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倫教北海小學 陳 俊
我以所任教的六年級學生為例,對5個教學班學生對Python每個章節的基礎知識點和對程序的興趣點進行歸納,如表1所示:

表1 基礎知識點的興趣度調查表
了解學生對基礎知識點的興趣度,才能清楚地知道學生的學習方向。Python提供一個很容易入手的平臺給學生,它雖然是一個優秀而又全面的圖形化編程軟件,但也有比較難學的大型程序設計。所以要正確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才能設置最好的教學任務,讓學生掌握有效的、簡單的程序設計思路,激發濃厚的學習興趣。
Python編程學習第二課內容是認識海龜模塊,在Python中有豐富的模塊,模塊是別人設計好的,能提供某類工程的程序集合。課程的第一個命令就是“form turtle import*”的命令語句。這是學習海龜畫圖最基礎的知識點。雖然是基礎語句,但是涉及很多英語和數學知識,往往運用起來就不容易,很多學生并沒有理解單詞的意思。在輸入時就會出錯。經常犯類似錯誤,會導致他們對程序設計失去學習興趣。
例如,在輸入from turtle import*,這就是一個對命令單詞的理解。對于這個命令,我會告訴學生,要創作圖形,必須先要從“進門”開始。開門口令就是這條語句。簡言之,要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單,首先要記住進門“口訣”。除了牢記“口訣”,在輸入字母時,還要嚴格按照大小寫輸入,而且要用英文狀態的字符。
完成第一步導入模塊后,還需要設置海龜的指針語句:“shape”(小海龜形狀)。要學生去理解什么是指針比較難,因為這里涉及指針的角度變化,角度與數量的關系等。理解能力差的學生就開始厭倦這種“類似”英語和數學的知識,漸漸地就失去學習編程的興趣。又例如,在學習第三課線段圖的多邊形時,涉及轉角的角度,怎樣的轉角才是正確的,轉了第一次之后,第二次的轉角是否也是一樣。多邊形變化很多,出現一個差錯,整個圖形就不正確或者不完整。而且轉角方向問題很容易混淆,也讓部分同學對學習程序的興趣大大降低。因此,上課前,我先制作課件動畫,用于演示輸入過程。在講解線路畫過程中,我會用動畫演示使用不同命令而造成不同角度的變化。學生直觀觀察角度和變數的變化后,就會說:“原來入門口訣也并不是這樣難”“我知道怎么做了”“角度的變化原來是這樣的”。用這樣的方式,激起學生的興趣和好奇心。
有了上面的演示導入,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理解能力都會相應提高,這時就要進行基礎知識點的鞏固。例如,在畫線段圖中有四套例題:畫臺階,畫小草,畫米子和課后創作線段畫的圖案。這都是學習線段畫最好的三個例子和課后練習,是對命令加深記憶最好的。
首先,我會讓學生先用筆描繪,并在例題旁邊進行重抄例題命令,讓學生認知里有一個大致圖案輪廓。抄寫完畢后,馬上上機操作,前兩次可以看書,但是第三次就不能看書了,必須獨立完成。其次,對四套練習重復進行,在兩個課時就完成。最后,第三課時進行個別抽查和小組抽查,檢驗前兩個課時的練習效果。結合視頻教學講到角度變化時,要學生回答與基礎知識點相關的問題。例如:“你知道畫臺階的角度變化是如何的呢?”這時,學生都會回答:“從選擇顏色后,通過前進——轉角——前進來實現畫臺階”“三根小草,左右的夾角是相同的,這樣就能形成一個對稱圖案。”
例如,在畫幾何圖形這節課。通過輸入在“》》》”輸入語句,Python就會馬上執行任務。Python本身就是圖形化的一個編程軟件,在學習復雜編程中,通過設計程序步驟,明確學習任務,加強對基礎知識點的學習。程序設計的流程:分析程序問題和解決問題,設計程序算法(運用到的命令),編寫程序,調試程序。這里以書本19頁畫正多邊形為例,設計一個程序流程。
1.分析問題:可以圍繞邊長、線條顏色及粗細、繪制方向等需求進行分析,設置畫邊長為100,順時針方向的。
2.設計程序算法:向前100,右轉90度,向前100,右轉90.....
3.編寫程序:運用到的程序命令有FD,RT。
4.調試程序和保存。設計程序步驟讓學生清晰知道程序每一步要實現的圖案。實現這些圖案需要用到哪些命令,要認真地上機練習。另外,調試程序應該注意的基本問題要清楚。例如,如果程序有錯,就會在Python shell窗口顯示程序出錯的行號和類型。然后把提示的內容寫在書本上,最后設計一個基礎知識點的歸納圖:

要維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自然少不了知識競賽環節。從各種競賽中,既可以鞏固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激發學生創新性問題的解決,又可以使一些抽象、難于理解的知識在生動活潑的課堂活動中為學生所接受,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
例如,在第五課學習變量圖案的課程。“我們畫貝殼”比賽,要求學生在規定時間內畫同一個圖案,要求由10個圓形來組合圖案,顏色不限,粗細不限,形式不限,美觀即可。在這個過程中,有學生會問:“方向需要規定吧,我覺得這樣更漂亮,這樣方法我能用嗎?”這個時候教師作為引導者,先讓小組自行討論美觀標準,讓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發現美、創造美的能力。比賽激發了小組的競爭意識,在相互對比中,不斷思考解決問題的思路,完善各自的操作技能,大大地提高了學習效率。
從第九課開始,多任務的程序難度大,學生往往難以獨立完成任務,整個設計過程有很多的程序設計思路和運用很多的基礎命令:條件判斷,分支語句等等。這些綜合性的任務往往就需要共同合作。合作期間,學生往往會產生很多疑問,在小組合作交流過程中,通過討論和分工合作,讓思維的火花得以綻放,大大調動了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成為信息加工的主體,意義的主動構建者,從而加深學生對基礎知識點的理解和應用。
基礎知識是學習基礎編程重要的內容,對編程學習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師通過激發學習興趣,重復操作練習,對程序設計步驟解決難點問題,以知識競賽方式鞏固知識,最后以小組合作完成大型的程序設計。這個過程都是符合教材所講到的“知識引領,活動穿插”的教材編寫思路。書本上的“知識提點”作為對基礎知識點的總結欄目,“實踐園地”則是對基礎知識點練習鞏固與歸納。編程課程會給學生帶來意想不到的樂趣和創作動力,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學習編程的熱情,讓學生掌握最基本的知識點,掌握最基本的編程就是我們小學階段應該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