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巧月
摘 要:馬克思主義信仰是高校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與靈魂,對大學生、高校以及國家的精神文化與信仰建構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網絡的飛速發展,帶來了一個全新的網絡社會空間,這種社會空間發展狀態對青年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帶來很多的挑戰和諸多負面影響。因此,高校務必要主動適應網絡社會發展的新常態,在堅持理論創新的同時,切實做好開發馬克思主義信仰網絡平臺,掌握網絡平臺的話語主動權,做好網絡輿情的引導與監控,積極建設健康、文明的網絡社會空間;堅持外在教育引導與自覺學習提升相結合的辦法,從馬克思主義信仰認知、認同與踐行等三個層面,增強當代青年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不斷豐富與提升當代青年大學生的精神教育與信仰空間。
關鍵詞:網絡社會;青年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20)05-0121-02
互聯網的發展對當代大學生的學習、生活、工作、情感婚戀、思想道德、信仰與價值觀等方面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影響與沖擊,對大學生接受主流文化、主流思想、主流信仰帶來巨大的挑戰。網絡社會空間發展下青年大學生對馬克思主義信仰的現狀不是很理想,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帶來很多挑戰。當前唯有把握好網絡社會青年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的現狀,積極消解網絡社會負面因素,努力建構網絡空間的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陣地與平臺[1],方能應對網絡社會各種不利的因素,才能不斷增強青年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因此,對網絡社會青年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現狀進行實證研究非常有必要。筆者擬在詮釋網絡媒體與青年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培養的相關性的基礎上,分析目前網絡社會青年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及其教育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主動把握網絡社會的發展邏輯,努力增強青年大學生的馬克思主義信仰的對策。
一、網絡媒體與青年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培養的相關性
(一)網絡媒體與青年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培養的內涵與價值
網絡媒體作為一種互聯網與媒體融合下的產物,就是以網絡為平臺出現的各種媒體,比如微博、微信、博客以及門戶網站等。從內涵視角講,網絡媒體就是一種媒體,一種互聯網+媒體的產物。從價值視角來講,網絡媒體具有多種功能與多方面的作用,能夠及時有效地推動信息的傳播與交流;給人們的生活、學習、工作帶來很多方便;極大推動教育信息化發展;促進電子政務的發展和網絡問政參政的發展;極大促進現代公民社會的建設與發展。
馬克思主義信仰培養是對大學生進行信仰世界的構建與塑造,從本質上講,是對大學生進行精神層面的培養,對大學生精神家園進行重構。從功能與價值視角來看,對青年大學生進行馬克思主義信仰培育具有很多的作用,能夠引導大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能夠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能夠促進高校和諧文明校園和精神文明建設;能夠促進馬克思主義在廣大青年學生群眾中的傳播與發展。
(二)網絡媒體與青年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培養的關聯
1.網絡媒體為青年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培養提供全新的場域,提供新的平臺,也帶來了很多的挑戰。開展青年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培養是一項系統復雜的長期工程,要面對諸多的境遇與場域,比如網絡社會空間、現實社會空間以及各種多樣化的小場域等等,其中網絡媒體作為一種特殊的新型空間為青年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培養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全新場域,提供了全新的挑戰與契機,帶來全新的網絡話語境遇[2]。
2.青年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培養為網絡媒體發展帶來了廣闊的發展空間,也提出了時代性很強的信仰建設課題。網絡媒體發展和網絡社會的健康發展需要做很多的工作,比如網絡社會空間的思想文化交流與引導、輿論輿情的把控與督導、主流話語的網絡陣地等等。其中青年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的培養為引導網絡媒體輿情的發展、主流話語的健康把控提供了很好的契機,為網絡媒體的功能與優勢的發揮提供了很好的精神培育場域。
二、目前網絡社會青年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及其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網絡社會當代青年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的現狀
1.認知層面的現狀。認知情況如何是青年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情況的基礎層面。從目前大學生的認知層面來看,對馬克思主義信仰的認知還是處于比較膚淺的認知層面,除了學哲學與政治學等相關學科的學生外,其他人對馬克思主義信仰的認知不全面、不深入、不徹底,很多學生僅僅限于課程教學中講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馬克思主義哲學,沒有系統學習馬克思主義。這其實為網絡社會當代青年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提出了一個重要課題,那就是要從認知層面好好對大學生進行系統、全面的馬克思主義知識體系的傳授與講解。
2.踐行層面的現狀。踐行情況如何是青年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的行動層面的反映。從目前大學生的踐行情況來看,青年大學生對馬克思主義信仰真正踐行得不夠,沒有很好地自覺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來指導自己的學習、生活、工作以及其他活動。這其實為網絡社會當代青年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提出了一個重要課題,那就是要從情感心理層面激發大學生對馬克思主義的認同與接受。
(二)網絡社會當代青年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開展的現狀
1.信仰教育理念層面的問題,影響了當代青年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的健康發展。這方面主要體現在高校開展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工作時,生活化的理念堅持不足,沒有很好地契合大學生的學習、工作和日常生活,影響了青年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培育的生活化發展;科學化的培育理念堅持不足,沒有很好地把握好青年大學生信仰發展的規律、高等教育的規律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規律,影響了青年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培育的科學化發展;融合互動的培育理念堅持不足,沒有很好地將馬克思主義信仰培育與大學生專業學習、思想政治教育、公民教育、法治教育等融合整合起來開展,影響了青年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培育的驅動性發展;實踐性的培育理念不足,沒有很好地將馬克思主義信仰的培育納入實際的活動之中,影響了馬克思主義信仰的活動育人。這其實為網絡社會當代青年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提出了一個重要課題,那就是要好好根據網絡社會的發展態勢構建好這種教育的理念世界。
2.信仰教育方式層面的問題,影響了當代青年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的吸引力。這方面主要體現在高校開展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工作時,理論課堂教學方式采用較多,實踐教學開展不夠;網下平臺開發利用較多,網絡平臺開發利用不夠,還沒有真正形成大學生喜歡的馬克思主義信仰培養的網絡平臺。這其實為網絡社會當代青年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提出了一個重要課題,那就是要好好根據網絡社會的發展態勢構建好這種教育的途徑。
三、主動把握網絡社會的發展邏輯,努力增強青年大學生的馬克思主義信仰
(一)學校層面的措施
1.充分做好網絡教育與線下踐行內化的相互結合,不斷增強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的合力。高校應該充分利用互聯網的強大優勢與諸多功能,加大馬克思主義信仰的網絡教育、遠程教育,不斷拓展青年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的覆蓋面;注重課堂教學、學術講座、志愿服務、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實踐教育等平臺的開發利用與創新發展,以此不斷增強青年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的驅動力。
2.以大學生認知、認同與踐行三個層面水平的提高為主要目標,不斷增強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的針對性與有效性。高校應該把握大學生思想政治現狀、馬克思主義信仰現狀,重點從認知途徑、情感激發、踐行引領等方面大力推動青年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以此不斷提升青年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的實效性。
3.大力提升高校思政教師的網絡素養和馬克思主義信仰,不斷提升思政課教師的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能力。高校應該通過各種途徑,以雙師型思政教師隊伍建設為目標,對思想政治教育教師進行系統的、全面的馬克思主義教育與學習,全面提升其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同時,結合學生實踐活動的需要和成長指導的需要,努力提升思政教育的網絡教育能力與實踐教學能力。
(二)學生層面的措施
公民素養和知識教育是大學生接受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的基礎,因此青年學生務必要通過各種方式,全力提升自己基本的公民素養、網絡素養、文史知識等方面的內涵與氣質;同時,注重從平時開始,不斷增強馬克思主義信仰提升的自覺意識,不斷提升自己自覺認知認同與踐行馬克思主義的水平。
(三)國家層面的措施:加大技術、制度和社會建設
從技術層面做好網絡社會的凈化美化工作,努力構建網絡文明社會;制度層面做好網絡社會的言行規范與制約,努力建設網絡公民社會;從文化視角加強現代社會的文化與心態建設,以此為青年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提供良好的網絡社會空間、現實社會空間。
總之,網絡社會青年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現狀不是很理想,反映了當代青年學生的信仰困境[3],從認知到認同,再踐行,這些不同層面的信仰現狀急需要系統地應對。網絡社會飛速發展的今天,對青年學生進行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是一項挑戰性極強的工作。高校應該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為契機,主動把握網絡社會的內在邏輯,以系統論為理論支撐,針對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的現狀,重點做好馬克思主義信仰培育的理念體系、內容體系、方式平臺等方面的整合創新,大力推動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生活化、自覺化,全力增強當代大學生對馬克思主義信仰的認知、認同與踐行水平,以此不斷提振與豐富當代大學生的精神世界、思想文化世界。
參考文獻:
[1]張麗媛.網絡環境下的馬克思主義信仰建設探究[J].教育學術月刊,2015(8).
[2]葉雷,王長華,浸潤、缺席與建構: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的網絡語言境遇[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4(15).
[3]范明英,郭根.當代中國青年的信仰困境及境界超越——兼論青年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的構建維度[J].長白學刊,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