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福琴 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
引言:農業科研事業單位的績效管理環節,要重點關注績效考核等相關工作,把績效管理各項工作做扎實,進而推進科研事業單位進一步加快改革,使其競爭力得以更顯著的提升。在當前經濟不斷轉型升級的歷史時期,某些農業科研事業單位構建起與自身相適應的績效管理體系,但是在績效管理體系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或者不足,所以要針對此類單位的績效管理體系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和踐行相對應的對于績效管理體系進行優化設計的策略。
1.績效目標制定階段存在一定的問題。在農業科研單位的績效目標制定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問題。首先,針對單位人員的類別來講,相對比較復雜,與其他企業進行對比能夠看出,農業科研單位因為編制方面的限制以及科研實驗的特性,需要聘請很多編制外的人員進行生產以及科研實驗等等。所以該單位的人員類別很復雜,在管理對象的層次方面是多方位的,由此導致績效目標的設定和評價存在很大的難度,相對來說面臨更大的挑戰,極有可能因為在某些環節設置不夠科學合理,而導致管理對象有失公平等相關問題。
其次,針對某些崗位來說,在考核指標設定的過程中很難進行量化。從農業科研事業單位的考核目標來看,針對某些管理人員和某些實驗室管理科研部門的事務性人員的考核指標來看,具體的崗位和工作本身相對來說比較抽象,難以具體化、計量化,很難對具體工作內容進行量化,也不能制定出切實可行的考核措施和指數等等,在這樣的情況下就會導致農業科研事業單位的科研和管理人員績效考核不夠平衡,不具有標準化統一化程度,而這樣的情況對績效管理的公平性和順利推進,都會造成比較嚴重的負面影響。
第三,針對考核周期設置不夠科學合理。因為農業生產有著十分顯著的周期性,農業科研工作相對來說比較特殊,所以科研人員要進行科研攻關,創造出相對應的成果,有著比較長的周期,甚至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也無法看到科研成果。
2.績效實施和管理階段存在一定的問題。首先,對該階段并沒有信息明確的認知或者認知不夠到位。某些單位領導對于相關績效管理知識并沒有充分的認知,缺乏系統完善的培訓,沒有豐富的管理經驗,在針對績效管理體系進行設計和制定的過程中,并沒有充分確保績效管理理念和實際情況相結合。很多領導是搞科研出身,在績效管理過程中缺乏認知度和滲透的深度,由此對于績效管理體系的建設和管理工作的推進都會造成很大影響。
其次,缺乏切實有效的溝通和監督管理。某些科研單位中層管理者認為績效考核就是績效管理,忽略了整個過程管理環節,沒有著重做好績效管理的過程管理和動態管理,由此導致績效管理效果受到嚴重影響,不具有精準性和指導性。
3.績效考核評價階段存在一定的問題。在這個階段通常缺乏科學先進的績效管理信息系統,某些農業科研單位在信息化進程方面比較落后,對于績效管理信息系統并沒有著重關注,也沒有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對其進行不斷的推進和優化,在考核工作中存在很多誤差或者疏漏,并沒有及時有效的跟進相關信息,進行動態性的把握。
1.進一步有效進行全員崗位管理。在針對績效管理體系進行優化設計的過程中,要著重做好全員崗位管理工作,然后以此為基準實現分類管理,全員定崗,以此制定出切實可行的績效管理目標。在這個過程中,相關單位要成立由單位領導和科研人事部門構建起的崗位管理領導小組,然后采取先進的管理理論和管理方法,形成崗位說明書,以此作為指導,確保全員競崗,進一步有效明確和細化不同崗位的職責任務,并設定可以有效執行和完成的任務目標。
2.結合實際著重做好動態的考核和管理。要充分認識到農業科研事業單位的特殊性,做出相應的績效和科研成果需要既定的周期,在短時間內所取得的成績,不能用數據進行衡量,所以要著重做好動態考核工作。在這個過程中可以設計和制定出年度考核和崗位聘期考核相結合的考核方法,結合崗位的聘期和崗位職責等相關任務來考核相對應的崗位人員,把考核結果作為崗位流動的重要參考。
3.著重做好全過程的監督管理工作。在農業科研事業單位的績效管理體系設計過程中,要落實嚴格的監督管理機制,管理者要針對員工進行持續有效的績效監督,以此使員工在工作方面得到應有的支持和監督管理,并針對工作任務和目標的差距進行有效的修正,同時進一步解決在績效管理周期內可能產生的相關問題,從而更有效的完成相對應的績效目標。同時針對績效周期內部的關鍵事件和數據進行有針對性的收集,以此為績效管理評價提供應有的數據參考。需要注意的是,在這個過程中,要進一步有效應用先進的信息化技術,以此為完成相關目標,提供技術支持和物質保障。
結束語:總而言之,從上面的分析中,我們能夠進一步看出,在當前的農業科研事業單位的績效管理體系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或者不足,對此,應該探究問題的根源,并且提出和落實相對應的體系構建和設計策略,使整體的績效管理體系更加優化,具有可行性,這樣才能使農業科研事業單位實現取得更好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