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方珍 新蘇商業(邳州)有限公司
在一定程度上來說,企業生產經營的價值體現形式主要是:貨幣資金--存貨資金--貨幣資金不斷循環的過程。在當前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很多企業為了能夠實現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提高經濟效益,在生產經營過程當中又會以:貨幣資金--存貨資金--應收賬款--貨幣資金的循環體現企業生產經營的價值。這一局面主要是因為社會信用的發展已經成為當代社會經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應收賬款也作為信用社會的必要附屬物。
要想進一步探究存貨及應收賬款周轉能力,就必須要對哪些因素會影響到存貨及應收賬款周轉能力進行探究,只有找到這些因素,才能夠針對具體的問題對企業運營過程當中的各個環節進行調整和優化,確保存貨及應收賬款的周轉。
(一)采購環節的因素。采購環節又可以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存貨入庫之前付貨款,另一種是存貨入庫之后付款。如果是存貨入庫之前付款,那么存貨的資金周轉周期就會比較長。因為存貨入庫之前先交付貨款,那么存貨就會占用相應的資金,但是與此對應的貨物卻沒有入庫,這就會導致存貨資金和貨物不符等,其差額體現為預付賬款。所以以資金流為基礎的存貨資金周轉周期,應該以貨物流為基礎的存貨周轉周期為基礎。在此基礎上再探究預付賬款。但是付款與貨物入庫同時發生,那么貨物與款項的周轉周期就相同[1]。
(二)銷售環節因素。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市場競爭也較為激烈,很多企業為了搶占市場的份額,在資金回籠上給予客戶最大限度的信任以及較長時間的資金回籠期限,這就會使得企業賬面上的應收賬款數量增加。在此基礎上,如果許多客戶出現經濟不景氣,甚至是破產的狀況,就會導致企業不能夠按時收回賬款,甚至形成企業壞賬,這就會導致企業蒙受相應的經濟損失。特別是在我國目前企業會計制度的限制下,允許計提壞賬準備的金額非常小[2]。
在明確當前存貨及應收賬款周轉能力影響因素后,相關工作人員就必須要制定有效的措施,將這種局面進行扭轉,保障企業的存貨及應收賬款的周轉能力,確保企業的經濟效益,促進企業的長期可持續發展。
(一)以會計原理為基準,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制定量化目標。要想進一步提高存貨及應收賬款的這種能力,企業就必須要加強存貨和應收賬款的控制。相關人員必須要清楚的認識到企業的產品特性、管理模式以及生產流程之間存在的差異,并以此制定一個合理的控制標準,使得企業不斷降低存貨和應收賬款的資金占用。對于企業的存貨及應收賬款目標要根據平均數作為標準,減少偶然性的影響,在企業生產過程當中,根據企業的經營規模進行不斷的變化,同時要以簡便易行的原則,參考歷史數據,運用科學的管理方法作為存貨及應收款項目標的計算依據,從而保障企業的存貨及應收賬款周轉能力[3]。具體來說,企業的應收賬款控制,目標計算方法為:
年平均應收,賬款余額=預計年度銷售收入×1.13×賒銷比重%×賒銷期限(月)/12;
如果賒銷期限不均衡的企業,應收賬款的控制目標計算方式為:
存貨控制目標的計算方式為:
年平均儲備資金余額=(年度銷售收入×料重)(/年采購次數×2)+保險儲備量。其中保險儲備量的計算方式為:(預計每日的最大消耗用量-平均每日的正常消耗用量)×交貨時間。企業會計人員必須要針對企業的實際情況,嚴格控制企業的存貨及應收賬款目標,才能夠保障企業的有效運行,保障企業的經濟效益,促進企業的長期可持續發展。
(二)優化存貨保本周期與保利周期的設計。通常來說,存貨是企業利潤的重要保障和基礎,但是存貨必須要控制在一定范圍之內,如果存貨滯留就會導致企業的儲存成本增加,存貨資金也隨之增加,進而造成企業虛盈實虧的局面。所以在企業的實際運營過程當中,要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進行存貨保本周期與保利周期的優化設計。比如把保本儲存天數作為存貨銷售周期的警戒線,對企業的貨存進行預警管理[4]。
對于企業存貨保本儲存的天數,計算為:(單位存貨銷售毛利-單位存貨銷售費用-單位存貨銷售稅金及附加)/單位存貨平均每天儲存成本與資金成本之和。
由于企業的存貨所占用的資金周期是從存貨儲存開始到收回應收賬款的時間節點,所以上述計算公式當中的分母項的資金成本,應該是:
單位存貨每天資金成本=存貨資金周轉周期/存貨周轉周期x企業日資金成本。通過優化設計存貨保本周期與保利周期的設計,讓企業在正常的經營過程當中控制存貨以及應收賬款目標,從而進一步確保企業的經濟效益,也讓企業在市場競爭激烈的環境當中實現自身的發展。
結語:總而言之,存貨及應收賬款周期能力的分析是當前企業發展過程當中的一個重點問題,相關企業會計人員必須要進一步了解企業的存貨及應收賬款周轉能力,全面促進企業的長期可持續發展。實現企業利潤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