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悅銘 趙彤欣 景鑫宇
華北理工大學管理學院
(一)“互聯網+”時代背景概述。隨著經濟和科學技術的發展, 大數據、智能化、移動互聯網、云計算(以下簡稱“大智移云”)等現代化信息技術逐步成熟, “互聯網+”這種新經濟形態應運而生。“互聯網+”正逐漸影響著社會各業的發展,幾乎任何傳統行業或服務都能被互聯網改變并產生新的格局,會計行業也同樣如此。受“互聯網+”環境下內外部各因素的影響,企業會計職能轉型升級變得刻不容緩。
(二)會計職能概述。“互聯網+”時代下,企業對會計的要求不再停留于對過去發生的業務事后監督,已經逐漸拓展到了事前和事中領域,更看重對未發生事項的合理預控。管理型的會計極大豐富了傳統會計核算和監督的兩項基本職能,擁有著分析、預測、規劃、決策、控制和評價的廣泛職能,是解析過去、控制現在與籌劃未來的有機結合[1]。順應“互聯網+”新形勢,企業需促進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
(三)會計職能轉型的必然性。
1.社會外部環境發展的趨勢。(1)信息技術。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催生了“大智移云”等信息技術,而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得企業經營環境更加復雜。在“互聯網+”環境下,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將新興信息技術運用到企業管理中,企業對懂業務、能分析、會管理的管理會計人才的需求也與日俱增。從這一角度來看,存在著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的必要性。(2)經濟。當前,全球經濟一體化以及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局勢使得我國經濟發展呈現出多元化的特點[2]。對于企業來說,只有通過綜合分析數據,充分把握經濟市場發展趨勢,制定更科學的發展戰略,控制財務風險,減少經營失誤,才能為企業取得更大利益。管理型會計可以更加充分、有效地完成以上工作,對企業經濟效益和競爭力的提高貢獻更大。
2.企業自身發展的需求。“互聯網+”背景下,企業的很多工作例如原材料采購,都可以由財務人員通過處理大量數據提前分析預測出具體情況,從而產生更全面的信息數據。企業可以通過進一步的評估這些財務數據對未來進行預測,規避存在較大風險的項目并發現適合企業發展的策略,為企業未來發展提供前瞻性服務。
(一)機遇。得益于“大智移云”等技術的廣泛應用和財務服務共享平臺的建立,紙質數據已逐步被電子數據所替代,數據實現了實時傳遞、共享。信息傳輸成本的大大降低,使得現代財務會計朝向會計信息無紙化、數據處理自動化和信息傳輸網絡化的方向發展。傳統財務會計對經濟業務已無法應對“互聯網+”大數據下海量數據的核算工作,也無法提供全面而系統的信息為企業的決策服務,其工作模式無論從反應速度還是精確程度都已無法勝任企業信息處理工作[3]。企業需要不斷運用層出不窮的信息化技術對財務會計進行改革,促進管理會計的不斷發展,開創發展新局面。
(二)挑戰。受互聯網共享和開放的環境影響,財會信息安全領域風險眾多。許多企業信息存儲在云端,一旦病毒入侵和黑客攻擊了云端服務器,企業將面臨信息和數據泄露的問題,并將承受重大經濟損失。對于企業而言,信息安全隱患仍有待解決。
(一)培養和引進專業管理人才。企業應增加對人才培養的投入力度,可采取宣講和培訓職業技能、道德規范、互聯網技術等措施,引導會計人員轉變工作態度,增強財會人員轉型的能力和水平,更好地促進他們向高素質復合型管理人才的方向轉變。
(二)明確轉型目標,細化轉型步驟。財會職能的轉型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并非一蹴而就的。相較以往同時需要較多人實行財會管理,管理會計現在只需要1-2人就能夠實現,工作效率已經有了巨大提升[4],應繼續按部就班地進行財會職能轉型升級。企業可以先將核算型會計委托給財務共享公司,調整升級成管理會計的運作模式,未來促進職能部門合并,提高管理效率,更好地適應“互聯網+”大環境。
(三)督促會計人員提高綜合素質。企業應時刻督促財會人員保持學習熱情,加強對互聯網技能的運用,增強數據分析和處理等專業能力,透徹了解相關的法律法規和政策信息,樹立培養全球化視野和大局觀念,全方位地提升其綜合素質。企業應更好地發揮復合型管理會計人員的才能,以實現價值最大化的目標。
(四)加強信息安全建設和完善。互聯網+會計體系下,要想充分發揮管理會計的職能和效果,解決信息泄露風險,保障信息安全是重中之重。企業可以充分利用現有的技術,如設置密碼、指紋、面目識別等手段,保證數據的安全性;加固網絡安全防御系統以及建立安全管理體系等手段,保證財務數據信息的安全[5],解決信息泄露的安全隱患。
綜上所述,“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給財會工作帶來了巨大變革。為適應時代發展和市場經濟的需求,傳統財務會計應逐漸轉向管理型會計,其管理職能需要被強化和拓展。當下我國尚處于管理型會計發展的初期階段,轉型之路崎嶇而漫長,仍有許多困難需要我們解決,希望本文能給我國企業會計轉型升級帶來一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