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今社會,綠色低碳的概念日益深入人心,煤炭企業的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情況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本文通過煤炭企業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現狀進行分析,研究目前我國煤炭企業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所存在的問題,并提出解決建議。
關鍵詞:煤炭企業;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
一、緒論
2015年“十三五”規劃提出:5年內實現經濟更進一步的增長。在經濟列車不斷加速的趨勢下,我國開始進入了環境高風險時期。當今我國仍以煤炭能源發電為主,但煤炭企業帶來的環境污染與生產事故不斷加劇。煤炭企業作為特殊的能源資源企業,在員工的生命安全、能源消耗等方面所承擔的社會責任不可估量,且高質量的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需求逐步增加。
近年來,我國煤炭企業對社會責任報告的重視程度逐步提高,但仍存在以定性披露為主,貨幣性表述展示太少的問題。煤炭行業是我國能源的主要來源之一,其社會責任報告也受到重點關注,煤炭行業的良好發展關系到國家戰略資源的安全。基于此,本文探討我國煤炭企業在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方面存在的問題,并提出解決方案,以促進我國煤炭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二、煤炭企業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的現狀
我國煤炭企業會計信息披露的內容主要集中在7個方面,分別是:責任文化、經濟責任、安全責任、創新責任、環境責任、員工責任以及社區責任。從披露方式來看,少部分上市企業會采用圖表與案例相結合的方式且數據較為充分,但大部分企業僅僅只有簡單的文字表述,對其社會責任信息只進行定性分析,缺乏定量分析。從各企業對社會責任報告重視程度來看,部分企業會在上市之后,逐年隨年報及時發布企業社會責任報告,但有些企業近年來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不具有較強及時性。
同時,煤炭行業作為關系到國家資源戰略安全的特殊行業,相較于一般企業,這些企業在創新責任、環境責任、安全責任這三方面應當負擔起更重大的社會責任。許多企業在這三方面均付出了一定的努力,但忽視了對利益相關者的會計信息披露。有些企業嚴重缺乏對潛在利益相關者(供應商、客戶)的會計信息披露,不利于直接利益相關者的綜合判斷。
三、煤炭企業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存在的問題
(一)煤炭企業缺乏主動披露的意識
當前我國煤炭企業自身對于企業社會責任的承擔和其會計信息披露尚處于比較被動的狀態。自2009年開始,證監會要求上交所三類共260余家上市公司必須隨年報一起披露其社會責任報告,而并非自發披露相關信息。大部分煤炭上市企業均是從2009年開始,對上一年度的社會責任報告進行披露。這表明了我國煤炭企業缺乏主動披露社會責任報告信息的意識,缺乏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的意識。同時除上市企業以外,我國大規模的未上市煤炭企業,從未進行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這進一步說明了沒有證監會對上交所的強制要求,我國上市企業不會主動披露社會責任會計信息,而未上市的煤炭企業則更不會主動披露其社會責任報告。
(二)煤炭企業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內容空洞
從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披露形式來看,有些煤炭企業在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方面準備得較為充分,基本涵蓋了目前我國大多數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的內容。盡管采用圖表與案例相結合的形式,但缺乏對股東、債權人、供應商和客戶等內容的披露。而有些煤炭企業在社會責任報告整體上,缺乏數據支撐,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的內容則更為空洞。
從具體會計信息數據的角度來看,許多煤炭上市企業在各責任內容上均缺乏對會計信息的準確披露。例如有些煤炭企業指出在安全方面,增加資金投入,卻沒指出具體金額數目,缺乏貨幣性表述。也有企業明確指出投入金額的數額,但缺少對相應明細項目的具體描述,例如用于安全演練或培訓的投入資金。還有的企業對于安全責任信息的披露則更為空泛,無資金投入信息,無貨幣性描述。
另外,從環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的角度來看,有些企選取業會經營成果較好的子公司,但并從集團整體的環境責任貨幣性會計信息,故其信息不具有可比性。同時從煤炭企業披露的安全責任與環境責任會計信息字數的占整體文字比例來看,其占比情況均不是很樂觀,進一步說明了我國煤炭企業在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的內容非常空洞,對企業社會責任會計信息的披露不僅停留在模板式的文字描述上,且占整體文字信息比例過小,貨幣性信息所占比例則更少。
(三)煤炭企業缺乏成熟的社會責任會計制度和審計制度
目前我國沒有成熟的社會責任會計制度和審計制度,國家對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要求不嚴格,所以大多數企業的會計部門都不將企業社會責任承擔的會計計量作為重要工作內容,甚至部分企業的社會責任報告并不由會計部門負責編寫。國家對煤炭企業社會責任披露的形式沒有強制性要求,各個企業編制社會責任報告的依據不同,這些編寫依據主要有可持續發展報告指南、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編寫指南、上交所發布的編制指引、國務院國資委發布的關于中央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指標意見等。我國上市煤炭企業大多均是依據上交所發布的編制指引出具社會責任報告,但在內容細節上卻是大相庭徑。由于不同的企業適用的編制依據不同,多種多樣的披露形式使大多數的企業無法進行橫向對比。因此,急需建立健全的會計制度與審計制度對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進行規范。
四、完善煤炭企業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的對策
(一)加強社會責任信息主動披露的意識
一般而言,企業的投資者和經營者往往只關注企業的經濟利益。企業對社會責任的關注一方面是出于證券交易所和政府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有企業經營者重視傳統文化道德理念的原因。如果企業忽視承擔社會責任對企業自身的意義,那么披露水平的提升和完善便無從談起。
在社會責任日益受到關注的當代,企業應當意識到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并對社會責任會計信息進行有效披露,對于提升企業形象、提振利益相關方信心以及獲取政府政策支持等方面有著重要作用。因此,企業應從自身出發,加強員工對社會責任知識的學習,培養專業的社會責任會計部門,進而促使企業成長為一個有社會責任意識的企業,在維護企業形象的同時具有良好社會責任的形象也是企業的一項無形資產。
(二)充實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的內容
據前文分析,我國煤炭企業均缺乏對潛在利益相關者的信息披露。事實上,企業在合理的價格基礎上為客戶提供高質量的產品與優質的服務應當被披露。除了通過對客戶滿意度的文字表述以外,還可披露相關客戶責任的評價指標,如客戶投訴率、產品合格率、主營業務成本率等等。主營業務成本率反映若該指標越高,則利潤率越低,那么客戶對其產品的滿意度就會越高。同樣,在供應商責任方面,企業的社會責任包括但不僅限于通過文字表述及時支付供應商貨款等方面,還應披露相關評級指標,如應收賬款周轉率。運用數據增強貨幣性表述語言,提高對客戶與供應商的說服力。
另一方面,應細化企業支出費用的具體項目。例如,在環境支出費用上可分為“環境治污費”、“環境綠化保護費”等。在安全支出費用上可分為“安全演練費用”、“安全知識培訓費”、“安全設備科研費”等。同樣在環境責任與安全責任上,也可披露相關評級指標,以供相關利益者參考。例如環保費用增長率、新增綠化面積、安全費用增長率等等。充實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的內容,細化費用支出,增加貨幣性描述,提高社會責任報告的可參考性,有利于相關利益者的投資決策,更有利于煤炭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三)建立健全的社會責任會計制度與審計制度
企業社會責任會計理論研究的推進是建立相關會計體系的重要基礎。而這些理論研究包括企業社會責任會計的定義、目標、核算對象、原則、具體核算科目和方式,以及報告與披露形式內容的規范。例如在科目方面,可在“管理費用”科目下單設“環境治污費”、“環境綠化保護費”等科目,在“營業外支出”科目下單設“公益、福利及捐贈支出”等科目。對于無法量化的信息,可在會計報表附注中用文字表述的方式披露。同時,再社會責任會計制度建立的工程中,要充分注意與傳統會計的共同點,進而減少在社會責任會計信息的重復性提取,使企業以最低的成本獲取和提供有效的社會責任會計信息。
另外,企業在完成內部審計后,可雇傭第三方會計師事務所,對其社會責任報告進行外部審計。因會計師事務所在審計上具有較強的專業性與獨立性,其出具的外部審計報告在社會大眾心中更具有真實性與可靠性。社會責任信息審計實施的前提是制定出符合我國煤炭企業具體情況的審計制度,其中應當包括審計程序、審計標準等。對于煤炭企業而言,不僅應關注已披露的內容,還應審查企業沒有披露甚至試圖掩蓋的內容,如煤炭礦區安全事故等。利用審計的監督作用來監督煤炭企業,使其更好的披露社會責任會計信息。
五、結語
本文我國煤炭企業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現狀進行了分析,發現問題并提出解決建議。因大多數上市企業是在證券交易所與政府強制要求下,不得不對企業社會責任進行相關信息的披露。但目前我國沒有健全的企業社會責任會計制度與法律來統一社會責任報告的披露內容與方式,導致我國煤炭企業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互不相同。因此,我國企業社會責任會計制度與審計制度的建設任務十分緊迫,只有在這一基礎上才能進一步完善企業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評價體系,規范披露內容和方式,并使這些信息得到監督。
參考文獻:
[1]?武璐瑤.食品行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影響因素及經濟后果研究[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8(23):129-131.
[2]?呂怡慧.我國稀土行業企業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研究[J].唐山學院學報,2018,31(06):89-95.
[3]?沈弋,徐光華,王正艷.“言行一致”的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大數據環境下的演化框架[J].會計研究,2014(09):29-36+96.
作者簡介:鄭靚雯(1994—),女,湖北武漢人,湖北經濟學院會計學院碩士研究生。
(作者單位:湖北經濟學院會計碩士教育中心)