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穎 魏彥吉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發展,生活物資日益充足,但是物品的使用率卻逐漸下降,此時,共享經濟展現出了蓬勃的生命力。與此同時,身處師范院校,我們更希望抓住共享經濟的大環境以資源共享的方式推進英語學習。
一、共享經濟
(一)共享經濟的內涵
共享經濟是一種依托互聯網技術,將各種商品、服務以及數據在不同的主體之間進行共享的經濟模式。共享字面含義來看就是分享,將一件物品或者將信息的使用權或知情權與其他人共同擁有。
(二)共享經濟的特點
1.移動技術的應用
共享經濟的實現很大一部分需要借助移動技術,尤其是信息的共享。通過互聯網我們可以搜集到自身所需資源,以及對閑置資源進行分享。比如阿里巴巴旗下的APP閑魚就是以這種形式進行資源共享。
2.產品使用率的提高
產品使用率指的是產品的復購能力,生活中我們很多時候都會面對這種尷尬的情況:很多東西都是生活必需品但是買回家又用不上幾次,這類產品就是使用率低的產品。而共享經濟剛好能很好的解決這類問題,共享工具箱可以放置閑置物品及使用率低的物品,大家各取所需,同時也做到了資源的節約。
3.以租代購的消費模式
現有的傳統消費模式是一次性購買,但是共享經濟提倡的新型消費模式是以租代購。同時這也對企業的制造生產造成了巨大的影響,以共享單車為例,共享單車的推出注定會導致企業單車銷售量的下降。
而共享工具箱可以很好地針對這三個方面為廣大群眾提供更好地服務。在日常生活中有許多的工具必要但不常用,如家具修理工具、書籍裝訂工具、醫療用品。往往不購買卻又在必要的時候有需求,購買后往往閑置,喪失了它的價值。而共享工具箱這一共享平臺為用戶提供了這些物品的使用權。用戶可以在需要的時候通過比購買低很多的成本獲得暫時使用權,既滿意了消費者的使用需求,又降低了消費成本。參與途徑為線上掃碼線下歸還,方便快捷,可以做到人人參與。
二、英語學習的主要問題及共享工具箱的妙用
(一)共享資料柜
英語學習過程中很多人會面對的一個主要問題就是:學習資源要去哪里找以及如何快速找到自己所需的學習資料。相信很多人都有這種經歷,去圖書館翻找材料,雖然學習資料會分區,但是真正找到自己想要的還是費時費力,而且線下圖書種類難免不全。此時,共享工具箱的秒用就體現出來了,在這個資料共享的系統里,同學們既可以上傳自己的資料庫實現共享,又可以方便快速地找到別人分享的學習資料。
(二)共享時間聯盟
通過對高校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發現,大多數人在英語學習過程中面臨的另一個問題就是,如何做到自律即合理的安排學習時間。所以共享工具箱的另一妙用就是形成共享時間聯盟,所謂共享時間聯盟就是在不同時間段內組成互相督促學習的學習小組。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空閑時間自行組隊或者加入固定時間段的隊伍以達到互相督促互相監督的目的,而且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還方便同學們進行互相學習,尤其是非常時期,不方便面對面進行學習或者無法合理安排學習時間等情況,線上的小組學習無非是最好的學習方式。
這一概念應用了從“時間適應”的角度提出的“共享時間心智模型”的構念,以及“團隊時間心智模型(temporalteam mental model,TTMM)”。這些構念從時間的維度研究團隊任務,并且通過研究進一步提高在一定時間內最大發揮團隊集體效率的方法。
(三)共享學習經驗
共享學習經驗基于共享資料柜和共享時間聯盟的基礎上,在資源以及時間的共享過程中進行學習經驗的共享。如上所說,首先,通過共享資料柜使用者可以將自己的學習筆記、錯題集等學習資料進行上傳。其次,使用者可以根據時間安排形成學習小組,在小組內通過交流互助的形式進行學習經驗的共享,其共享方式可以是習題的講解或者學習方法的講授等。所以共享工具箱通過資源、時間、經驗來幫助使用者進行英語學習,并且學習過程環環相扣,學習方法疊加升華,以達到促進學習的目的。
三、共享經濟下英語專業學習的實現
借助現代化信息技術搭建英語學科信息共享空間,為英語專業學習的開展提供支撐,有助于鍛煉學習者的自主學習和英語綜合應用能力。同時,共享學習空間的搭建需要學生們共同努力,大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興趣愛好就選擇不同的資源填充學習空間。
(一)虛擬環境的搭建
基于英語學科信息共享空間是指大學生學習、交流和共享的虛擬社區,其主要由學習空間、信息資源以及網絡軟件設施等部分構成。其中虛擬學習空間包括資源導航、專題論壇、信息素質教育、名師講堂、RSS訂閱等虛擬環境。信息資源則包括精品學習資源推薦、學科資源導航等。網絡軟件設施則包括各類自主學習所需的軟件,如信息獲取共享軟件、交流互動軟件或是教學軟件等。
(二)物理環境的構建
基于英語學科信息共享空間的物理環境是指大學生開展學習交流活動的物理場所,包括圖書館實體空間、服務設施、人力資源以及硬件設備等四個部分。其中實體空間應包含文獻區、培訓區、休閑娛樂區、小組討論區以及參考咨詢區。硬件設備則包括計算機設備、網絡設備、復印打印設備等。
(三)基于學科信息共享空間的大學英語自主學習模式的運行
首先,以情激趣,引導學生深入參與。情包含感情和情景兩部分內容,即在英語學科信息共享空間運行的過程中,應通過一些人性化的設置讓學生們感受到熱情和關懷,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使學生愿意在共享空間下開展學習。例如,在學科信息共享空間內靈活設置一些生動的學習場景,調動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激發其深入探究的欲望。
其次,注重交流、互動和協作。與傳統學習模式相比,基于英語學科信息共享空間的學習活動突破了時空的限制,學生們可以基于自身需求隨時隨地通過網絡學習平臺獲取學習資源、開展學習活動。在共享空間內,大學生不僅可以和機器進行互動,還可以和其他學生、教師以及學習內容進行互動。互動的內容不限于教材,促進了學生對教材以及學習內容的二次開發,提高了學習的創新性。學生之間的相互互動則滿足了其交流的需求,包括情感傾訴以及知識分享,這將有效的提升學習的趣味性。除此之外,基于共享空間,教師可以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針對性的指導和幫助,為其制定科學的學習計劃,促進學習效果的提升。
最后,共享共享、優化建構。借助信息共享空間這一平臺,學生們之間可以通過交流溝通獲取更多的信息資源,包括其他學生對一個問題的不同看法、學習方法、學習經驗等,相互補充、相互促進,共同提升。任何成員都可以對共享空間內的資源進行建設,分享給其他成員。
四、結語
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深刻了解大學生的日常生活需求,所以我們推出共享工具箱這個項目。此項目以共享經濟為思想基礎,整合線下閑散物品,以及英語學習的有關資源,即學習、生活中利用率不高的工具,在校園內以共享工具箱的形式為大學生提供便利的日常生活物品,以達到節約資源,提高資源利用率,實現資源共享,方便大學生學習、生活的目的。此項目不以盈利為目的,而是以公益便民為主的大學生創業項目。我們可以通過這種形式讓人們公平的享有優惠的生活資源,同時也可以站在各自的立場上使用和受益。這個項目旨在通過共享工具箱的形式,鼓勵大學生節約資源,促進資源整合并且為大學生提供便利的生活以及更方便的線上學習。而且共享工具箱不僅是一個簡單的項目,就像共享單車和圖書漂流、玩具漂流一樣,它也有可能發展到整個社會范圍內,為更多的人帶來新的消費體驗和便利。它不僅是一個簡單的創業項目,也幫助我們建立了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同時更有助于我們順應共享經濟的大潮,順應新時代互利共贏的主題。(作者單位:長春師范大學)
基金項目:2019年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類項目“共享工具箱”,項目編號:201910205025(主持人:王穎? 參與人:毛潔琴、牟佳琪;指導教師:魏彥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