政治教育是塑造大學生思想意識的有機載體,是學生在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助推器,是意識形態教育的最好工具,是讓學生樹立遠大理想,立鴻鵠志,傳播正能量的無形教具,是為黨育人和為國育才的重要途徑,是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武器,是培養社會主義建設和接班人重要舉措,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強軍之道,是豐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重要內容,是大學生在職業生涯中和社會發展中的精神依托。為大學生開設思想政治課教育,出發點是幫助學生樹立榜樣,洗禮思想,凈化心靈,讓大學生清晰地認識到中國的制度優勢和文化自信,提高政治意識,提升政治涵養,踐行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把傳統與時代精神結合起來,結合具體和個別問題,使之成為一個活的價值實體或道德實體。一方面在多媒體信息化的今天,我們要牢牢把握網絡這塊主陣地,把思想政治教育之魂鑄入學生,使得思想政治教學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度融合,融通發展;另一方面,關鍵在于人和教師。新時期,思想政治教師應把思想政治工作看作一種職業,而不僅僅是一種職業。另外,要做好教學科研工作,處理好教師與學者的關系,把思想政治課教學與科研有機結合,積極探索和確立有效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目標。再次,在研究和把握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的同時,要把研究成果轉化為教學成果,不斷提升思政課的品質和質量,真正實現課程思政在日常教學中的意義,從而使思政課“科學公式、精湛的技術”得以實現,時尚“包裝”色彩,香味濃郁,營養豐富。最后把優秀的傳統文化融入課堂教學中,讓革命文化基因傳承,提升文化自信的精神實質,進一步增強大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感,豐富大學生意識形態,提升大學生的精神實質,讓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與時代價值和當代主旋律相融合,使教育成為當代大學生關注的焦點。
大學時期是大學生樹立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重要時期,傳統的中國文化中對于“三觀”的培養也十分重要,蘊含著豐富的教育資源,是培養榜樣力量的無形教具,是發揮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舉措。首先,傳統文化中的世界觀教育通過人與自然的關系體現出來,使大學生懂得如何看待自然世界。其次,傳統文化可以使大學生明白人生的目的和意義。另外,傳統文化可以使大學生理解“利”與“義”的關系,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傳統的中國文化里,提升大學生的道德素質是倫理學的核心內容,從古至今,中華民族都非常重視個體道德素養。在思想政治理論課中融入傳統文化,促進高職學生對價值理念和道德觀念的認知,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念,提高道德修養。
在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應重視大學生人格的培育。目前,大學生要想立足社會,就必須具備健全的人格。首先,傳統文化中的自我完善是其精神的體現,其次,傳統文化中的“高尚正直”精神可以增強大學生的自信心,從而使他們具有健全的人格。
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大力推進課程思政。一般來說,高職生的傳統文化教育應該從小學開始,拓展小學、初中和高中傳統文化的內容和精神。在大學時期,高校在開展傳統文化教育時,應了解中小學階段的教育狀況,以便能夠在教材和教學內容上與之有效銜接,從而使高校的傳統文化教育與學前教育不分離。其次,在課程設置上,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當中,拓寬課堂教學內涵,豐富教學內容。在對大學生進行傳統文化教學時,應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作用。此外,在教材方面,必須進行設置專業的傳統文化課,如《中國傳統文化導論》等,在必修課中將傳統文化課程加入,使之成為各專業都必須學習的課程。同時,讓優秀傳統文化融入課程思政,成為一種常態機制,作為課程設置關鍵點。如一些倫理道德內容可以加入法制、思想政治教育中。根據不同專業的學生調整傳統文化課程,并結合專業特點。最后,我們必須充分發揮網絡技術的作用,加強微信、微博等傳統文化內容的推廣。
教師在高校傳統文化教育中的作用至關重要。首先,高校應加強傳統文化課程教師的職業技能教育,提高教師的傳統文化素質。長期以來,對傳統文化教師進行培訓和評價,組織傳統文化教師定期研究傳統文化的精神和內涵。其次,高校還可以定期舉辦一系列講座,使教師在傳統文化中得到熏陶,提升個人素養。最后,有必要對高校輔導員的傳統文化水平進行提升,使其人格魅力不斷增強,通過自己的言行成為大學生學習的榜樣,在優秀的傳統文化學習氛圍中,營造全校傳統文化學習的氛圍,促進大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傳統文化。
第一,通過網絡技術傳播傳統文化。當前,我們已經進入網絡時代,互聯網對大學生產生了非常深遠的影響,從其對大學生思想行為的重要影響來看,互聯網已經成為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關鍵因素。高校應不斷加強網絡建設,搭建傳統文化教育平臺,通過互聯網開設傳統文化學習專欄,使學生能夠在線學習。與此同時,利用互聯網,可以打開微信和微博等傳統文化,使傳統文化知識可以用來向任何大學生傳承傳統,大學生可以隨時隨地學習和了解自己喜愛的傳統文化,也可以增加大學生之間的互動,分享他們對傳統文化學習的感受。第二,通過學生社團傳播傳統文化,建立與傳統文化相關的學生社團,如戲劇社,可以與中國古代文化相結合,形成劇本,在舞臺上展示,讓更多的學生學習傳統文化,自覺地加入傳統文化發展的行列。
在課程思政中融入優秀傳統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發展的重要手段。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規范,結合時代要求繼承創新,讓中華文化煥發出永恒的魅力以及時代風尚。”這是立德樹人的關鍵舉措,是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目標和任務,為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創造了新的機遇。中國傳統文化具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內容,傳統文化具有許多優點和品質,值得學習、借鑒和發揚光大,因為它可以為人們的自我修養提供有效的指導。因此,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要融入傳統文化,一方面,大學生要做好自己的道德修養,另一方面,使中國傳統文化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使中國傳統文化的特殊魅力充分地展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