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輝球 廬江縣龍橋鎮財政所
近些年來,在國家和各個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之下,一些農村地區的經濟無論是在規模還是在管理經驗上都取得了比較大的成就。但是有些農村還是存在一些問題導致其經濟發展滯后。想要解決這一問題,就必須要結合具體的實際情況,分析阻礙農村經濟發展的主要原因并制定相關計劃。
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能夠從根本上提升農村居民的生活質量和生活水平,比如說農村的公路、水利設施等等,給農村居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這些基礎設施除了在前期建設過程中需要投入資金以外,在后期的維護工作中也需要消耗大量資金。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能夠為基礎設施建設減輕資金帶來的壓力,為其提供相應的資金支持。
農村教育、衛生、醫療等社會事業發展速度比較緩慢,這是由農村薄弱的經濟基礎決定的,面對農村居民越來越高的需求,就必須要不斷加大力度發展農村社會事業。集體經濟的發展和不斷壯大能夠將更多的資金用于農村的教育、醫療和衛生,改善農村社會事業的發展環境,提升農村居民的生活質量。
總體來說,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和農村人民的收入情況呈現正比例關系,隨著農村集體經濟的一步步壯大,能夠利用更多的資金投入到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中,比如公路建設,能夠將農村的特產通過公路銷售出去,帶動農村經濟的發展,與此同時,還能夠吸引更多的電商加盟,加速農村居民勤勞致富的速度。
目前在我國農村經營管理的過程中,采用的是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和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在雙層體制應用的基礎之上,能夠保證農村經營管理更具有規范性,也符合農村經濟發展的規律。與此同時,國家和政府正在大力推進農村經濟建設,逐步落實了農村的經濟優惠政策,這極大地促進了農村居民的工作積極性,能夠加快實現脫貧致富的目標。
1.集體經濟規模小??偟膩碚f,農村集體經濟的收入來源比較狹窄,這就導致農村集體經濟沒有辦法推動農村各項經濟活動的開展和進行,主要原因表現在三個方面:(1)農村經濟收入手段不具有多樣性的特點,一旦農村土地被大量征收,農村居民基本失去了經濟來源,不利于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2)資金籌集難度大。農村收到村委會屬性的限制,在向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貸款的時候往往無法通過正常的渠道來進行,但是民間貸款的利息率太高,會影響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并且有一些農村在吸引投資,籌集資金之后,沒有資金管理的經驗和手段,導致資金大量浪費,也失去了社會公信度。2.農村居民不具備集體經濟意識。農村居民收到傳統觀念的束縛和限制,具有強烈的小農意識,沒有意識到合作的重要性,仍然是各家各戶各自為政。根據一些集體經濟發展的比較好的農村來看,集體經濟穩定發展的保障就是利用“合作社+村集體”或者是“農業大戶+龍頭企業”等經濟發展模式,這都是通過合作來完成的。但是一些居民還是沒有形成正確的集體經濟意識,害怕自己的經濟得不到保證。
(1)在農村經營管理的過程當中,村委會和相關領導人員應該堅持大力發展經濟,并且秉持著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嚴格遵守農村經濟發展的規律和制度,提升農村經濟發展的速度;(2)在農村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應該把農村的實際情況和發展目標進行有機結合,不斷完善農村經營管理制度,整合農村經濟在發展過程中的各個環節;(3)貫徹落實農村經營管理制度,確保每一個環節都是按照規章制度來進行的,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則,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不能夠忽視農村居民的主體地位。
不同的地區會因為不同的地理環境、人文因素等方面的差異存在著經濟發展和經濟規模上的差異,這就需要在發展農村集體經濟的時候因地制宜,適當的應對這些差異對集體經濟的影響。在發展農村集體經濟的時候,應該結合實際發展情況,充分發揮自身發展的優勢和長處,不能夠直接照搬其他農村的經濟發展經驗,要總結歸納出一套屬于自己的發展方法。
要改變農村居民小農經濟的傳統觀念、提升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就必須要以高質量人才為基礎,不斷推進經濟建設,利用農村現有的基礎設施建設和資產,為農村集體經濟發展貢獻力量。與此同時,要具備與時俱進的管理理念和多樣化管理手段,培養長遠發展的目光,不要被眼前的利益蒙蔽雙眼。村干部和相關領導人員需要發揮自身的帶頭作用,向農村居民講解發展集體經濟的目的和意義,消除束縛農村居民的落后觀念,培養他們的合作意識和精神,為集體經濟的發展貢獻力量。
結語:不斷完善農村經營管理方式和優化集體經濟發展策略是實現我國農村經濟飛速發展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障,也是我國經濟發展中的必然要求。但是受到地理因素、人才短缺等因素的影響,在經濟發展上略顯吃力。這就需要國家和當地政府充分采用因地制宜的原則,結合農村的實際情況制定發展策略,提升農村經濟管理能力和集體經濟發展的質量,不斷改善農村居民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