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永麗 逄建波
山東省調水工程運行維護中心平度管理站
基于我國信息化時代發展速度的加快,我國經濟社會產生了明顯的變化,事業單位、行政單位現行會計制度已經無法滿足我國經濟發展的實際需要。故而,我國財政部門結合時代的要求以及我國行政事業單位現狀建立了新政府會計制度,并開始頒布與運行。新政府會計制度之中將政府會計工作分為預算以及財務兩個大項,建立了適當分離但彼此銜接的雙重會計制度。而謹慎性原則一直是會計核算過程中必須遵守的原則之一。為此,謹慎性原則如何應用于新政府會計制度之中也成為許多學者關注的熱點。
(一)完善謹慎性原則。新政府會計制度之中正確且合理應用謹慎性原則,是對我國會計準則的根本性落實,具體可采用的措施包括如下方式:第一,會計準則的健全是實現謹慎性原則得到貫徹的必要措施與保障,會計人員核算操作標準應視為準則。第二,審計監督力度有所強化,加強內在限制機制同樣是貫徹謹慎性原則的根本。企業于會計核算期間采用謹慎性原則的目的是確保政府經濟利益不受損害。第三,會計工作人員個人素質有待提高,會計核算應用于實際工作之中均將政府作為主體,重點貫徹會計的道德規范,強化職場判斷能力以及制動性,謹慎性將針對政府投資與會計核算期間的有效人為因素保證。
(二)雙重會計核算模式。《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之中明確規定,政府會計工作應分為預算會計以及財務會計兩項工作,而會計核算應兼具兩項職能。預算會計是基于收付實現制度針對政府目前預算收支狀況予以分析。財務會計定則基于權責發生制,針對政府所形成的全部經濟業務以及有關事項予以合理的會計處理。相較于預算會計而言,財務會計核算所包括的內容更為全面且包含的內容也更為豐富,從而實現對我國政府單位財務現狀予以更為合理且系統化地分析。我國各個行政事業單位結合相應的核算基礎以及核算需求開展預算會計以及財務會計的平行計算,針對收支業務通過“雙分錄”的會計方式予以核算,之后編寫雙報告,即包括決算報告以及財務報告,使得職能有一定的分離。與此同時,采用勾稽檔期財務盈余以及預算收支結余的關聯,使得兩者之間也存在一定的銜接與補充。
(一)引入壞賬準備。新政府會計制度遵照謹慎性原則,參考企業會計制度也引入了“壞賬準備”這一概念,規定針對收回之后并不上繳的財政專戶,其應收賬款以及其余應收款計提壞賬,精確展現行政事業單位的財政現狀。換句話說,針對政府單位由于業務活動所形成的應收賬款以及其余應收款,當債權收回之后不需要向財政上繳,均需要依照規定有關方式予以計提壞賬處理。政府單位計提壞賬準備方式同企業相近。
而在實際應用期間,計提方式能夠結合實際應用需求實現組合應用。如某單位能夠優先針對單一金額數值較大的應收款項采用個別認定方式,于年末針對該應收款項項目開展獨立的減值測試,并依照預估的減值金額確認本期結束之后需要計提壞賬準備的金額數值。而針對為滿足個別認定應用標準的應收款項,建議企業依照賬齡區間將其分為不同的組別,之后針對不同組別設立對應的壞賬準備集體比值,之后應用余額百分比方式,依照不同分組應收款項合并計算余額總值,同時核算本期結束后計提壞賬的準備金額。基于該方式之下,單位必須設計科學地單項金額關鍵標準,同時于附注之中予以披露。針對2019年之前依舊存在的不需要上繳財政的應收款項數額,應依照對應比例作計提壞賬準備,借記錄為“累積盈余”,而貸則記錄為“壞賬準備”。不僅如此,政府財政部門應嘗試通過備抵法針對壞賬予以核算。即當政府單位出現壞賬之后,并不采用直接沖銷壞賬,添加支出項目的方式,而是采用有限沖銷“壞賬準備”,并在本年年度末針對“壞賬準備”以及“其余費用”予以適當的調節,也可理解為借記錄為“其他費用”,貸則記為“壞賬準備”或是借記錄為“壞賬準備”,貸則記為“其他費用”。
(二)計提折舊與減值準備。計提折舊的基礎是結合固定資產清查結果,確認科學的折舊范圍以及折舊期限,進而選用合理的折舊方式。針對2019年1月1日之前所產生固定資產予以折舊補提,需要依照不提折舊額度,借記錄為“累計盈余”的項目,而貸則記錄為“固定資產累計這就”的項目。尤其是于國有資產清查期間,若存在未計提過折舊的無用就資產,便需要針對其予以計提減值預備,使得無形的損耗得以量化。政府能夠定期針對固定資產予以減值核算,可以有效優化資產現實價值以及賬面價值之間差距明顯的問題,并使得不良資產泡沫得以漸漸消除,使得資產可以客觀反映政府后續可能獲取的經濟利益的能力。而針對含有先進的科學技術或是更新速度較快以及無形損耗嚴重的固定資產應予以加速折舊方式予以處理,這也是謹慎性原則的一種體現。政府會計模仿企業計提固定資產折舊以及減值準備,有助于政府單位處理目前財政資金的實際客觀需求,同時也是提高會計信息質量需要。
結束語:政府會計人員在開展企業會計核算工作中,應將謹慎原則作為根本,確實貫徹核算的彈性,同時合理規避存在的財務風險,以保證企業本身利潤能夠達到預期效果,且謹慎性原則的應用也使得我國會計同國際會計之間實現接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