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菲
摘 要:山西自革命以來孕育了無數的紅色文化資源,這些紅色文化資源對于豐富學校思想政治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提供了重要的導向作用。致力于全方位、多角度的將紅色文化資源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這對于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文化素養,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發揮著積極作用。
關鍵詞:山西紅色文化資源;思想政治教育;學校
一、山西紅色文化資源概述
山西是我國革命和建設的重要省份,因此孕育了眾多的紅色文化資源,是我國有名的紅色文化資源大省。中國共產黨人領導廣大人民群眾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的長期艱苦探索中鑄就了三晉獨樹一幟的紅色文化,山西的紅色文化集聚紅色物質文化、紅色制度文化和紅色精神文化三種文化為一體。因山西有著得天獨厚的區位條件和水文氣候,它的東邊面臨太行山,西南方向又緊靠母親河——黃河,北上頭頂雄偉的萬里長城,山河相間,故有“表里河山”之譽,號稱“最為頑固”。因此眾多的紅色文化在這里生根、發芽。
(一)紅色物質文化
山西作為最早發生革命的起源地之一,因這里發生過無數次的革命和戰斗,所以山西在歷史發展的各個階段,都留下了許多戰爭遺址和革命舊址,它廣泛的分布在山西的各個鄉鎮和村落,從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以來到1978年改革開放時期,全省的革命遺址和舊址達到了3 399處,與紅色緊密相連的文化遺址達到383處,遍布全省的紅色文化載體蘊含著豐富的紅色文化和紅色資源。這里還有著全國聞名的晉綏邊區革命紀念館、麻田八路軍總部紀念館、黃崖洞兵工廠舊址、白求恩紀念館、靈丘縣平型關烈士陵園等等這些優質的紅色遺址和紅色舊址,這些遺址永遠紀念了革命黨人英勇殺敵、不畏犧牲的英勇戰績,這里的一絲一物都深刻記錄了無數英勇的戰爭瞬間,這里的每一個展物都能直擊靈魂,發人深省。
(二)紅色精神文化
中國共產黨人在革命戰爭年代帶領山西人民進行了長期的艱苦卓絕的偉大斗爭,用汗水和淚水熔鑄了許許多多的優秀的紅色文化精神。眾所周知的有,在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人領導太行兒女形成了勇于奉獻、不怕犧牲的“太行精神”;在社會主義革命時期黨中央領導呂梁人民形成了以顧全大局,自強不息為核心的“呂梁精神”;以個人名字命名的“劉胡蘭精神”;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以自力更生和艱苦奮斗為核心的“西溝精神”和“大寨精神”;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右玉的歷屆領導黨員干部帶領廣大人民群眾堅持植樹造林,改善生態環境,孕育了執政為民、百折不撓的“右玉精神”等等,這些紅色精神彰顯了山西人民既樸實無華又堅韌勇敢的高尚品德。大力踐行這些紅色精神全方位,立體式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和高尚品德。
(三)紅色制度文化
在我國的革命戰爭年代,八路軍曾在山西建立了晉綏、晉察冀、晉冀魯豫三大革命根據地。抗戰初期,毛澤東同志根據當時全國緊張的局勢初步提出了“經營山西”的戰略構想,首次把山西列入全國的戰略重地,親自帶領紅軍征戰山西,初步建立抗日革命根據地,至此奠定了山西在全國革命戰爭和抗日戰爭中的戰略地位。1936年2月東征期間,中共中央召開了晉西會議,主要針對山西的軍事問題展開研究。毛澤東同志多次重點強調山西對于全國戰爭形勢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全面抗戰爆發后,八路軍在山西建立抗日革命根據地,利用山西天然的地理優勢,八路軍深入敵后方在這里開展游擊戰爭,隨后山西為全國統一戰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基礎;解放戰爭時期,根據黨的軍事策略安排,進行了多次險象環生的游擊戰,為最終全國革命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二、山西紅色文化資源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具體實踐
山西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歷經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創造了豐富多彩、琳瑯滿目的紅色文化資源,不僅有遺址蹤跡類和建筑設施類文化資源,也有重要的革命歷史文物和文藝作品等紅色文化資源。這些紅色文化資源不僅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豐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源泉。因此,深入挖掘山西紅色文化資源的核心價值,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力傳承和宣傳紅色文化,對于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進和加強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增強課堂教學紅色文化魅力
在思想政治理論課中,如何將山西省的紅色文化資源貫穿其中,以彰顯紅色文化的魅力,顯得尤為重要。首先,老師作為學生“傳道、受業、解惑”的第一人,學校在招聘思想政治課的教師時,除了考察其基本的崗位知識和專業知識外,要更加注重考核教師的紅色文化素養,在職的老師也要不斷豐富自身的紅色文化素養;其次,要將紅色文化資源融入于教材編寫中,要將山西特色的紅色文化資源與思想政治教材結合起來,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使學生更能感受到紅色文化的魅力;最后,在課堂教學中,要善于運用多媒體教育。組織觀看一些經典的影視作品,比如記錄在呂梁山上英勇殺敵的抗戰英雄們——《呂梁英雄傳》、受封建禮教迫害的愛情故事——《小二黑結婚》等等。隨著高科技信息技術的發展,傳播的文化既有精華,也有糟粕,容易影響當代學生價值觀的形成,所以要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消除歷史虛無主義對中小學生和大學生的影響。
(二)舉辦校園紅色文化宣傳活動
校園作為中小學生和大學生學習、生活的重要場所,將山西紅色文化資源融入校園的方方面面顯得尤為重要,全方位開展校園紅色文化宣傳活動,讓學生更加深入的感受山西紅色文化的魅力。首先,學校圖書館要專門設立山西紅色文化資源的版塊,大力宣傳本省紅色文化的魅力,定期開展學校紅色文化交流會,以便學生能更加了解山西的特色紅色文化;其次,開展紅色文創比賽,組織學生進行群體或者個人比賽,從山西紅色文化資源里選取各自喜歡的紅色文化素材,進行文案的創作比賽或者手工比賽,在這樣的過程中既鍛煉了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也鍛煉了學生的綜合能力;再次,組建進行紅色文藝大賽,在那個令人難忘的年代,冼星海和桂濤聲創作的《在太行山上》,賀綠汀的《游擊隊之歌》唱出了抗日戰爭時期軍民一心等等;最后,學校組織部和宣傳部要定期請校內和校外精通紅色文化的老師開展專題講座,組織學生按時聽講,并且會議后,要督促學生寫會后觀后感,并互相進行交流。
(三)創建校外紅色文化研究基地
紅色文化的教育要實踐和理論相結合,首先,學校要在校外的愛國主義場所建立紅色文化研究基地,組織每一屆的學生定期去參觀拜訪;其次,要加強學生的紅色情景教育,組織學生去一些烈士紀念館、革命紀念館、戰役遺址、八路軍紀念館等基地,身臨其境的感受革命先人的艱辛以及革命成功的來之不易;最后,要常常組織學生去當地的博物館,文化館參觀,了解山西各地不同的紅色文化資源。
三、結語
山西有著豐富多彩的紅色文化資源,要將這些優質的文化財富全方位、立體式注入思想政治教育中,深入挖掘這些紅色文化資源的深刻內涵和當代價值,不僅對于新時代加強中小學生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而且能夠幫助學生樹立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當代的新青年自覺承擔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歷史重責。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N].北京:人民日報,2016.
[2] 舒前毅.紅色文化資源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的新探索[J].教育觀察,2018(21):40-4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