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瑛琪 陸柏青 羅馬
浙江農林大學暨陽學院
在法治時代,無論是新興行業還是傳統行業的發展必須在法制化的框架下進行,政府的監管活動和準入必須以在相關法律法規的基礎上建立。網約車行業的相關法律法規的優化不僅是建立網約車的法律運作機制,更是促進其他行業相關法律的完善,確保市場健康有序發展。
數年內,共享經濟迅速萌芽、發展,作為新興模式,它運用互聯網技術搭建平臺、統籌數據、分享各項閑置生產要素,盡可能推動資源發揮最優價值。網約車便在這一背景下應運而生,它的出現使政府的監管面臨新考驗。根據調查發現,紹興市注冊的網約車數量在全省范圍內排名第四,發展規模和輻射范圍逐步擴大。在全市所有注冊的網約車數量中可以看出網約車公司化運營的趨勢比較明顯。紹興市先前圍繞傳統出租車、市場監管范疇設立的法律體系,涉及到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地方性法規等不同位階,但是由于網約車成長屬性和現狀,有關法規無法精準發力,若要監管網約車,我們務必正視法律法規的缺失問題,它可能帶來低效監管的后果,還可能產生監管空白地帶。即便如此,我們依舊要肯定網約車所帶來的優質服務體驗,其貢獻不止是便利了日常出行,減輕了交通負擔,還增加了就業崗位。因此,我們理應秉持理性態度評價網約車,尋找優選管理方案,確保該行業高效、穩健成長。
目前紹興市的網約車平臺尚未給出健全化的監管機制,因而安全風險系數偏高,也誘發了不少負面事件。現存不足之處包括:現行法律缺失、制度缺少、執法艱難等,使相應監管工作挑戰升級。在法律層面,紹興市網約車還沒有劃歸出租車監管區間,因而出租車行業對應的法律條例難以直接干預網約車違規活動。網約車平臺以公司口碑、行業盈利前景等為立足點,對待管控行徑采取輿論引導、約談等手段予以處理,導致法律效力減退,行政部門無法真正干預網約車違規運作事件。
傳統出租車的參與者類別比較單一,分別為司乘人員、乘客。相比之下,網約車在運營過程中涉及到多方的法律主體。乘客需要利用互聯網平臺整合信息,制定出行計劃,滿足出行需求。法律主體更為多元化,因此法律關系處理過程更為棘手。缺乏清晰的法律文件規定,便難以對網約車進行規制,網約車公司需應對更大隱患壓力,產生糾紛后,各方擔責范疇模糊。網約車法律法規的難題需要盡早解決,保證紹興網約車市場有序發展。
國內當前推出的《暫行辦法》,是目前圍繞網約車行業的唯一適用文件,現階段立法位階有待提高。而對比其他國家,不少國家著手編制專門立法文件,健全立法監管機制,使網約車獲得了秩序化、規范化的發展平臺。因而,我國及地方政府也需建構立體化的立法監管機制,確保各項規定具體化,明確各方責任。
政府務必改革監管模式,借助互聯網數據技術,聯絡公安、信息安全、交通部門,形成協同監管平臺。細致地講,政府要在事前階段介入引導,增進對網約車司機、車輛的合理性審查力度;在事中環節內,充分發揮大數據、互聯網作用,跟蹤評估網約車交通路線中的潛在風險,收到乘客反饋信息時,第一時間予以響應,向社會公示事件響應情況;從事后階段發力,若是存在違規違法情形,或存在舉報記錄,一經確認務必嚴肅追責,確保行業規范化運行,加深大眾對該行業的認同度、信賴感。
通過研究、設計地方性法規,嘗試推行法規并歸納實踐閱歷,為規劃網約車提供依據,紹興市政府可委托第三方立法,結合紹興市的具體情況制定地方性法規,并努力與法律、行政法規相配套,做到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堅持市場經濟原則、堅持既“放活”又嚴管、秉承創新思路,遵循法治理念、公正精神,為監管模式革新提供前提基礎。
總而言之,由于網約車的發展時間較短,必然存在一定的缺陷需要加以規制,加上網約車相關立法的不完善,導致網約車法律規制上存在一些問題,政府也應在規制方法上進行創新,要實現這一目標需要立法、行政、司法等多方的努力。我國網約車行業仍要努力摸索前行,在各界共同參與建設的過程中,逐漸邁入持續性發展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