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雪
咸陽師范學院音樂學院
高校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重要陣地,高校舞蹈教學目標是培養專業舞蹈人才,為舞蹈藝術發展提供人才支持。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內涵豐富,將其融入高校舞蹈教學中去,可以提高學生的審美品位和綜合素養,還可以促進傳統文化傳承和發展。那么,在高校舞蹈教學中,如何融入傳統文化呢?
教師是教學的組織者、帶領者和執行者,教師的教學理念、綜合素質,會給教學質量帶來直接影響。要想將傳統文化教育融入高校舞蹈教學,提高舞蹈教學的文化品位,實現舞蹈教學目標,高校要重視舞蹈教學隊伍建設,打造一支專業的舞蹈教學隊伍,為舞蹈教學提供人力支持。高校教師則要根據時代發展趨勢,樹立文化育人理念。一方面重視師德修養,開展自主學習,廣泛涉獵藝術領域的知識,提高自身的舞蹈表演水平和教學能力;一方面要在舞蹈教學中廣泛搜集資料,深刻理解舞蹈藝術的內涵,積極尋找將傳統文化教育融入舞蹈教學的路徑,以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如在高校舞蹈形體課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不同地區的少數民族舞蹈如傣族的孔雀舞、蒙古族的盅碗舞、朝鮮族的長鼓舞,講述少數民族舞蹈的不同風格,并讓學生結合生活經歷,總結不同地區少數民族群眾的性格特點、舞蹈特色。為了增強學生對少數民族舞蹈的理解,教師還可以請有民族舞特長的學生現場為大家進行舞蹈表演,讓學生親眼見識少數民族舞蹈的表現力。這樣在舞蹈教學中,以少數民族舞蹈為傳統文化教育的突破口,進行傳統文化教育,可以提高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識,為傳統文化傳承和發展打好基礎。
舞蹈是一門表演藝術,舞蹈表演是一項專業性較強的活動。學生要想掌握舞蹈技巧,在舞蹈表演中舞出舞蹈的風格和氣勢,必須要對舞蹈的文化內涵有一個全面的認識,還要借助長期的訓練掌握舞蹈技巧。在這一個過程中,理解和喜愛,是提高學生舞蹈學習效率的關鍵。過去,在高校舞蹈教學中,許多學生之所以對舞蹈與傳統文化的關聯缺少認識,很大原因是部分教師只關注舞蹈理論和動作教學,沒有將文化元素與舞蹈教學充分結合起來,所以學生對舞蹈的文化底蘊、藝術品位缺少了解,因此,他們在學習和表演中也無法準確把握舞蹈的內在情感。鑒于此,在舞蹈教學中,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將傳統文化元素巧妙融入到教學中去,利用傳統文化講述舞蹈的藝術美,讓學生愛上舞蹈藝術和傳統文化。如在舞蹈動作教學中,教師要改變傳統的以直接示范、機械訓練為主的教學模式,結合傳統舞蹈中的動作來講述舞蹈動作的重要性,讓學生了解如何增強舞蹈動作的表現力。如敦煌飛天舞中的舞者多單足踏地,左腿與左臂側提,伴隨著長巾飄蕩,使得舞蹈極富律動感和靈動美。這樣結合傳統文化元素來教學,可以提升學生對美的領悟和感受,提高學生的藝術鑒賞能力。
我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而舞蹈藝術具有天生的神秘感,雖說將舞蹈與傳統文化結合起來,可以讓人體驗生活的美,激發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但是,文化是一個相對寬泛而抽象的概念,它在理解和把握方面都具有一定的難度。尤其是對于藝術素養和審美品位相對不高的大學生來說,要想讓他們深刻理解文化的內涵,在舞蹈教學中,必須要創設文化教學情境,增加教學的感染力,只有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使學生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和教育。如在古典舞身韻教學中,教師可以先利用多媒體播放一段視頻,讓學生了解古典舞“形神統一、內外融合”的風格,了解古典舞強調收放、緩急、輕柔、動靜對比的節奏特點,使學生對古典舞有一個全面的認識。然后,在古典舞呼吸教學環節,教師可以結合傳統文化素材講述快吸、慢吸特點。如慢吸快呼的第一步就是放松腹部的肌肉,使氣息沉入丹田。丹田原是道家術語,它位于人體黃金分割線上,在精神修煉和藝術表演中,丹田被人類視為儲藏精氣神的地方,因此有人稱之為“性命之根本”。然后,教師可以帶領大家一起進行慢吸快呼練習,并作出一些富有藝術氣息的肢體動作,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沉浸到學習中去。
綜上所述,將中國傳統文化融入的高校的舞蹈教學中去,可以解決高校舞蹈教學內容空洞、文化特質不明顯的問題。所以,在高校舞蹈教學中,教師要樹立文化育人理念,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對學生進行文化教育,以提高舞蹈教學的文化品質,促使舞蹈教學再上新的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