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志紅 江蘇商貿職業學院
近年來,我國職業教育迅猛發展,高職院校的發展規模持續增加、辦學質量顯著,經濟社會發展的人才支撐作用凸顯。但是,高職院校自身在內設機構與崗位設置、制度規范等內部控制方面卻相對滯后,相關教育教學經濟活動的內部制衡與監督還時有缺失,有些高職院校貪污受賄行為偶有發生,如何建設高質量高效率內部控制體系十分迫切。
所謂高職院校的內部控制體系,是指高職院校為了實現內部控制目標,通過修訂完善相關規章制度、實施辦法、工作流程,對經濟活動,特別是重點領域、關鍵崗位的風險進行有效防范與管控,確保每一經濟活動、每一活動環節,既有實施部門與具體責任人,更有督查制約部門與督查制約責任人,形成科學、全面、閉環的內部控制體系。
通過調研,目前高職院校內部控制主要行政手段以干預為主,校內機構崗位設置交叉重疊、內部信息傳遞相對滯后、內控制度不夠完備、內部監督制衡力度不夠,內控環境還沒有完全形成。
1.高職院校內部機構與部門設置交叉重疊。目前高職院校多數由原有的老中專校合并或獨立升格形成,管理思想還存在中職管理的痕跡。機構與設置普遍有兩種模式,一種是扁平化模式,部門、崗位小而全,導致機構與崗位之間存在很多交叉重疊,某項職能多個部門涉及,沒有明確牽頭主題,具體實踐過程中導致有些職能大家讀取主動實施,但有些棘手工作卻無人問津,最終導致推諉扯平現象時有發生,工作效率低下,內部約束機制沒有完全形成;另一種模式是大部制設置內部機構,導致權力相對集中,內部制衡不夠,不利于內部控制。
2.高職院校內部信息傳遞相對滯后。目前高職院校的辦學規模普遍在8000人以上,有些甚至接近2萬,校內機構、教職工較多。部分高職院二級管理比較成熟,部門院系之間人、財、物管理相對獨立,內部審計督查一般3年一個周期,導致院系部門之間信息傳遞不夠及時。
3.高職院校內控制度不夠完備。制度建設是加強高職院校內部管理的重要抓手,高職院校隨著規模、事業的發展,其經濟活動涉及面越來越寬,內部制度相對比較滯后。有些制度、規范、實施方案已經時過境遷,無法適應當前的辦學經濟活動需要;制度修訂完善不夠及時,時有制度缺失現象,導致有些事項沒有執行制度依據,缺少制度制約。
4.高職院校內部監督制衡力度不夠。高職院校由于存在校內機構崗位設置交叉重疊、內部信息傳遞相對滯后、內控制度不夠完備等現象,導致內部監督制衡相對滯后,甚至流于形式,有效監督制衡機制沒有完全形成。
落實從嚴治校要求,確保學校經濟活動合法合規,確保學校資金、資產、信息等安全、有效使用,確保學校財務報告及相關信息真實、完整、可靠,有效防范舞弊和預防腐敗,提高經濟活動的效率和效果,促進學校各項事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各項內控制度的建立與實施,要行得通、做得到、管得住、用得好、可持續。
1.加強內部控制體系建設宣傳發動。首先要通過線上線下的問卷調查、學習調研、座談會等形式,學習宣傳國家、職業教育以及高職院校自身的發展定位、內部控制路徑、目標,讓全體師生員工了解內部控制對學校事業發展的意義;中層以上干部要帶頭學習上級內部控制的規范要求,落實內部控制建設的各項任務,牢固樹立內部控制理念,盡快實現由“要我內控”到“我要內控”的理念轉變,將內控意識貫徹于日常工作中,有效防控經濟活動中的各類風險,提高工作質量和效率。把全校師生員工的思想統一到學校的發展目標上來,實現人人關心學校發展,人人參與內部控制。
2.健全學校內部控制組織架構。成立學校內部控制建設領導小組,下設工作組和檢查組。領導小組一般由學校領導班子成員、教代會代表組長組成,主要負責規劃和制定學校內部控制建設的基本思路、工作重點、建設計劃等;組織全校各部門開展內部控制建設;建立健全學校內部控制建設組織體系和制度體系,推動內部控制建設常態化。內部控制建設工作組一般由分管財務、質量控制的校領導以及校內二級部門的部門負責人組成,主要負責組織梳理經濟活動的業務流程,明確業務環節,編制流程圖;系統分析經濟活動風險,確定風險點,選擇風險應對策略;健全完善各項內部管理制度。內部控制建設檢查組一般由分管紀檢、監察、審計的校領導,紀檢、監察、審計等部門負責人,以及教代會代表組長組成,主要負責對內部控制建設進度、時效等進行適時督查。
3.科學設置內設機構與崗位。高職院校要依據國家職業教育發展改革實施方案以及上級對于高職院?!敖洕顒觾炔靠刂茖嵤┲改稀?,結合自身發展需要,科學設置內設機構與崗位,同時關鍵要明確各部門的職能與各崗位職責,在部門與崗位設置、職責分工、業務流程等方面要形成相互制衡和相互監督的工作機制,如有交叉一定要明確牽頭主體、配合部門如何配合,明確相關經濟活動的責任主體與責任人,以免推諉扯皮,確保每一項經濟活動過程可控、責任可追溯;設立高職院校內設信息技術機構,全面提高高職院校信息技術素養,科學使用現代信息技術,提高校內信息傳遞效率;按照內控需要設置黨群、審計與紀檢監察機構,相關經濟活動盡可能年內內部審計督查到位,縮短校內經濟活動信息傳遞時間,實現有效制衡。
4.健全完善學校制度與流程。學校教學、學生、人事、后勤、招生、就業、科研、財務、校企合作等職能部門要根據上級相關政策、規范與要求結合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目標以及事業發展需要,組織梳理教育教學以及業務活動流程與環節,編制流程圖,全面分析、確定經濟活動風險點,明確相互制約環節,精準確定風險應對對策,修訂完善各類校級規章制度與實施方案,制定校級層面內部控制實施細則。
首先,必須全面推進。內部控制的制度與流程要確保覆蓋高職院校校內所有經濟活動和經濟活動全過程,貫穿高職院校經濟活動的計劃、決策、執行和監督全過程;科學制定崗位職責、管理制度和業務流程,要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將內部控制嵌入經濟活動的各個層級、各個方面、各個環節和各個崗位。其次,突出問題導向。在全面控制的基礎上,重點關注人事管理、預決算管理、資金管理、資產管理、采購管理、工程項目管理、經濟合同管理、校辦企業管理等重要經濟活動及其可能產生的重大風險,細化經濟活動運行流程,明確關鍵崗位、關鍵控制點和控制措施,提高內部控制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5.開展內部控制建設評價。首先,要充分發揮高職院校教代會的作用。教代會代表對學校的事業發展、教育教學活動都非常了解,他們的意見一般比較客觀,校內機構與崗位設置、相關經濟活動的內部控制制度與工作流程等要廣泛聽取教職工代表的意見,提高內部控制可操作性。其次,可通過邀請高職院校同行專家對校內部控制機構、制度、流程、制約與督查,召開專家論證會,進一步修訂完善。
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對職業教育的定位作用、發展路徑、政策保障等都作了明確要求,高職院校加強內部控制體系建設既是國家加大職業教育發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對高職院校自身發展的必然要求。當前,高職院校正面臨加快發展黃金機遇期,加強內部控制體系建設是學校規范治理、保證自身健康發展的有效保障,更是高職院校今后應對各類經濟活動風險挑戰可依循的操作方略,是高職院學校深度服務于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格局的有力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