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秀婧 中國銀行云南省分行
引言:管理會計是社會生產力進步、管理水平提高的結果,在商業銀行經營管理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中的績效考核工作,不僅關乎到銀行的經營管理方向,還影響著員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方法。有效的績效考核,不僅可以將銀行的戰略目標與員工的個人發展目標結合在一起,還可以提高工作質效,促進員工積極性提升。因此,商業銀行應該結合自身管理的需要,合理設置績效考核方案,加強考核評價的過程管理,保障銀行的健康穩健發展。
績效考核是商業銀行實現發展戰略的制度保障。商業銀行通常會制定長遠的戰略發展目標,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需要把目標分階段、分層次落實到基層機構、部門和人員,績效考核正是對各機構層級完成目標情況的一個跟蹤、記錄和考評。績效考核不是簡單的結果戰略,而是一個不斷制定計劃、執行、改進的循環過程,通過月度、季度、年度等周期性管控評價,體現一種動態化、全面化的過程管理。績效考核制度在執行、檢查、調整的過程當中,為銀行發展提供出逐漸強化的動力支持。因此,做好績效考核的實施質量提升,對商業銀行的經營效益、管理水平具有重要價值。績效考核是經營決策的指揮棒。績效考核的指標內容是管理層對各級機構和人員的具體工作要求。通過考核激勵和約束機制,各單位在接受績效考核的管理評價時,便會充分了解到自身工作的優勢和不足,進而積極主動、有針對性的進行彌補提升,形成“以考核帶員工―以員工帶崗位―以崗位帶整體”的逐層優化效應。
績效考核是商業銀行經營管理能力的綜合體現。通常績效考核的內容和指標覆蓋了客戶基礎、業務產品、經營效益、信用風險管理、監管要求等多個方面,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商業銀行整體的經營效益和風險狀況。
銀行績效考核是銀行為實現其經營目標,運用特定的指標和標準,采用科學的方法,對其經營活動過程做出的一種價值判斷。它是商業銀行內部管理控制的重要內容,其考核對象為分支機構、經營管理者和員工等。目前我國多數商業銀行的績效考核管理已日趨完善,管理流程系統化、制度化,對銀行的經營管理起到了積極促進作用,但在實際實施過程中,也存在部分問題。
(一)存在考核指標設置復雜,評價機制不完善的情況。績效考核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在于增強組織的運行效率、提高員工的職業技能、激發其工作熱情,確保工作的高效運行,實現公司的經營管理目標,最終使組織和員工共同受益。但為了兼顧業務發展、內控管理、風險控制等各方面的要求,銀行通常設置較多數量的考核指標,且計分規則復雜,評價機制不完善。例如,很多商業銀行考核的指標甚至超過了50項,多數大項指標下面又劃分不同的明細指標,大大增加了考核計算和分析的難度,不僅浪費人力資源,不便于直觀的反映員工的實際工作質效,還可能出現員工之間惡性競爭的情況,未能很好的發揮績效考核的指揮棒作用。
(二)存在考核重點不夠突出,盈利能力的考核不足的情況。商業銀行本身是以盈利為目的的,目前大多數銀行的考核方案,指標覆蓋面較廣,分值權重的重點不突出,降低了考核對核心盈利能力的引導作用。部分員工的實際績效與上一級財務指標的完成情況高度相關,員工個人的努力并不能直接決定他的收入,這對于員工的激勵也產生一定影響。
(三)存在單向化問題,缺乏與被考核者間的互動性。從當前來看,大多數商業銀行的考核指標、考核規則都是由管理人員單方面進行設置的。同時,績效考核的實施過程也相對封閉,并未實現良好的透明化、公開化,使得考核結果缺乏公信力。被考核者長期處在被動接受的角色地位當中,降低了績效考核制度的人性化水平。當被考核者對考核結果、考核方式存在異議時,其并未保有正規的申訴或建議渠道,無法與考核活動的制定者、執行者進行平等化的溝通交流,進而產生抵觸等消極情緒。由于缺乏雙向反饋機制,考核人員也很難對自身的工作水平做出清晰認知,無法及時發現問題、糾正錯誤,不利于商業銀行績效考核制度體系的優化發展。
(四)商業銀行績效考核結果的運用存在片面性。大多數商業銀行僅將績效考核結果與員工薪資水平相掛鉤。一方面,會導致績效考核工作的實施過于功利化,逐漸淪為員工提升工資的工具,與其促進銀行發展、激勵員工提升的原有價值相偏離;另一方面,也很難促成銀行內部橫向競爭氛圍與縱向發展體系的構建,不利于員工的自主創新意識和主動作為。
績效考核最難的環節就在于指標的設置,一個好的指標必須是目標明確,相互配合和促進的,不能與其他指標相抵觸,否則會抵消指標的實效性。在進行具體考核指標的設置時,應以銀行的戰略規劃為核心,結合年度預算目標,合理搭建績效考核框架。既要顧全大局,按照監管部門的相關要求,綜合設置業務發展、盈利能力、風險管理與合規經營等指標,又要突出年度業務發展的重點,通過設置不同的分值權重,將經營發展的要求突出出來。同時,可以合理設置部分非財務指標,對員工的營銷能力、業務水平、服務態度以及其他拓展能力,進行綜合素質評定。
績效考核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系統性工作,部分銀行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存在宣傳不到位,基層機構和人員未能真正理解考核內容的情況,因此,績效考核方案設定以后,要通過多維度、多層次的宣導和培訓,將要求落實到具體實施的基層員工,才能真正發揮考核的激勵引導作用。同時,要加強考核評價的過程管理,對照工作目標或績效標準,采用科學的考評方法,通過定期和不定期的分析評價,指導基層機構和員工攻堅的方向,激勵各組成部分充分發揮優勢、補足短板。
績效考核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在于考核結果的合理運用,商業銀行應積極拓展運用方式,如運用于薪資調整、獎金分配、人事調整、員工職業發展規劃、培訓需求分析等。把考核結果作為評價管理層和員工貢獻的重要依據,做到獎罰分明,才能有實效。在組織績效考核時,一定要確保公平、公開、公正,這樣評選出來的結果才能更具有公信力。
員工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銀行的業務發展和盈利能力,因此要不斷強化人才隊伍建設,提高整個團隊的競爭力,鼓勵員工更有創造性,更有積極性地參與到業務拓展的過程中來。加強員工的培訓和職業生涯的規劃,鼓勵全員營銷、協同營銷,強化團隊合作,降低橫向競爭。利用互聯網金融的優勢,進行金融營銷方式升級,不斷提高員工的業務能力和綜合素質,為銀行創造更大價值。
目前我國大多數商業銀行的績效管理體制已經趨向成熟,但仍存在一些問題,尤其是隨著物聯網技術、大數據技術的不斷升級與發展,銀行間的競爭和銀行與其他金融企業的競爭更加激勵。為了實現最終的管理目標,銀行就要結合經營績效以及市場的發展趨勢,對于經營方式、經營理念、管理手段進行不斷優化調整,促進管理會計水平的不斷提升。
結論:綜上所述,目前我國商業銀行的績效考核管理,還存在考核指標設置不合理、評價機制不完善等問題。從本文分析可知,研究商業銀行績效考核管理會計的問題與對策,有利于我們從發展的角度看待目前的績效考核方式,進一步優化考核方法,因此,我們要加強系統性研究,建立健全激勵和約束機制,充分調動職工的積極性,促進規模、質量、效益同步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