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青
隨筆是一種短小精悍、形式靈活的散文體裁,其題材相對靈活,表達上比較自由,可以敘事、抒情、評論等,語言也富有個性。《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圍繞自己的生活、學習,及時記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養成寫隨筆的好習慣?!庇纱丝梢姡處熞笇W生從生活實踐入手,進行隨筆訓練,這樣才能有更好的教學效果。
一、點面結合,有主有次
指導學生觀察生活時,教師要引導他們將點和面結合起來,懂得把握主次。這樣寫作時才能詳略得當,表達出重點內容,作文質量才會有所提高。
學習《散步》后,教師可引導學生觀察日常生活,看看身邊是否有表現親情的小故事,嘗試寫成隨筆。要引導學生思考如何能點面結合地寫作:“大家可以先觀察生活,找到具體的事例,然后從這個點入手,觀察相關人員在生活中的其他表現,嘗試體驗他們的生活?!比缬袑W生觀察到一名家長追著孩子喂飯,因此判斷該家長一定溺愛孩子,但是在進一步觀察后發現該家長還責罵孩子,逼迫其背唐詩、單詞。該學生由此得出結論:“這位家長對孩子的學習很關心,卻不注意孩子自理能力的培養。”學生便將這件事寫成隨筆,以該家長的教育思想為切入點,進一步拓展,討論了家長應該用怎樣的方式教育孩子的問題。這樣的文章主次安排合理,而且能很好地體現思想性。
生活紛繁復雜,學生不可能觀察得面面俱到,所以教師要鼓勵他們抓住主要矛盾,并以之為切入點,輻射開來,由點到面地分析,選擇符合隨筆主題的內容。如此寫作才能主次有序,線索清晰。
二、由簡入繁,循序漸進
引導學生寫作隨筆要注意由簡入繁,循序漸進。不同的學生能力不同,有的擅長寫記敘性文章,有的擅長寫說理性文章。在教學中,教師要從學生感興趣的、擅長的生活主題出發,激發他們的寫作興趣和熱情,讓學生主動觀察生活,尋找素材,嘗試寫作自己不擅長的主題,逐步提升寫作能力。
學習《貓》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隨筆寫作訓練,將寫作訓練點分為以下幾個要點:觀察家中飼養或者大自然中的動物,嘗試惟妙惟肖地描繪其特點;體會和動物相處的細節,說說人應該以何種姿態和動物交流;結合對動物的觀察談感悟,說說對自己的生活有什么啟迪。這樣從靜態觀察入手,思考如何展現動態事件,最后思考如何讓文章變得更有深度的指導方式,能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提升其寫作能力。教師要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寫作能力入手,鼓勵他們對某個訓練點進行拓展,并思考如何一步步提升,突破難度更高的寫作訓練點。在學生掌握了各部分訓練點后,再鼓勵他們思考如何借鑒這種寫作方法,寫其他主題的作品。
教師要按照高低、深淺、粗細來區分各種寫作訓練點,并結合學情開展逐步深入的寫作訓練。有了科學合理的教學計劃,學生的寫作水平會得到更大的提高。
三、融入思考,聯想想象
聯想和想象對創新非常重要。教師在日常隨筆訓練中也要注意鍛煉學生的聯想和想象能力,如讓學生對課文進行續寫、補寫,鼓勵他們將日常生活中的感悟寫入作文中。這樣能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也能提高其寫作水平。
如學習《背影》后,教師鼓勵學生結合生活中的感悟想象,并將自己的理解融入到作品中,“大家在生活中是否有過和他人送別的場景?是否在火車站、飛機場看到過送別的場景?當時有什么想法?能否想象一下自己和家人分別的場景,并模仿課文寫作。”有學生說道:“我發現不同關系、不同性格的人,送別時的狀態也不一樣。如果是同事關系,送別時會顯得很親切或者情緒激動,會說一些祝福的話;如果是親人,會依依不舍,甚至落淚。”教師可鼓勵學生將思考和觀察融入到作文中,試著描述送別場景,用夾敘夾議的方式寫感悟。
作文是綜合能力的體現,包括語言表達能力、思維能力、理解能力、想象能力等,結合課本進行聯想和想象其實就是對思維能力的訓練,能促使學生借助想象找到寫作主題,明確選材方向,確定行文思路,進而提高寫作能力。
學者徐董梅提出在初中隨筆教學中要幫助學生養成捕捉和記錄生活的好習慣,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開展有目的、有計劃的寫作訓練。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觀察生活,循序漸進地開展隨筆訓練,提高他們的寫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