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昌娟 魯甸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引言:伴隨著國內經濟一體化的發展,原有的一些事業單位財務和統計工作方式已經不滿足事業單位深化改革的要求,要對現有的財務統計目標進行重新設計,并要求各職工都大力地落實目標,才可以使財務與統計工作得到較強的執行。
(一)產權比較清晰的財務統計目標。事業單位要將產權清晰作為財務與統計工作的總目標,而且產權清晰也是當前政府部門對于各事業單位財務統計工作的基本要求,要保證國有財產的所有權、使用權、處置權比較清晰。事業單位內的資產屬于國有資產,為國家所有事業單位所有,享受資產的收益權、使用權、處置權。事業單位就針對不同的資產有不同的處置權和使用權,因此就需要單位針對內部的資產進行系統梳理,來明確自身對于這些資產的使用權限,確保合規使用,避免出現違規挪用資產的問題產生。
(二)管理精細化的財務統計目標。管理精細化也是當前事業單位財務與統計工作的一個重點管理內容,管理精細化主要是指對工作的事項更加精細的控制。由事業單位對財務工作制定相應的管理辦法,在單位也要建一個數據收集機制,使數據格式統一。之后,還需要財務人員去積極地關注財務數據的變化和統計數據,實時動態的控制管理。此外,還要對財務與統計開展系統數據清查。建立財務數據庫,并建立財務統計的績效評價體系,盡量地去抓好資源的配置,使管理更加精細,而且還要管理部門制定比較詳盡而系統的操作辦法。在政策上,給予財務統計工作更多的支持保障,事業單位要針對自身的運營狀況來創新管理方法,使工作更加細化。
(三)政策統一的財務統計管理目標。在國內有些地方政府的政策與國家會出現一些沖突矛盾的內容,進而讓政策的執行人員無所適從,無法去充分地將這些政策落實到位。事業單位應該自身去結合運營的狀況,來編制財務與統計的管理政策。在當前也有許多事業單位都遵循著統一政策體系和制度機制,首先必須要讓單位內部所有的運營管理人員確保經營管理體制一致,運營的模式也要一致。領導部門要確保各項運營制度銜接性較強,事業單位的主管部門和財政部統一去推動財務、統計工作的落實。中央本級的事業單位需要由財政部來管理,地方事業單位需要由地方財政局來管理,最后要保持所有的政策和制度都形成一個體系。事業單位都遵照政策來執行,避免政策出現矛盾,而造成后期政策無法順利的落實執行。統一的政策是保證事業單位財務與統計工作順利推行的基礎,也是重要的制度保障[1]。
(四)分級管理的財務統計目標。分級管理是按照各部門的工作職責和行政管理垂直關系,來將事業單位內部財務與統計工作劃分為不同部門,由不同的人員來執行。財務部負責事業單位的財務與統計工作,而本級事業單位更多的是執行財務政策和財務工作,并監督下級部門的財務與統計工作。
(五)監督到位的財務統計目標。監督到位才能夠保證事業單位的財務與統計工作順利的推行,以及能夠實現相應的管理目標。事業單位的上級主管部門定期到單位內部開展財務的監察檢查,由審計部來主推財務審計、內部審計、經營責任的審計工作的推進,審計人員作為一種常規性監督組織,要求事業單位保證行政部的獨立性。定期地去監督檢查各部門的運營狀況,避免單位的財務統計工作目標產生較大的偏離。在監管期間,還要向社會公開監管結果。
(六)處置規范的財務統計目標。確保單位內部的國有資產不會出現流失,資產處置規范也是國家政府部門對于事業單位對國有資產處置的一項規范要求。按照科學處置、合理控制原則,來避免處置過程比較隨意,要做到處理規范。制定單位的國有資產處置規定,要明確統計方面對于國有資產的統計標準、處置規則。利用市場化處置方式,才能提高各個資產的運行效率,并且也要完善現有事業單位內部財務處置程序,避免隨意地處置而造成國有資產的流失。
(一)合作與競爭的原則。在市場競爭的環境下,很多事業單位也要參與到市場競爭,單位給內部的職工開展一系列的培訓,提高員工的市場競爭力,單位要像民營企業一樣參與到市場競爭,才能夠為事業單位的運行帶來更大的發展。通過合作與競爭來實現事業單位對外部資源的整合,也能夠促進單位各類事業公益服務活動質量的提升。
(二)檢查與自檢查相融合的財務統計內控原則。國內要對事業單位內部財務資產狀況進行細致的分析調查,要了解和掌握當前的事業單位的經濟狀況。自建國之后,我國對于事業單位開展了近5次的清查核資工作,事業單位當前的資產大多都是以核算管理的方式來手工地錄入資產數據信息,并建立資產的信息化系統。單一地使用數據核算的模式會容易造成后續核算精度不高,在未來需要單位使用復雜的資產管理信息系統,來在線上開展數據的共享分析。核算資產部與財務部、統計部要建立信息共享接口。之后,讓各財務系統、統計系統與資產系統相互聯系,實現數據的共享互通。事業單位內的資產人員要定期到一線現場去核查資產狀況來核算資產數據,確保財務賬目賬表上的各類資產數據比較真實。在單位,建立檢查與自我檢查的機制,來積極地去查看單位預算管理、市場管理方面的問題,以保障單位的資產控制效率得到進一步的提升,也應該應用財務內控的原則為資產管理提供更多的數據支持[2]。
國內的事業單位加大了改革的力度,通過轉變財務管理方式、統計方式來提升單位的財務統計工作效率。并且單位也制定了財務統計的總體目標,去把控深層次的財務統計問題,并實現各財務人員積極地推行財務目標,進而達到預定的財務管控效果,為社會公眾提供優質的社會公益服務,助推使單位穩步發展和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