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鵬飛
天津財經大學珠江學院
兒童家具是在家具的基礎上衍生的一個家具小類,但無論如何家具的設計和初衷都是為了人類的使用需要。隨著人們生活品質的提升和消費理念的轉變,對兒童家具的要求已由“用”轉變為“更好地用”。這就要求在設計兒童家具時,不但要關注兒童家具的“用之本”,更要關注兒童家具的“用之效”,使得兒童家具更具有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簡言之,就是讓兒童家具更具“人情味兒”,即人性化的特點。
兒童家具市場并非是一個新的市場。遠在20世紀80年代,我國的家具市場就已經出現了兒童家具,最典型的比如醫院的嬰兒床。這大概是我國兒童家具的雛形。隨著時間的推移,到80年代末期,我國的兒童家具市場出現了一些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兒童家具品牌,其出現意味著兒童家具具有了一定的市場規模。隨著我國市場的進一步細分,到了90年代,兒童家具的設計、生產和銷售呈現出專業化的趨勢,兒童家具逐漸成為家具中的一個專門市場。特別是到了21世紀,人們不但關注兒童家具之用,更關注了兒童家具之效,因此,“可持續性家具”“人性化家具”“多功能兒童”應運而生,可謂“百花齊放”,而且兒童家具在市場上具有了一定的競爭力,具體表現為在兒童家具市場出現了國內兒童家具品牌與國際兒童家具品牌“楚漢之爭”的市場格局,這說明此時我國的兒童家具市場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因設計理念、家具材料、產品質量、安全系數的不同而導致兒童家具“魚龍混雜”,作為市場的調節者政府不會坐以待斃,相繼出臺了相關的政策和標準,引導兒童家具市場發展得更好更快。
從20世紀80年代到21世紀的今天,兒童家具市場在不斷的發展和變化,從“雛形”到“成熟”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從“自由”到“規范”蘊含著市場需求和市場秩序的構建過程。其本質上反映了兒童家具市場需求的巨大空間。之所以說蘊含著巨大的市場空間,可以用我國人口中兒童的數量來證明。目前,我國人口總數達到14億左右,而16周歲兒童人口數量超過3億人,占人口總數的21%,其中80%的兒童擁有自己的房間,另外在2015年二胎政策放開,孩子的出生數量又一輪爆發式增長,這些數字的背后就是兒童家具市場的發展潛力和市場空間,兒童市場必將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兒童家具的核心價值在于“優質服務”,換言之,兒童家具的設計要符合兒童人體力學原理讓兒童更舒服,要符合兒童身心成長需要,讓兒童更舒心,讓家具更貼心。那么,人性化的兒童家具在市場上具有哪些優勢呢?其實無外乎安全性、功能性、舒適性。
兒童的特點是好動、安全意識差,那么兒童家具在設計時要將安全性作為首要因素。在安全性上,要在結構上考慮其穩定性,不能因結構的不穩定讓兒童家具存在潛在的安全隱患。要在材質上考慮其堅韌性,不能因為材質選擇的失誤讓兒童家具發生承重的安全隱患。要在邊角的處理上考慮其安全性,不能因家具本身的設計給兒童造成傷害。
在工具的選擇上,人們往往傾向于“多功能”,省錢省時省空間,兒童家具的設計亦然。80%的兒童有自己的房間,但房間的空間并不是很大,在裝飾裝修時,往往更多地要考慮剩余空間的最大化。試想如果兒童家具能夠幫助我們實現夢想,何樂而不為。人性化的兒童家具設計考慮的人的需求,實現了兒童家具的多功能性。比如,家具立式時是書桌或書柜,倒下時是兒童床或茶幾,一個兒童家具擁有兩個或多個功能,卻僅僅占用了一個空間。
兒童家具一旦設計并完成生產,便已定型,但兒童的身心確實時刻在發展著變化,因此,我們不可能用一套家具就可以滿足兒童成長的全過程。最理想的兒童家具是可以根據兒童的身體和心理的變化而能夠做出適當的調節,其目的是讓兒童擁有最佳舒適可能性。毫無疑問,舒適性更是人性化的具體體現。例如,一個書桌,高度可調,寬度可調,而且還可實現模塊的重新組合,對于家庭而言,孩子使用的舒適性達到了,而且還實現了費用的經濟性。
兒童家具的外觀對兒童心理成長是有重要影響的。就兒童家具的外觀而言,要考慮結構、尺寸、色彩和個性幾個方面。在結構上,兒童家具的設計不符合人體力學的原理,導致兒童使用欠缺舒適性;在尺寸上,各部位未達到合理的數據搭配,導致某個部分存在畸形;在色彩上,兒童時期對色彩是十分敏感的,在色彩的選擇上未充分考慮兒童的接受度;在個性上,不考慮兒童身心的差異性,而是“千篇一律”。
兒童家具的最大優點莫過于“實用”二字,但有的家具生產經營者過分強調“個性”,導致兒童家具雖具有了“家具之形”,卻忽略了“家具之用”,往往只剩了“花架子”,這與家具的實用性背道而馳。另外,不同地域的生活習慣是迥異的,不同階段的兒童身心特點是有差異的,在兒童家具設計時未充分考慮使用者的適應性,過分強調家具的設計理念,這與兒童行動的適應性是“南轅北撤”的,因此,家具的設計既要研究家具的實用性,也要研究兒童行動的適應性。
人類是工具的最優設計者,也是最佳使用者,最好的例證大概是“鉆木取火”。因此,中國人對木頭情有獨鐘,在家具材質的選擇上,往往更傾向于“實木”,但現在的兒童家具市場材料選擇更多地要考慮成本問題,致使兒童家具的材質魚龍混雜,確有實木,但更多的是塑料、橡膠等材料。結果,兒童家具的材料出現了含有有毒有害的化學元素,甚至影響了兒童的身心健康。兒童家具市場上,有的家具主打“人性化”,有的主打“安全性”,有的主打“多功能”,有的主打“環保”,但大眾可接受的價值到底是什么?值得深思。
在教育學上講,兒童的身心發展具有階段性。那么,可知兒童在不同的發展階段會具有不同的身心發展需求。0-6周歲兒童認知和體驗世界的主要途徑是游戲,7-12周歲兒童認知和體驗世界的途徑又增加一個學習,即“游戲+學習”。在適應性上,兒童家具要具有持續性,既要滿足前期的游戲,又要滿足后期的學習;0-12周歲兒童身體成長極快,要求兒童家具具有調節性,使其滿足身體適應需要。總之,兒童家具的設計要具有持續性。
在兒童家具的設計問題中,有一項重要的問題,即家具的結構設計。就結構而言,涵蓋了整體與部分的結構和部分之間的結構。圓滑的外表,從視覺上給人以足夠的安全感;從效用上,可以防止兒童的磕碰,消除了安全隱患。兒童家具的棱角設計也蘊含著“方與圓”的智慧。兒童時期,孩子姍姍學步,找不到“平衡感”,腳跟不穩,摔跤和磕碰在所難免,為了規避這個隱患,明顯的棱角要消除,最好采用圓木形態,保證其安全性。
在兒童家具的設計上,考慮了兒童家具本身的材質、結構、理念等因素,考慮了兒童使用的安全性、舒適性等因素,更要考慮到兒童家具的真正使用者,即監護人的因素。監護人對于兒童家具的要求有安全性和便捷性,安全性在此不論,對于便捷性而言,應該是監護人最在意的設計了。因為兒童家具的便捷性可以讓監護人擁有更多的時間,提高效率,而且在使用過程中感受到安心、省心、省時,因此在兒童家具的設計上要遵循“便于監護人使用原則”,讓監護人更舒心。
總之,兒童家具的設計不但要發揮“家具之用”,更要蘊含“家具之效”的作用。在兒童家具設計理念上,要堅持以人為中心的設計思想,要追求兒童家具“人性化”價值。在兒童家具的設計方法上,要以兒童家具的“安全性”為首要因素,以兒童家具的“舒適性”為設計準則,以兒童家具的“功能性”為增值價值,以兒童家具的“教育性”為價值追求。唯有如此,兒童家具才能在市場上有立足之地,才能駕馭兒童家具的主流市場,適應兒童家具市場的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