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喜鴿
摘 要 在我國努力實現制造強國夢的新形勢下,堅定高職大學生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從高職院校大學生道路自信現狀調查結果看,高職院校對堅定學生道路自信的教育工作仍然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間。本文從高職思政理論課教學方面,提出從增強思政理論課吸引力感染力、堅持知行合一和充分利用新媒體技術三個方面增強高職學生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
關鍵詞 道路自信 高職大學生 創新
Abstract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that our country strives to realize the dream of building a strong country, it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strengthen the confidence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road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the survey result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road self-confidence of college students, there is still some room for improvement in the education work of strengthening the road self-confidence of college students. From the aspec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ree ways to enhance the self-confidence of the students in the socialist road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o enhance the appeal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to adhere to the unity of knowledge and practice, and to make full use of new media technology.
Keywords road self-confidenc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高職學生一方面在我國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中肩負著重要使命,另一方面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踐行者。作為國家經濟建設急需的技術技能型人才,高職院校大學生必然在偉大精神的教育和引領下,樹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思想政治理論課作為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陣地和渠道,通過理論教育,用理想信念凝聚青年學生的思想共識,使青年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形成對國家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從當前高職思政教育工作實際來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特別是互聯網和自媒體的興起,對思政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因此,我們要根據新形勢,創新高職思政理論教育,加強對高職學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宣傳教育,促使高職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加深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內化為自己的信仰,進而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做出貢獻。
1 增強高職大學生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至關重要
1.1 高職院校大學生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現狀調查
結合當前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現狀與高職院校的特點分析,筆者通過問卷調查,對所在院校學生的道路自信現狀進行了調查。共發放問卷805份,回收問卷805份,回收率100% ,有效問卷 797份,有效率99%。調查結果如下:(1)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有基本認識,但部分學生還存在欠缺。“我國的政黨制度”,17%選擇錯誤;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了解程度”,僅23%選擇“了解比較多”。(2)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的態度,95%選擇“毫不動搖堅持”;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28%選擇“適合我國國情,已經非常完善”,70%選擇“適合我國國情,但要逐步完善”,2%選擇“說不清楚,和我關系不大”;對如何踐行“道路自信”,90%選擇“認真學習深刻領悟,成為堅定的信仰者和忠實的踐行者”,10%選擇“其他”。(3)目前道路自信教育現狀,對“您認為學校是否重視加強對學生堅定道路自信的教育”問題,69%認為“非常重視”,22%認為“比較重視”,8%認為“一般”,1%認為“不太重視”;對“是否認為有必要在思政課程中加強道路自信的講授”,68%認為“非常必要”,29%認為“比較必要”,認為“不太必要”的3%;關于“學校如何更好地開展道路自信教育活動”,多達74%認為“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的授課效果”,63%選擇“采取演講、辯論、知識競賽等方式宣傳”,61%選擇“采取多種形式進行廣泛宣傳”,53%選擇“讓學生參與各種社會實踐活動,加深感性認識”,50%選擇“將相關內容融入團學活動中”,38%選擇“邀請校內專家舉辦專題講座”,10%選擇“其他”。由此可見,高職院校對堅定學生“道路自信”的教育工作仍然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間,這些對高職生的道路自信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戰。
1.2 高職大學生道路自信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根本保證
實現我國制造強國夢,高素質技能人才是根本保證。加強高職思政教育,培育學生道路自信,將會為我國制造強國建設提供大量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通過思政理論學習,高職學生全面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歷史發展,增強了踐行道路自信的信心與自覺,進而堅定為中國特色發展道路做出貢獻的崇高信念。在追求人生價值的過程中,看到國家發展道路和自己將要走的人生之路的聯系,內化為人生價值追尋,樹立遠大理想,確立正確的人生方向,在感悟中傳承。在實踐活動中,身臨其境感受中國建設和發展的巨大成就,把小我融入祖國大我,自覺把遠大理想與道路自信等同起來,將個人成長融入國家和民族偉大事業中。同時,隨著自媒體時代的到來,高職生可以發揮道路自信傳播者的作用,向身邊人傳播道路自信,影響更多的人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的認同和接受。
2 堅定高職院校大學生“道路自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創新路徑
2.1 以科學理論武裝高職學生頭腦,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對高職院校大學生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的教育,要從學生目前對道路自信的認知、認同狀況出發,提高他們的理論認識,探索符合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要求與高職院校大學生思想實際的思政教育內容和教育方式,使高職院校學生主動把個人夢想融入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踐中去。高職思政課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課程,肩負著學習、研究和宣傳馬克思主義、培育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任務。高職思政課必須要與青年學生同頻共振,科學闡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豐富內涵,也要注重對學生的思想引領,進一步夯實理想信念根基。
要想思政理論講得生動形象、透徹明了,用理論的強大邏輯力量折服人,需要教師本身具有深厚的理論根基,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信不移。真懂真信才能理直氣壯,才能做到言傳身教。課堂教學方法也要有改革和創新,從教學設計、教學內容到教學輔助手段,都應與時俱進,靈活運用。通過案例解析、情境教學、影視欣賞與品評、多媒體聲像資料等,展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精神內涵與獨特魅力,從而觸及學生心靈深處,進一步激發他們的愛國意識,堅定他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
2.2 堅持知行合一,增強實踐教學效果,引導學生在知中行,在行中知
高職院校思政課傳播的是知識、思想以及真理,好的思政課是融入課堂又深入實踐中的,是對青年學生入耳入心的澆灌,潤物無聲的滋養。當學生深諳理論的精髓并能用于解釋和解決實際問題時,思政理論課才真正實現“內化于心,外化于行”。高職學生在參與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中,有針對性地深入生產生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從理論到實踐,使他們能夠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學以致用。進而幫助學生全面了解國情,正確認識當代中國以及外部世界,能夠理解中囯、認同中國。從而,學生在學習、獲得和親自體驗的過程中,收獲寶貴的精神財富,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培養社會責任感,并在實踐中分析解決問題。
堅定道路自信的實踐教學,不只在思政實踐教學中,更存在于專業實踐教學中。一方面,在校內實訓場所和參加企業的實習實訓時,高職學生能真實感受到專業技術的發展和進步。另一方面,目前高職教育教學普遍實施課程思政,在專業教學中融入課程思政理念,通過大量專業技術發展服務國家建設的實例,使學生充分認識到我國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自豪于“中國奇跡”和“中國震撼”。這種對現實的滿足,會極大提升學生對現有發展道路的自信。這種自信持續時間長后,自然會逐漸形成習慣,變成學生思維方式的一部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也會因此培養起來。
2.3 綜合應用新媒體技術,推動思政教育的多重融合,協同育人,加強教育整體合力
“互聯網+”思維模式下,高職學生社會主義道路自信教育中要植入新媒體技術元素,在思政課課程創新中,拓寬教學載體,多形式、多渠道打造思政教育更廣闊的平臺。教育教學實施過程中,依托主題教育專欄或獨立網站、微視頻案例、思政實踐教學,同時挖掘并開發融入專業知識的線上思政課程,推進網絡教育資源與傳統課堂教學有機融合,同向同行。為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上海城建職業學院與東廣新聞臺共同打造《中國城事》“空中課堂”,聚焦城市發展與青年發展,講述發生在我們身邊的大城小事,講述城市發展與文化傳承,感受在正確發展道路引領下的城市發展成就。立足學院特色、挖掘資源,上海城建職業學院推出系列黨史主題特色思政課——“筑夢中國”,采取開放式現場授課,將課堂放在上海外灘人民英雄紀念碑廣場、老漁陽里2號等現場,帶領學生走進具有典型特征的歷史建筑和現代優秀建筑中,聆聽建筑里的黨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堅定理想信念。總之,高職院校必須堅守陣地意識,強化思想引領,搶占思政輿論宣傳陣地,打通線上線下的教育教學內容,建成理念、模式、體系創新的教育平臺,增強學生思政學習的獲得感。
對青年學生道路自信的教育,承載著引人以大道,啟人以大智,它的目的不僅僅是讓學生知道,更是要培養和養成一定的社會理想、人生信念以及與之相適應的生活態度。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教育中,通過學習,學生深深體會到我國經濟建設取得的偉大成就,黨領導人民開創了適合中國國情的正確道路是根本原因。更重要的是,道路自信教育要貫穿于學生學習生活全過程,融匯于每一次課外實踐的廣闊空間,前后呼應,縱橫交織,使學生始終自覺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
參考文獻
[1] 李強.論大學生“四個自信”的培育[J].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35(01):58-62.
[2] 張潔,康昭.大學生道路自信現狀調查分析[J].現代教育科學,2018(12):52-57.
[3] 張楊.大學生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的思考[J].喀什師范學院學報,2015.36(04):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