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婉 北京東方信達資產經營總公司紀檢監察部
Richard Paul和Linda Elder所著的《批判性思維工具》中把批判性思維定義為:基于良好判斷、使用恰當的評估標準對事物的價值進行評估和思考。
批判性思維作為一種思維方式,具有以下典型特征:一是能夠充分認識到自我認知的局限性,能夠意識到自己的思維慣性;二是可以充分認識問題的復雜性,并能持續保持好奇心和耐心;三是以事實證據為依據,不偏向于個人喜好妄作評判;四是愿意傾聽和理解他人不同觀點,能夠及時對已知錯誤信息進行修正。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對堅持和完善黨和國家監督體系、強化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提出了新的要求。全面從嚴治黨不斷向縱深推進,新形勢新任務要求各級紀檢監察組織要在強化日常監督執紀上下功夫。
對于紀檢監察工作,在收到信訪舉報問題線索時,要進行情況了解,對問題線索屬性進行分類處理,按照信訪舉報工作流程進行呈批。在對問題線索進行初步研判時,紀檢監察工作人員要充分進行分析和判別,甄別證據材料的有效性和真實性,哪些應該予以采信,防止產生誤導信息效應,針對每一個問題線索進行情境歸因和分析。
面對信息量復雜的具體案件,如何從中提煉出對決策有用的信息,是紀檢監察人員審查調查工作的重點和難點。信息環境的復雜性以及辦案人員的認知能力優先,在案件分析工作中難免出現偏差。如何提升案件分析質量,減少和避免失誤,是紀檢監察人員面臨的艱巨任務。因此,批判性思維是完成這項任務的重要工具之一,將批判性思維融入案件審查調查的每一個環節,能夠充分發揮批判性思維在紀檢監察工作中的最大效能。
談話函詢是紀檢監察工作中常用的問題線索處置方式,要求每次談話函詢前都要針對具體的人和事進行全面分析,理清問題線索的具體內容和脈絡,研究制定具有針對性、可行性的意見,并履行嚴格的審批手續。程序上的嚴密規范既防止小題大做,又防止跑風漏氣、線索流失,最大程度減少談話函詢的主觀性和隨意性,有助于解決一些對談話函詢“不敢用”“不愿用”的顧慮。在此過程中,程序必須嚴謹規范,紀檢監察工作人員個人的刻板印象和信念固著都會影響著談話函詢結果的有效性。及時有效運用批判性思維,可以防止小錯釀成大錯,小問題變成大問題。
紀檢監察工作不同于一般的事務性工作,也不僅僅是處理少數有嚴重問題的干部,而是著眼于全面從嚴治黨,加強黨的紀律建設,強化紀律的剛性約束。批判性思維作為一種思維認知工具,受到具體紀檢監察工作人員的工作經驗、性格特征、文化知識背景以及所處的工作環境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批判性思維不是與生俱來,可以通過后天環境因素進行培養。
加強批判性思維的宣傳教育,有效引導運用好批判性思維方式,是完成批判性培養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通過分層分類集中開展有針對性的專業培訓,增加紀檢監察工作人員對批判性思維的知識儲備,深刻理解其內涵和重要意義,實現對這一思維模式的習慣養成,進而使之內化于心、外化于形,從主觀意識層面積極主動地在學習培訓中逐步提升批判性思維能力。
各級黨組織要做支持紀檢監察工作的堅強后盾,把基層紀檢委員配備和發揮作用情況納入基層黨組織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和黨建工作年度考核指標體系。同時,營造能夠使紀檢監察工作暢所欲言的工作環境,使決策者聽到不同的聲音。良好的組織環境保障有利于批判性思維的養成和發展。
批判性思維能力的運用會受到當下所處的工作環境等外部因素的影響,但是從紀檢監察工作人員自身做起,積極主動地將其應用于工作實踐,在實際工作中自主強化批判性思維能力的鍛煉,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堅持理性思考,敢于各抒己見,獨立思考,愿意推敲審視自己的思維過程。在實踐中積累經驗,全面認識思維模式在紀檢監察工作中的作用,提高批判性思維能力。
綜上所述,紀檢監察工作人員運用批判性思維,可以明確具體需求,有的放矢。在信息紛繁復雜的問題情境下,從中提煉有效信息,將所接收到的內容轉化為關鍵信息。在紀檢監察工作中融入批判性思維的方法,不僅可以減少工作失誤,并且可以充分發揮批判性思維在紀檢監察工作中的作用,從而更精確的解決實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