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國平
摘 要:隨著我國市場經濟不斷發展,在信用經濟體系下,企業應收賬款管理模式也發生了轉變。全過程管理模式作為現代化企業重要的管理手段,進一步加強全過程管理模式的研究有著重要意義。基于此,本文首先提出信用經濟的含義,進而提出信用經濟下企業應收賬款全程管理模式。
關鍵詞:信用經濟? 全程管理模式? 應收賬款
在過去應收賬款管理模式中很多企業都過于關注逾期應收賬款回收,而事后管理模式在實施中十分的被動。但是在信用經濟背景下,全程管理模式成為了企業關注的重點,可以對應收賬款各個環節加強控制,包括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的控制,降低企業財務風險和經營風險,全面保證企業應收賬款管理質量。
一、信用經濟的含義
在貨幣經濟不斷發展下,逐漸衍生除了信用經濟,是生產者間的加以形式之一。在這種環境下,商品所有者通過債權債務關系構建和消除實現產品交換。利用了貨幣價值尺度、支付手段、貯藏手段等職能,所以信用經濟依然以貨幣存在為基礎。
二、信用經濟下企業應收賬款全程管理模式
(一)事前管理
(1)客戶資信售前調查。充分利用信用銷售,不斷拓展自身市場份額,而制定信用政策必不可少。而客戶資信調查是制定信用政策的重要參考信息,如果企業缺乏專業信用管理人才,可以通過市場信用管理結構輔助指導。
(2)錯誤客戶信息會直接提升壞賬幾率,所以要構建客戶檔案,結合“5C”評價體系收集、整理客戶信息,并將信息數據歸檔。還要分析客戶信用狀況,資信部門定期分析客戶信息,評價客戶信用度,根據不同客戶信用度來選擇銷售策略。同時不同信用等級客戶給予不同賒銷額度、信用期限。
(3)加強履約保障。主要是通過保證、抵押、質押、定金等方法,特別是對于新客戶來說(客戶資料不完善或不僅準),科學采用履約保障措施十分必要。
(二)事中管理
(1)預收賬款管理。作為企業向客戶預收的購置定金或部分貨款。預收賬款主要是包括預收貨款和預收購貨定金等。在企業收到這筆錢之后,銷售合同并未履行,所以不能作為收入賬款,只能作為一項負債,貸記到“預收賬款”賬戶中,貸記相關收入賬戶。通常預收賬款期間在1年以內,是一項流動負債反映到期末資產負債表中,如果超出了1年則為“遞延貸項”,在資產負債表的負債和所有者權益間單獨列示。
(2)加強企業經濟合同管理。合同是企業經濟往來的證明和標準,合同管理要高正全過程性、動態性。不僅要關注合同簽訂前管理,還要注重簽訂后管理。只有是涉及到合同條款內容都要統一管理,注重履約全過程變化,特別是要控制對我方不利的變化,此時進行變更、修改、補充。
(3)及時分析應收賬款周全現狀,加強賒賬銷售總額管理,通過對比行業平均水平或企業同期,確定收款期、周轉期,分析資金流動是否正常,并對信用條件修正。還需要對拒付情況進行考察,得出壞賬損失率,及時采取積極措施。
(三)事后控制
(1)應收賬款動態跟蹤,針對不同賬款類型采取相應對的動態跟蹤措施,對于期限內的應收賬款,要求工作人員積極加強和客戶溝通,到期未收款項,要對信用標準、信用制度進行審查,重新評定客戶信用等級,惡意拖欠客戶不給予賒銷,并加強催收工作。
(2)建立應收賬款保理業務。也就是將應收賬款按照一定比例轉化后從銀行中獲取融資款,以回收應收賬款償還融資款,這樣可以提升企業資金周轉效率,緩解一定的財政壓力,降低壞賬、呆賬的可能性。
(3)完善應收賬款催收制度。在未獲得全額貨款前,要妥善保管所有資料,作為催收、訴訟依據。采用直接催收、委托第三方催收、仲裁起訴催收等多樣化手段。對于剛發生逾期的應收賬款,前期要用委婉的形式提示客戶,如果無效則深入調查,找出沒有收回賬款原因,如多次催收無果則要加大客戶壓力,必要時采用法律手段維權。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對于企業應收賬款全過程管理模式來說,需要同時展開事前、事中、事后應收賬款管理,通過完善信用評價體系、控制應收賬款規模、科學的管理手段,這樣才能夠保證應收賬款周轉能力,提升風險防范能力,實現企業長足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圓,張思潔.基于全程管理模式的企業應收賬款管控問題研究——以國內家電企業為例[J].金融理論與實踐,2017(11):666-667.
[2]郭威威.淺析中小企業應收賬款的全程管理[J].企業導報,2012(1):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