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加清 蒼南縣昌盛電力有限公司
流程再造本質是一種企業管理行為,從根本上全面審視企業各項業務流程,針對客戶滿意程度進行全新的流程設計,核心思想是不以企業職能部門設置為業務處理主體,而是基于客戶要求,不以特定部門發展為核心,從整體上確立企業的運作流程,追求全局利益最大化。在企業經營過程中,流程再造理論并不意味著全面推翻原有的業務流程,而是進行更加科學的梳理,使企業有限的資源得到最大化、最理想的應用。流程再造在財務共享模式下并不是一勞永逸的解決方式,需要不斷總結市場經驗、分析市場需求,從而不斷地優化業務流程,幫助企業在資金成本、產品質量、服務水平等方面獲得顯著提升。
扁平化管理方式是簡化上下級之間的層級隸屬關系,在企業決策者和項目執行者之間盡可能減少分級主管,核心思路是盡量使決策權力延伸到基層,提高企業業務處理效率。通過企業經營和國家發展成功經驗來看,脫離基層制定政策,盡管中間部門會層層傳達,但是隨著傳遞次數的增加,不同人的不同理解會在很大程度上改變初始含義,進而使高層和基層隨著時間的積累產生不可調和的誤會。因此減少中層流程,進行扁平化管理,加速信息的傳遞和共享是理想的管理方式。然而企業的實際發展情況不盡相同,大部分企業短期內并不能有效實現,因此通過財務共享模式,能夠使企業節約管理成本的同時提高管理效率。
資源整合是指企業對不同來源、不同層次、不同結構、不同內容的資源進行識別與選擇、通過合理評估進行最優分配。在此過程中,充分結合各種資源的優勢,整合并創造出新的優勢資源。資源整合是企業的戰略調整方式,作為企業經營管理的核心問題,必須隨時進行資源配置優化工作,使企業獲得最大利潤。在財務共享模式下,結合流程再造理論,將子公司或下屬分支部門的財務業務剝離出來,進行集中處理,此過程即為資源整合過程。通過資源整合,可以重新審視不同業務的重要程度,根據市場的變化程度,將工作重點進行轉移,隨時進行合理調整,能夠給企業帶來更加豐厚的效益。
隨著大數據時代的來臨,我國企業不斷發展壯大,管理方式上由最初的粗糙作坊式管理逐漸轉為精細化管理,財務管理模式由企業核心機密等孤山式思維走向了財務共享模式。然而轉換過程需要符合一定的條件,盲目進行不但使企業轉型失敗,還會波及市場業務。我國企業財務管理方面需要加強的方向在于:第一,項目一旦較為分散,企業財務管理費用,外出人員費用報銷困難。第二,項目流程一旦繁雜,需要預算的成本數量激增,導致財務工作量加大,企業制定的整體流程與客觀實際出入較大,使預算管理機制失去作用。第三,當項目進展周期較長且不斷追加的金額過高時,企業實現資金回流會非常困難。第四,當企業規模較大,子公司數量較多時,組織層級的繁雜會使企業整體工作效率急劇降低。此種情況下,企業必須進行流程再造,實現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管控風險等目的。
企業戰略改革促使企業財務管理模式的改變,通過流程再造能夠有效改善企業績效。當企業財務管理制度落后使,企業需要綜合分析經營情況、市場競爭情況、內部機制設置是否合理等情況,制定戰略改革方案,基于財務共享模式進行流程再造后,必須使企業達到減少無用的人工成本、促進專業人才的培養與提升、有效降低財務風險、切實提高經營效益等目的,同時改變企業風氣,樹立良好的企業文化,使職工充滿動力。做到上述內容,企業績效勢必得到良好改變。簡化機構組成中非增值環節對應規模性、財務信息快速流通對應技術性、內部資源整合與財務業務協同發展對應專業性,完整實現流程再造后,企業會使原來不統一不專業的流程規范化、標準化,從而提升管理效率。
我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建設起步較晚,建設進程處于不斷完善優化的階段,因此對于企業的績效改善評價可以選取凈資產收益率指標,通過已經建設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和未建設的單位的平均值進行分析評價。凈資產收益率能夠清晰反映企業綜合財務收益情況,能夠清晰顯示資產負債、利潤增減等核心數據。本文以建筑行業企業中國鐵建、中國交建、中國核建三家公司的數據進行比對,通過資料得知,鐵建和交建在2012年建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于2015年投入使用,在此之前兩家公司凈資產收益率遠低于核建公司和行業平均值,而在2016年之后,鐵建和交建全面超過核建和行業均值,在2017年更是超出了均值30%,遠遠領先于核建。基于此,中國核建也在2018年開始建造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由此可見,財務共享模式下,我國企業績效能夠得到良好改善。
結語:財務共享模式是依托信息技術,以財務業務流程處理為基礎,以優化組織結構、流程規范、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為目的,為客戶提供專業化服務和先進的管理模式。對于我國企業來說,財務共享還是一個新概念,把握其中蘊藏的機遇,合理評估風險是企業和個人必須面對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