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 梅
(蘭州市城關區人民醫院,甘肅 蘭州 730030)
子宮肌瘤是常見的一種良性腫瘤,人體內的雌激素是促使肌瘤生長的主要因素,同時生長激素可協同雌激素促進子宮肌瘤的有絲分裂,若不及時治療,可加重其病情的惡化[1]。手術是臨床最有效治療子宮肌瘤的方法,近年來微創手術的廣泛應用,由于微創手術具有創傷性小、出血量少等優點,有利于患者快速恢復,因此其被多數的醫生及患者選擇。目前對于病情嚴重的患者需要采用子宮切除術治療,可提高其生命質量,然而大部分患者缺乏認知,認為切除子宮后會降低性欲,并造成內分泌紊亂,還可加速衰老,從而增加其心理負擔,容易產生出現抑郁癥[2-3]。抑郁癥會影響患者康復,降低其生活質量。為此本研究采用優質的心理護理對子宮肌瘤術后發生抑郁癥的患者進行干預,以有效改善其抑郁情緒。故本文探討心理護理對子宮肌瘤術后抑郁癥患者心理狀態的影響,報告如下。
經蘭州市城關區人民醫院倫理委員會的批準,選擇本院2017年9月~2019年4月治療子宮肌瘤的8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術后均發生抑郁癥。根據不同的護理方法將其分為參照組與研究組,每組各40例,所有患者自愿參與研究;其均為已婚女性。納入標準:經B超檢查確診為子宮肌瘤;簽署研究知情協議書;無手術禁忌證;自愿接受子宮切除術治療。排除標準:中途退出研究者;合并其他重癥疾病者;精神障礙者;具有宮頸病變或卵巢囊等婦科疾病腫者。研究組單發子宮肌瘤25例,多發子宮肌瘤 15 例;年齡 25~50 歲,平均年齡(36.68±3.97)歲;病程 6~20 個月,平均病程(11.55±3.52)個月。 參照組單發子宮肌瘤20例,多發子宮肌瘤20例;年齡 26~49 歲,平均年齡(37.23±4.32)歲;病程 7~18個月,平均病程(11.69±3.57)個月。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參照組接受常規護理干預,首先向患者講解子宮肌瘤治療后的注意事項,并鼓勵患者建立積極的心態,并指導其飲食,補充充足的蛋白質與維生素,有利于切口愈合。研究組則在參照組基礎上采用優質心理護理干預,具體內容如下:(1)加強護患溝通:因大多數行子宮切除術的患者認為切除子宮后會降低性欲,影響夫妻生活,導致其術后產生憂慮情緒,所以護士需加強與患者的溝通,并耐心解釋手術的影響,告知患者手術治療可保留陰道和宮頸的完整性,不會影響其性生活質量。在與患者交流中多采用激勵性語言鼓勵患者,挖掘其內心的顧慮,并糾正其錯誤認知,通過改變患者的認知,可使其樹立樂觀的心態,能促進術后的恢復。部分年輕女性患者害怕子宮切除后會導致內分泌紊亂,還可加速衰老,進而導致其術后產生抑郁癥狀。護理人員則采用具有權威性的醫學報刊或視頻,向患者詳解子宮的生理功能主要為生育和月經來潮,對卵巢的內分泌功能無影響,而且反過來思考,還可以免受月經來潮的困擾與不便,更沒有加速衰老的說法,從而有效消除患者的恐懼與擔憂。(2)放松訓練:患者術后會因切口疼痛而產生負性情緒,護士則應指導其如何正確緩解氣腹后肩背疼痛、術后腹部切口疼痛的方法,如深呼吸運動、握拳等;護士鼓勵患者術后早活動,并在患者下床活動時夸獎患者,能夠讓其堅持下床活動,有利于緩解二氧化碳氣腹后所造成的肩背疼痛,還可促進其肛門排氣,避免術后留置導尿管而引起尿道灼痛。告知患者翻身時需要注意避免牽拉導尿管。術后給予患者易消化飲食,還要適量運動,預防便秘或過量運動導致宮頸殘端愈合不良、出血,能夠減少疼痛。指導患者及其家屬正確使用鎮痛藥或鎮痛泵,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其因術后疼痛對睡眠質量造成的影響。在放松訓練過程中,護理人員也要加強患者心理輔導,多說一些贊美的語言與鼓勵的語言,使患者能夠逐漸驅散抑郁的情緒。(3)加強家庭溝通:家庭意味著是已婚女性的精神支柱,家庭的支持與理解對改善患者抑郁癥具有很大的幫助。患者術后對家庭關系或家庭關系更為敏感,還可增加對丈夫的期待值。患者往往因配偶冷淡的情緒或忽視的態度,而發生抑郁、焦慮情況。對此,護士需要向家屬進行溝通,尤其是患者的配偶,通過告知家屬關于術后抑郁的危害性,并要求他們給予患者更多地關愛、鼓勵以及理解,而不是冷落或忽視的態度,從而有效減輕患者的精神壓力。
采用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評價患者護理前與護理后的抑郁情緒、胃腸道癥狀、入睡困難、睡眠不深、遲緩等方面,以17分未做界定值,總分越高于界定值,則說明抑郁癥狀越嚴重。采用護理部自制的生活質量量表評價患者護理前后的睡眠質量、心理狀況、生活能力以及活動能力等方面,總分為100分,分數越高,說明患者生活質量越優。
使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對本次研究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與計量資料分別以百分比(%)、均數±標準差(±s)表示,并分別行 χ2、t檢驗。 如 P<0.05,則說明兩組數據存在統計學差異。
研究組與參照組護理前的焦慮評分、抑郁評分相比無差異(P>0.05),兩組護理后的焦慮評分與抑郁評分低于護理前,研究組護理后的焦慮評分與抑郁評分低于參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護理前抑郁評分的比較(分,±s)

表1 兩組護理前抑郁評分的比較(分,±s)
組別 例數 護理前 護理后 t值 P值研究組 40 25.42±4.22 10.36±2.13 6.99 <0.05參照組 40 25.50±4.21 17.26±3.40 4.54 <0.05 t值 0.04 3.96 P 值 >0.05 <0.05
研究組與參照組護理前的焦慮評分、抑郁評分相比無差異(P>0.05),兩組護理后的焦慮評分與抑郁評分低于護理前,研究組護理后的焦慮評分與抑郁評分低于參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護理前后生活質量評分的比較(分,±s)

表2 兩組護理前后生活質量評分的比較(分,±s)
組別 例數 護理前 護理后 t值 P值研究組 40 65.54±5.63 93.55±3.63 9.69 <0.05參照組 40 65.49±5.71 85.32±2.81 12.17 <0.05 t值 0.02 5.46 P 值 >0.05 <0.05
因子宮是女性的生殖器官之一,其不僅發揮女性的生育功能,也是其性別的象征,所以子宮肌瘤患者在面臨子宮切除時,難免會產生焦慮與恐懼,加之其認知不足,自認為手術后會加速衰老,并影響性生活與家庭關系[4]。患者術后容易產生抑郁情緒,給自身增加心理負擔,容易影響其生活質量。
臨床需要優化子宮肌瘤術后抑郁癥患者的心理干預,通過加強護患交流,了解患者的抑郁原因,有利于對其進行針對性的心理干預,從而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緒,提高其生活質量[5]。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護理后的焦慮評分與抑郁評分低于參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是因為采用優質心理護理可加強護患之間的交流,通過追究患者抑郁因素,有助于護士執行針對性的心理疏導干預方案;同時,向患者詳細講解手術后不會影響夫妻性生活,也不會加速衰老,能夠逐漸消除患者的顧慮,并糾正其錯誤認知,讓其逐漸建立樂觀的心態面對術后生活;另外,家庭的支持是女性患者的精神支柱,通過對患者家庭進行心理干預,告知其配偶如何正確面對與改善患者抑郁情緒,以維持和諧美好的家庭關系,有利于減輕患者的精神壓力,并使其變得更堅強、更自信,從而有效減輕其抑郁癥狀[6]。常規護理中護士向患者簡單說明手術后的注意事項,并用溫和的語言安撫患者的情緒,不能從根本上有效消除其負性情緒。所以,相比于常規護理,對患者實施優質心理護理更能幫助其樹立自信心,消除其抑郁癥狀。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護理后的焦慮評分與抑郁評分低于參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是因為優質心理護理中加強患者的放松訓練,能夠有效改善其因手術而產生肩背疼痛、切口疼痛以及排尿疼痛等不適癥狀,進而避免疼痛對患者的情緒與睡眠質量造成的影響,并促進患者的康復,有利于提高其生活質量。此外,由于女性心理較為脆弱,術后容易出現負性情緒,并且其家屬往往難以察覺和理解,容易加重患者心理負擔而導致睡眠質量降低,從而影響其生活質量。因此幫助患者獲取家庭的支持,能夠最大程度給予患者生活支持與心理安慰,從而有效改善其情緒狀態、睡眠狀態以及生活能力等[7]。所以實施優質心理護理可有效改善患者負性情緒,并提高其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采用優質心理護理可有效改善子宮肌瘤術后抑郁癥患者的抑郁情緒,進一步提高其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